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

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大中城市产业向小城镇的转移和疏散是大中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中国每年死于因空气污染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的人数已达30万人。在中国的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严重缺水。庞大的垃圾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目前中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及承受能力。此外,大城市产业结构的提升也需要小城镇作为其产业转移载体。
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7.3.1 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

这是位于都市圈辐射区的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甚至主要路径,而对于处于广大的农村腹地、远离都市圈的内陆小城镇来说,稀少的外来机会和相对薄弱的自身条件都使得这条路径的成功几率相对较低。对于都市圈中的小城镇来说,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促进自身经济迅速腾飞的机会既来自大城市的需求,也是自身区位、土地等比较优势使然。

外因上,大城市病的日益凸显和大城市降低成本、产业结构提升的需求使其人口和产业向外疏散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给小城镇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首先,大中城市产业向小城镇的转移和疏散是大中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城市化过程,使得人口集聚,从而产生局部地区的资源紧张、环境退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发生矛盾。我国许多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已严重到令人窒息的程度。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中国每年死于因空气污染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的人数已达30万人。在中国的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严重缺水。庞大的垃圾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目前中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及承受能力。要解决大城市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其人口和产业进行疏散,而疏散的主要方向就是大城市周边或都市圈影响范围内的小城镇。其次,向小城镇转移和疏散产业也是大中城市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需求。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以及实际税收低。而大城市不断攀升的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和为满足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的高投入而征收的高额税收影响了其内部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大城市企业向周边小城镇的迁移成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此外,大城市产业结构的提升也需要小城镇作为其产业转移载体。大都市将成熟的已经标准化的产业扩散到周边中小城市甚至小城镇,可以降低直接生产成本,而自己集中资源用于收益率更高的创新产业发展,并在这些产业变“成熟”之后转移出去,进入下一轮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大中小城市的产业递进和分工。

内因上,一些处于都市圈影响范围内的小城镇充分利用了这种机遇,一方面充分利用临近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土地资源与信息相对充裕、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基础相对完善、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与大中城市的联系,制定种种优惠的财政、税收、土地、人才等政策,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促进和经济的迅速腾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