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主体自觉与外部驱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主体自觉与外部驱动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主动认同或内在自觉认同,也要重视创造认同的外部条件、外部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要为社会全体公民所认同,就必须与人们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统一起来,变成人们自觉的价值意识和行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主体自觉与外部驱动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关于道德价值的认同途径,有学者强调运用社会宣传、教育与沟通等多方面机制,促使人们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这具体包括: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机制。三是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四是要建立公众利益表达、诉求机制。[20]有的学者从认同方式上将其分为四种:强制认同、引诱认同、主动认同和盲目认同。这强调在实现价值体系认同过程中应该主要运用主动认同的方式。我们认为,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主动认同或内在自觉认同,也要重视创造认同的外部条件、外部机制。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主体自觉

主动认同是一种“自出”式的道德信仰形成方式,是个体的内在自觉认同,体现着价值认同主体的自主性。这种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价值认同主体的平等交往性。所谓平等交往,是指每一个主体作为独立的交往参与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既不允许有任何人为的因素强加到主体身上,同时也不允许在交往中有任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交往主体一方的现象存在。第二,双向互动性。第三,交往互利性。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基于一定利益基础之上,利益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需求上的不同,当人们需求的东西自身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通过自己积极的努力去追求,这样,交往也就产生了。[21]

主体的道德价值自觉认同与人的需要、生活经验积累、人生价值体悟、个人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基质等密切相关。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作为精神性的东西,不是靠强制的灌输就能够被社会成员接受的,而是要不断地引导、教化使之自觉地接受认同。

道德作为人们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外在观照,也不同于对语言中的存在的逻辑分析,它本质上乃是以人自身的存在来把握存在。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将对世界的把握和领悟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境界,并与主体自身在世过程融为一体。“通过实践抑或存在,世界对人所呈现的意义与人自身沟通起来,对存在意义的把握通过人自身的存在而得到确证、自悟,并提升为内在的境界进而化境界为践行。而这个过程就是人在信仰中存在、在领会中存在的过程,是人的事实存在和理想存在、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完整展开过程。”[22]这个过程也适应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内在认同过程。

1.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内化为个体的高级精神需要

满足需要是社会活动的目的,也是社会活动的动力。“新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的利益需求和愿望受到全方位的刺激和调动,经济利益上升至社会的本位价值地位,日益成为衡量其他价值的标准。起于利益需求认同,终于价值观念认同,这条道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性的前提或出发点是对主体需求和利益需求的认同。”[23]道德信仰的认同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是人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规定,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前导性因素,未满足的需要成为推动人行动的内驱力,满足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从利益需求认同到道德信仰认同,是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应该遵从的思维方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要为社会全体公民所认同,就必须与人们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统一起来,变成人们自觉的价值意识和行动。“道德对人追求幸福的不可或缺是道德信仰赖以产生的主要原因。道德对人既有工具价值,又有目的性意义。既然道德是人存在方式的精神规定,那么,道德信仰便不仅是人实现自我幸福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24]

2.在处理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中贯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

作为现实的人生活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几类相同的社会伦理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在几类社会之中(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处在几类道德生活领域(即家庭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因此,人们将面临相同的生活结构所提出的道德价值问题,为人们的彼此价值沟通和价值认同提供了客观条件和背景。相同的生活结构是人类群体彼此间价值体系认同得以可能的“自然基础”。“人作为价值主体,又是群体性的社会存在,现实的人是个体存在与群体存在的统一。人的生活、心理、逻辑思维机制的同构性、同源性,是人们之间观念得以交流、沟通的自然前提。”[25]无论处在何种生活领域、处理何种社会伦理关系,都要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是我国当前道德生活的价值指导,也是人的社会化的要求,它不仅要落实在人们对做人范式的选择中,而且要落实在人们是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根本道德标准。

3.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融入个体对人生价值体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之中

在第三章中,我们对道德信仰与人生信仰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道德信仰与人生信仰在个人的人生终极目的和生活意义上具有同构性,道德信仰的确立与人生信仰的确立往往是同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伦理学思想家季塔连科在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中说:“生活的意义、理想、幸福这些观念,也涉及道德方面(这方面的意义和比重在道德史上经常变化),因为这些观念间接地不明显地参与调节行为,为这些或那些道德规定、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总和作论证和辩护。借助于这些‘超准则的’调节手段,道德规定和道德评价从它们的精神上,而不是从字面上得到解释,因此就有可能被创造性地加以运用。”[26]因此,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过程中,应该把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目标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态度、人生道路联系起来,将道德的人生与幸福的人生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价值要求贯彻在人们对人生幸福生活的追求过程之中。这样,就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认同提高到了本体论和人生哲学的高度。我们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公平正义?为什么要诚信友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做人的范式,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历史观、世界观

