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一阶段(—)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一阶段(—)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两西”建设指挥部针对各地的不同条件,提出了不同的扶贫发展战略和思路,在河西走廊的三地两市,以兴修水利为主,通过建设商品粮基地,以期通过河西地区粮食的增量,弥补东部干旱地区粮食严重不足的局面,支援东部29个困难县调整农业结构,最终实现多年来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基本实现全省自给自足,使广大人民有饭吃,解决甘肃的温饱问题。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一阶段(—)_甘肃省扶贫开发实践成就与攻坚对策研究

针对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干旱地区十年九旱,缺水、缺粮、缺柴,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超载,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依靠国家救济,“苦瘠甲于天下”的困境,按照当时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特别是在胡耀邦总书记的关怀下,1982年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三西地区办公室”,部署、指挥、协调甘肃和宁夏相关地区的扶贫工作。1982年12月10日,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决定,将甘肃河西地区、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10年内每年拨专项资金2亿元,引黄河水,搞旱改水,修梯田,打水窖,植树种草,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实行山川共济,改变以往单纯的临时救济式扶贫为以改变生产条件为主的开发式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力争“三年停止生态破坏,五年基本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奋斗目标。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1982年12月,组建了“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由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由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葛士英担任总指挥,副省长年得祥,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农委主任黎中任副总指挥,副省长张建纲任顾问,金克仁、韩正卿任指挥,陈光毅、孙晋一、史丕廉、张金翼、张兴、薛步文、宋冠军、李世杰、王贤春为成员的指挥部,指挥、协调和宏观指导各地的具体工作,并成立了专家组,为扶贫工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甘肃“两西”建设指挥部针对各地的不同条件,提出了不同的扶贫发展战略和思路,在河西走廊的三地两市,以兴修水利为主,通过建设商品粮基地,以期通过河西地区粮食的增量,弥补东部干旱地区粮食严重不足的局面,支援东部29个困难县调整农业结构,最终实现多年来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基本实现全省自给自足,使广大人民有饭吃,解决甘肃的温饱问题。在定西地区,以“努力改变困难面貌为主,逐步实现农业生态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的局面。

一、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

河西走廊主要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及金昌和嘉峪关两市,当时有15个农业县、4个牧业县、17个国营农场、309万农业人口,总面积41850万亩,耕地1021.6万亩,人均3.3亩,有可垦荒地2000万亩,其中,宜农荒地500万亩,宜牧荒地800万亩,宜林荒地200多万亩[1],河西地区光照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相对稀少,20世纪80年代,来自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平水年份每年提供的水资源高达70亿~8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资利用,这些都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

省农委等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精神确定的建设目标,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粮食生产为主,辅以经济作物的生产,其中,粮食生产以1980—1982三年的平均数30亿斤为基数,到1985年达到36亿斤,1990年42亿斤,2000年达到60亿斤。给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由1980年的8.9亿斤,到1985年增加为10亿斤,1990年达到12亿斤,2000年增加到25亿斤。除农牧民口粮、工业用粮、奖售粮外,保证给全省城市提供20亿斤商品粮。河西按照380万农民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1580斤,提供商品粮650斤,农业生产总值以1980年的9亿元为基数,1990年达到18亿元,2000年达到36亿元,农民的人均农业总产值950元,收入600元以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具体措施

为保证总体目标中各项具体指标的顺利实现,省委省政府根据当时的政策环境和省内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制定了以水利建设为主攻方向的一系列措施。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按照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总结三中全会以来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认真贯彻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和省委《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要求,继续清除“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统一认识,在坚持“两个不变”、“三个兼顾”,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员和集体经济两个积极性,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端。

2.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为实现河西地区1990年新增有效灌溉200万亩,使灌溉面积达到1000万亩,保灌面积增加220万亩,总量达到820万亩的灌溉目标。在1990年以前,水利建设以挖潜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地择优兴建一些新的骨干工程:(1)23项调蓄工程。其中,病险库12项,续建、新建和扩建水库11座。(2)搞好干支渠衬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3)继续发展机井建设,扩大提灌面积。(4)加强水利管理。通过灌溉制度、灌溉方法的改革,全面建立和完善水利管理责任制,积极推广水票制,逐步实行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的办法,彻底解决灌溉管理工作上吃“大锅饭”的问题。(5)抓好盐碱地的改良。力争将当时存在的100多万亩盐碱地有效改良。(6)加强条田和农田林网建设。(7)加快荒地开垦。争取在易于发展耕地的地区,扩大开荒,到1990年开荒扩大耕地130万亩。

