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采访报告

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采访报告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是中国的主题。1987年,毕节地区行署提出实验区的初步构想,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时过一年,《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论证会在北京举行。田纪云听取了汇报,并要求有关部委对毕节进行支援。毕节试验区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任重道远。
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采访报告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发展,是中国的主题。东部沿海地区在打开大门之后,是跃跃欲试,积极酝酿起飞。那么,在梯度推进、发展政策倾斜的今天,西部就只有“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么?

在西部边区,在贵州,在毕节,“越穷越生、越坐越穷”和“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人口、经济,生态三者恶性循环现象已成魔鬼般的怪圈。如何寻找怪圈的突破口?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运作,将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一、沉重的翅膀:贫困和生态恶化

毕节,一个边远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化部,川,滇,黔三省的交界处。全地区8个县,800个乡(镇),总面积268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多达93.3%,平均海拔1400米,可谓“白云深处有人家”。

1985年,全区8个县,被国家列为乌蒙贫困片区的就有6个县;在全区800个乡(镇)中,有564个贫困乡,占全省集中连片贫困乡的46%,贫困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80%。到1988年,仍有54万农户、265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占全区农业人口的50%,农业人均收入仅200元,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不足200公斤,只有全省人均的50%,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30%。

长期毁林毁草开荒,致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垦殖指数高达46.4%,到处可见的是开垦到山顶上的层层梯田;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20%减少到今天的9.8%;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2.6%,侵蚀模数高达4927吨/每平方公里年,裸石山地已达230多万亩。

1988年,毕节地区总人口为576万,比1949年的241万人增长了2.4倍,平均自然增长率为2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5人,远大于全国人口密度。自1975年开始宣传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1976—1988年13年间,全区少生人口82万人,但庞大的人口基数、近年来高企不下的出生率(21.2‰左右)、多胎率(30%左右)和早婚早育现象的严重,使毕节人口控制任务十分繁重。

这正如毕节地区计生委主任王若桐所总结的:人口膨胀,生态恶化,贫穷落后,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二、实验区:恢宏蓝图的出台

1985年3月,贵州省省长王朝文带了一拨人马到深圳特区取经。深圳市市长介绍了发展经验:利用特殊政策,搞特殊速度,达到特殊效益。这时,“内地特区”几个大胆的字,推到毕节地区行署的最高决策者面前。他们认为,利用特殊政策,沿海能搞,内地也能搞,若利用特殊政策,一定也能搞好毕节的人口、经济、生态的综合治理。1987年,毕节地区行署提出实验区的初步构想,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1988年4月中旬,省委书记、省长带队到北京,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了关于毕节经济生态情况及实验区的设想。

时过一年,《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发展规划》把“启动商品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制止人为的生态破坏”摆在首要地位,作为近期的中心任务是正确的。田纪云听取了汇报,并要求有关部委对毕节进行支援。

三、发展规划:人口、经济、生态的综合治理

试验区的试验内容是清楚的,就是要开发扶贫,建设生态,发展经济。它包括:(1)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建立宏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2)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联合经济。(3)改救济扶贫为开发扶贫,把扶贫工作由行政行为转变为经济行为,加快解决温饱步伐;建立扶贫开发总公司,负责资金管理、项目的评估和工程的验收等,提高投资效益。(4)积极推进大跨度的横向经济联合,以开放促开发。(5)采取按流域、划片区、按工程项目的程序,规划一片、治理一片的办法,发动群众实行劳动积累,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加速岩溶地区的生态建设。

根据人口、经济、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方案,提出了到2000年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粮食总产量、农业人均占有粮食、森林覆盖率、草地与灌木林覆盖率等发展指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自一步步坚实的足迹。毕节决定分三步走:第一步即1989—1992年,为起步阶段,重点开发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三林一茶”工程和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兴办乡镇企业,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1993年起,用三至五年时间,重点开发能源工业,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使30%—4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转业,力争大多数农民实现脱贫。第三步,到本世纪末,区内资源较多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配量相对合理,基本形成烟草、畜牧、果茶、药材、煤电冶炼、化工等系列化的支柱产业,农户经济进入宽裕型。

四、毕节精神:关键在于行动

宏伟蓝图、战略规划的实现,不只是意味着计算机荧光屏的闪烁,更在于全地区各族人民的血汗积淀。行署专员王国文向记者介绍,毕节提出了一个口号,叫“超前、探索,创新”。不知道这是不是毕节精神?

1988年11月,纳雍县。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决定:全地区统一行动,下大力气,用一年多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全部完成应做计划生育对象的工作。到记者结束采访为止,第一、二阶段已超额完成任务。为此,贵州省副省长张玉芹在全省计生工作电话会议上热情表扬了毕节。

毕节在扼住人口“怪圈”的同时,又在致力于进行“温饱工程”。据统计,1989年全区推广分带轮作75.26万亩,比上年增长29.6%;地膜包谷19.47万亩,比上年增长2.23倍。1990年拟计划抓地膜包谷50万亩。

生态建设开始起步。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3356工程”开工后,已造林5200公顷,占年计划的80%;人工种草220公顷,占年计划的55%。全社会造林63.97万亩,封山育林20.3万亩,分别超计划3.2%和1.5%。

在毕节地区成立试验区,进行改革试验,启动商品经济发展,加速开发脱贫,改善生态环境,其意义远不仅仅在于解决5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它将为全国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开发探索经验,为岩溶山区的生态建设闯出路子,为东西部经济联合、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作出示范。毕节试验区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衷心祝愿它的成功。

(此文发表于1990年2月26日和3月2日《中国人口报》,分上、下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