4.促发和养成个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知、情、意、信

道德信仰的价值认同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复杂过程。就该过程及其要素而言,人们的心理结构是基本相同的,这为道德信仰的认同提供了主观条件。“就以心理机制而言,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彼此间的交流、沟通、认同成为一种精神需要。赞同某种价值体系,同时又希望自己提出的某种价值观念为他人认同,是人的心理常态,其根源皆出于人的社会性和合群性。”[27]

一是从微观认识论和生存论的双重视角,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真理与价值内在统一的高度,从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对立统一关系出发,促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的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社会历史的前提,而每个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存在者,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幸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友爱互信,是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的道德诉求。

二是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主体自觉与培育人们的同情心、怜悯心、正义感等道德情感相结合,使每个人更富有人性、道德性。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人性的呼唤,领导干部的先进性离不开真正的人性,违背人性就根本谈不上先进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良治=良制+良官,良官=良心+良能。做官的底线是做人,做人的底线是发挥孟子的“四端”。孟子认为没有了“四端”就不是人了。孟子的“四端”就是人的四种根本的道德情感,这些道德情感是人们基本的道德主体心理要素,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失去其合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主体自觉也离不开道德情感层面的认同,这种道德情感方面的认同与孟子强调对“四端”的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情感的培育与孟子的“四端”相结合,将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培育与做人的基本道德情感相结合。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主体认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价值与“四端”有着价值上的一致性、相通性。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价值包含着比“四端”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然而,“四端”的培育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8]孟子说,没有怜悯伤痛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辞礼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样。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大家公认的好官,而焦裕禄首先是个好人,守住了人之为人的东西,把“四端”发挥出来。焦裕禄具有恻隐之心,他看到老百姓受苦就内心难受;焦裕禄具有羞恶之心,他看到老百姓逃荒要饭自己感到愧疚,他儿子看戏没买票他感到羞愧;焦裕禄具有辞让之心,他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具有是非之心,他坚持调查研究寻求治沙方案。

现在一些官员丧失了四端:没有怜悯伤痛的心,不把老百姓当人;没有羞耻憎恶的心,贪污腐败、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一点不感到愧疚;没有谦辞礼让的心,见名利就上,竞争不择手段,用不正当手段获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没有是非善恶的心,人情大于法制,金钱高于法律,不实事求是,做事不公道。

由此,可以说,“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再加上正义之心(公正/公道/正派),是做人的德性,也是官德的基础。

三是培育人们的道德意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道德认同不仅要有认识论和生存论基础,要形成人的道德情感,而且要通过人的道德意志表现出来。道德意志是主体对自我道德需要的能动性把握。道德意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现象与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知、情、意、行构成了人的道德心理完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现。道德意志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前提,为一定的道德情感所驱动,以一定的道德行为实现为依归。道德意志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自觉性、选择性、逻辑性的特点,展现出自主、自决、自控、自制的品质。

四是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道德认同的牢固基础是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念。信念是先于责任的,信念是责任的支柱,也是责任发生的机制。由此,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念要与培育人们的道德责任感紧密结合,使人们在履行自己的各种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认同的外部驱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认同既需要信仰个体的内在觉醒,也需要社会条件的外部驱动。良好的社会机制是促发个体道德信仰形成的外部条件,“机制”最初的含义指的是机器的制造和运作原理,后来随着一般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机制又具有了一般方法论的含义。客观机制就是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比如通过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种形式对社会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起到催化的作用,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客观条件。

1.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体系

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内容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是符合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的,但是由于我们社会成员的基数大,所生活的条件、社会地位、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的主体因素的差异,他们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内涵、特点、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党和政府要通过权威机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准确把握。

一是要大力宣传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宣传使以人为本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宣传尊重人的生命、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幸福的良好社会氛围,成为全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

二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凝聚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在全社会形成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价值为荣、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道德价值为耻的社会风尚、社会舆论、社会氛围。

2.重视道德教育机制的有效运行

目前,在我们国家人们接受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这三个子系统来实现的,那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认同的教育也必然要通过这三种形式来实现。

社会道德教育是党和政府等自觉地、有计划地对社会公民实施的宣传、灌输、指导的活动,并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与百姓的各项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要求广大社会成员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其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到和领悟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内涵和本质。特别要加大对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党风政风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水平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信仰的动摇或者危机直接危及其他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如果共产党员、领导干部都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主持社会公平正义、缺乏诚信友爱,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比如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能主持公平正义。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水平就会势必下降,乃至引发社会道德信仰危机。

学校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认同教育的主要的场所。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自由、全面、协调发展为本,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也不能仅仅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判断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要从促进教育公平入手,促进社会公平,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能因出身、家长身份、贫富、社会关系等影响对学生的态度;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友爱精神。

家庭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教育的起点,因为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孩子的品格。孩子对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会无形地形成自己的习性。因此,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教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人,有一颗公正之心、诚信之心、友爱之心,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攀比、想尽一切办法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乃至欺压弱者。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实行“老虎式教育”,教孩子从小别吃亏,甚至教孩子如何打人、如何报复、如何占便宜。为了能使孩子享受比别的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甚至不惜请客送礼,搞歪门邪道,弄虚作假,使孩子从小受此熏陶,染上了这些坏习惯。这些教育方式尽管一时占了便宜、得了上风,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破坏作用及其不良影响是深远的、不容忽视的。长大以后,这些孩子难以尊重人,难以主持公道,难以助人为乐,难以诚心待人。总之,影响了孩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认同,很可能走向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