3.抓好科学种田

针对过去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高产稳产的措施:(1)搞好肥料建设;(2)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工作;(3)坚持耕作制度的改革;(4)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5)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工作。

4.解决好政策方面的问题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 (1)稳定粮食公、购基数问题;(2)改进小型水利建设投资管理办法;(3)坚持以水养水,合理调整水费标准;(4)改进劳动积累,合理使用农民的劳动投资。

5.资金保障

1983—1992年,由中央和省财政筹措大量资金,用于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听取国家计委和经委的汇报后,决定将“两西”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每年拨款1.64亿元,连续划拨10年。地方政府筹措每年3000多万元,贷款、群众自筹等形式每年3000万元左右。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进一步细化投资方案,在1983—1992的10年中,以专项的形式,在河西地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开荒和农、林、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建设投资总计3亿多元,年人均24.1元。

6.智力开发和科技进步保障

针对“两西”地区文化、科技落后,缺乏“开发人才”的现状,在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由苏、浙、晋、陕等省向“两西”建设项目选派“咨询组”现场指导,依托杭州、无锡、北京、保定廊坊及上海等地的农业院校及培训部门,对“两西”地区的县、乡领导干部、妇联主任和重点乡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普遍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典型介绍、现场参观、对口讨论及信息交流等“五结合”的办法,异地培训干部数千人次,在河西地区的全部县和重点乡建立了示范、推广、培训三结合中心,大部分村、组建立了示范点、户等,初步形成了学习和推广新技术网络。

(三)取得的成效

1.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目标

经过10年的努力,河西商品粮基地基本建成,由于各项措施得力,粮食产量连年上升,截至1992年,河西的粮食年产量高达44亿斤,比10年前增加了10亿斤,商品粮达到20亿斤,年造林35万亩,油料连续增长2~3成,棉花年均增长超过11%,甜菜年均增长超过10%,完成开荒10多万亩,河西地区以甘肃18%的人口、19%的耕地,生产出全省32%的粮食、70%的商品粮,大大缓解了甘肃缺粮的压力,全省每年调进的粮食由过去的6亿公斤下降到3亿公斤,并从1986年开始,每年分担从中部干旱地区调减的1470万公斤粮食的农业税,为中部的脱贫作出了很大贡献。

2.贫困面大面积下降

河西地区农业总产值由1982年的10.23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37.3亿元,年均递增15.6%,乡镇企业总产值由7874万元增加到20.5亿元,增长了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680元,增长了2倍,河西地区的人民基本全部解决温饱,整体上向小康方向迈进。

3.生态恶化得到初步缓解

河西地区完成造林24万亩,祁连山10万亩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计划得到实施,围栏种草年均增加3万亩,盗伐树木、毁林等破坏植被行为得到有效制止,生态恶化得到初步缓解。

4.水利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截至1992年,河西地区完成挖潜配套水利工程100多项,加固病险水库7座,在祁连山三大内陆河出山口新修了一批小型调蓄水库,各类水库140多座。库容总量20多亿立方米,干支渠12000多公里,完成干支渠衬砌7000多公里,提灌站180处,机井总数23000眼,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河西地区的粮食稳产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地两市的主要乡镇完成了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

5.移民工作全面展开

截至1992年,民乐、高台、张掖、金塔、安西(今瓜州县)、敦煌等县接受会宁、通渭、临洮等中部干旱地区的移民5万多人。

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扶贫建设

定西地区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甘肃“两西”建设中的一“西”指包括定西地区全部县,临夏、天水、平凉和庆阳的部分县,以及当时隶属武威的景泰县等,是一个广义的大地区。中部干旱地区整体上降雨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在每年的4、5和6三个月极易形成“卡脖子”旱,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受灾减产甚至绝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耕地主要为分布在黄土山区的坡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由于缺少薪柴,铲草皮烧火取暖屡禁不止,导致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因此,中部干旱地区的脱贫是“两西”建设的又一个重点领域。

(一)总体目标

鉴于中部干旱地区人民长期食不果腹,口粮严重不足的贫困状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确定的中部干旱地区的总体目标仍然是提升粮食总产量。其具体指标是以1980—1982年三年的22亿斤产量为基数,1985年达到27.3亿斤,1990年达到33亿斤,2000年达到46亿斤;农业总产值以1980年的8亿元为基数,1985年达到9.7亿元,1990年13亿元,2000年21.5亿元,实现翻一番半以上。中部地区按照625万人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730斤,收入200元以上,基本改变贫困面貌,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具体措施

针对中部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扶贫开发战略。

1.有水走水路

在有水资源可以利用的地方,兴修水利,通过建设提灌工程、修建小型水库、水坝等大量蓄水设施。除以有的灌溉面积285万亩、在建的70万亩外,拟建景电二期50万亩,引大入秦86万亩,引洮150万亩,加上小型工程的三、四十万亩,共有可水浇地600多万亩,平均每人一亩水浇地。修建灌溉渠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平整土地,增加保水能力,提升粮食产量。

2.无水走旱路

丘陵沟壑区,实施多年来总结的“一、二、三”措施:即一户一个太阳灶(推广节柴灶、节煤灶,加上种植薪炭林,发展沼气、太阳灶、小煤窑、小水电和实行补煤植薪等,解决燃料问题),一户两口水窖(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修基本农田(水地、梯田、沟坝地、压砂地)、力争较快地达到每个农业人口占有2亩基本农田,以保证基本口粮。与此同时,大力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在稳定粮食购销基数的前提下,有计划的逐步退耕一些陡坡地还林还牧,逐步达到一亩林、一亩草。坚决制止铲草皮、挖草根等破坏植被的局面,实现粮食生产增加、生态恶化得到遏制的良性发展途径。

3.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

在一些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极度干旱、阴湿、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地方,有步骤地实施移民、劳务输出等措施,解决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

4.资金保障

从1983至1992年的十年,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总投资9.54亿元,年人均15.9元,主要支持水利工程和基本农田建设、农林牧及基础设施建设、农电及农村能源建设、乡镇企业建设、移民补助、科技承包及培训、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工程超概算补差及项目前期工作费等九大门类的各项支出。

5.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两西”建设目标的完成,自1983年起,先后出台了《甘肃省“两西”地区种草试行办法》、《甘肃省“两西”地区植树造林实行办法》、《甘肃省中部地区“三田”建设和小流域治理试行办法》、《甘肃省“两西”地区人畜饮水工作试行办法》、《甘肃省“两西”地区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甘肃省“两西”地区移民安置工作试行办法》和《甘肃省“两西”地区建立项目执行人制度的试行规定》等七项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涉及“两西”建设的各个主要方面。

(三)取得的成效

1.农业生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截至1992年,中部干旱地区的粮食总产由16.2亿斤增加到30亿斤,翻了一番,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305斤增加到525斤,部分农户有了一些存粮,农村返销粮由5.7亿斤减少到2亿斤,农业总产值由7077万元增加到25.1亿元,增长了35.46倍,年均递增43%。

2.贫困面大幅度下降

根据有关资料,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72元增加到360元,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干旱山区的集雨水窖工程既解决了145万人、15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也解决了部分蔬菜、水果种植的水源问题,发展了庭院经济,整个中部地区的贫困面由10年前的75%左右下降至10%左右。

3.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经过10年的努力,在一些地势平坦、土壤条件较好、离黄河距离较近的地区,兴修或改扩建了景电二期、白草原灌区和刘川灌区等一批中小型提灌水利工程,新增水浇地近150万亩,在一些移民安置区,人均水浇地高达3亩,低者也在1.5亩左右,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在难以新修水利工程的干旱地区,通过大规模的三田建设,大部分山旱地区人均三田近2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

4.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会同省内外各单位制定的《甘肃省农业科技承包试行办法》、《甘肃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支援乡镇、农村的若干规定》等鼓励科技人员在生产一线进行科技承包的政策激励下,一大批科技人员走向田间地头,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地膜覆盖、双垄栽植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水资源消耗。

5.移民

中部地区一些极度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就近向景电二期、刘川地区、兴堡灌区、白草原灌区、靖会二期灌区等引黄灌区移民23万人,向河西的张掖、酒泉等地区移民5万多人,并且实现了1年安家、2~3年稳定、4~5年脱贫发展的预期目标。

6.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

在中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按照一村一条沟,一乡一片区、一县一大区的思路,优先在降水较多、坡度较大,不利于发展梯田的沟壑区,开展植树种草,固土保水的治理活动,十年来,人工种草近2000万亩次,多年生牧草累计保存近1000万亩,小流域治理累计4000多平方公里,多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初步得到了基本治理。小煤窑的年生产能力近80万吨,省煤节柴灶发挥了较好的节能效益,即使在1986和1987两年大旱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破坏植被的现象,基本实现了植被停止破坏的目标。随着植被的增加,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