3.强化舆论监督机制

如果社会舆论不断赞赏某个人的道德行为,就会使他得到某种荣誉和自尊,就会强化他的道德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反,如果社会舆论不断斥责、批评一个人的行为,使他受到谴责伤害自己的尊严,这就会弱化他的这种道德选择和行为模式。可见,社会舆论是道德信仰实现的重要途径。舆论被称为是“第四权力”,社会舆论更重要的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对能够积极拥护、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进行及时的报道,并予以表扬、弘扬和奖励;对于反对、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行为和言论给予及时的揭露,批评、谴责和惩罚。不揭露假恶丑,就难以弘扬真善美;不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就不能帮助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不坚持实事求是,就难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4.健全善恶赏罚机制

道德赏罚机制亦即赏善罚恶。它是社会以利益作为对主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法。赏善是指给那些实施善举的行为主体或一贯保持高尚人格的人以某种利益上的奖赏和精神上的鼓励;罚恶就是对那些实施恶行的人以某种利益上的处罚。赏善意味着直接肯定某一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并激励这种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再现;罚恶则意味着对不道德行为的道德责任追究。“道德赏罚的内在本质必然通过两方面的功能表现出来:一是社会功能,即道德违规的防范功能、道德权威的维护功能、道德风尚的倡扬功能、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及社会公正的保障功能等;二是个体功能,即道德行为的强制功能、道德认识的推动功能、道德情感的培养功能、道德信念的维护功能及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等。”[29]通过赏罚机制,来昭示道德的生命力和价值。建立道德赏罚机制可以使社会成员在个人利益得失的权衡中作出合理的行为选择,但是必须与道德教育、舆论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道德赏罚作为社会道德调控的一种特殊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社会道德自由,即实现社会道德秩序与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

5.完善利益引导机制

从道德的价值根基看,道德调节的是人们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认知被价值判断,离不开人们的义利观。如何完善利益引导机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季塔连科说:“社会主义的个人拥有越来越广阔的活动领域,可以在其中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才能。反过来,这种个人力量的发展又成为社会努力的最高目的。社会主义逐步克服个人生活目的和社会目的之间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活动的客观价值和关于活动的主观观念之间的、人道的道德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社会道德及其中的世界观观念和个人道德之间的对抗关系。”[3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而这种利益关系既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又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具有社会主义价值特点和道德要求。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人性的完善、人的发展之间寻到平衡的制度设计。制度是调整利益结构、理顺利益关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价值系统,它的经济结构本身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或目标,总体而言是为了人,而不是为生产而生产,为发财而发财。它的目标是不断满足、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需求也就是满足人性的自然要求,市场经济运行的价值目标和人性的追求、发展根本上相一致。”[31]

要改变当前我国利益结构失衡、利益关系紧张的局面,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就是要建立健全调整利益结构、理顺利益关系的各种制度和机制。当前,完善利益引导机制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比如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一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让市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制度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调整分配格局,保证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和谐社会也是尊重和承认利益正当合法并有效表达的社会。要承认和尊重利益的正当合法性,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使各利益主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正当合法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表达。

三是构建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和谐社会又是承认并能妥善解决利益冲突的社会。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条件下,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承认利益冲突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的正常现象,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构建理性解决利益冲突的方式和机制。

四是规范利益补偿机制。调整利益结构、理顺利益关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就业渠道等各种制度和机制,避免不必要的利益受损;同时,对于受损利益主体进行合理的利益补偿,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总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引导机制,引导广大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驱动与社会道德制约之间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广泛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万增奎:《道德自我认同感危机与当代道德教育》,载《天津教育》2007年第7期。

[2]刘志礼、刘洁:《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4]付健明:《价值认同·结构平衡·秩序建构——西方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分析》,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高惠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认同》,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5期。

[6]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1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8]赵有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载《长白学刊》2001年第1期。

[9]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

[10]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11]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12][美]弗兰克纳:《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13]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5页。

[14]魏长领:《社会道德选择与个体道德选择》,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5]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16]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王伦光:《论价值追求》,载《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

[18]王颖:《从利益需求认同到价值观念认同》,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第5期。

[19]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0]赵金山、张书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机制》,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1]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2]黄慧珍:《信仰与觉悟——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23]王颖:《从利益需求认同到价值观念认同》,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第5期。

[24]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5]张玉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构建》,载《攀登》2007年第27期。

[26][前苏联]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

[27]张玉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构建》,载《攀登》2007年第27期。

[28]《孟子·公孙丑》。

[29]曾小五:《道德赏罚的功能》,载《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0][前苏联]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31]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与构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