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内涵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内涵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内涵(一)应围绕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产业进行产业对接应注重对环保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制造、自动控制系统装备制造集群的培育,以适应上海等长三角区域“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信息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内涵

(一)应围绕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产业进行产业对接

应注重对环保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制造、自动控制系统装备制造集群的培育,以适应上海等长三角区域“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信息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应结合皖江城市带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注重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对接

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原料药,中药及天然提取物,生物诊断试剂、疫苗及抗体类药物等。同时应注重做好沿海地区研发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积极引进医药外包企业进入园区;应利用皖江城市带沿江近长三角的优势,努力发展生物医药物流服务。

(三)应围绕上海嘉青松产业发展带的功能定位,重点承接嘉青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

特别要制定企业总部用地与产业用地联动政策等并加以细化研究。

(四)应围绕上海十大产业基地“十二五”发展重点调整方向进行产业对接

表3 上海十大产业基地产业安排内容及产业合作意向

img70

①合作意向部分为本专题作者调研所得,非政府部门发布信息,仅供参考。

续表

img71

(五)围绕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承接新型建材、陶瓷及纺织新材料产业转移

积极配合上海建材集团等沿海大型建材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引进新型建材项目,使皖江地区摆脱仅依靠当地资源,依靠高耗能进行建材生产的模式,跟上建材产业低碳节能的发展步伐。积极配合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等发展陶瓷及纺织新材料需要建设用地的机会,与上海工业园区合作,将世界500强企业英威达、霍尼韦尔、博舍、佳斯迈威为龙头的高科技纺织新材料生产企业引入皖江地区,同时引进一批纳米陶瓷材料企业、电子陶瓷材料生产企业。

(六)围绕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汽配产业发展趋势,多角度承接企业产业布点

重点对接上海嘉定工业园区、上汽集团及通用汽车公司的汽配业务。上海首家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已经在上海嘉定区揭牌,上汽集团与嘉定区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这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带动上海汽车产业升级。应多角度承接企业产业布点,如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50万套玻璃钢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是国内第一家具备SMC、RTM、PT三种工艺、生产玻璃钢汽车整体驾驶室、具有整套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的汽车用玻璃钢制品项目、美国英威达公司的汽车安全气囊项目(已经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设立汽车安全气囊纤维工厂。这是国内首个汽车安全气囊纤维的生产基地)、上海新纺联汽车内饰有限公司的汽车内饰项目(目前生产高档汽车内饰面料400万米,年销售1亿,产品广泛应用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重庆福特、安徽奇瑞、一汽大众、江西江铃、北京现代、江淮瑞风、郑州日产、二汽雪铁龙等多种车型)等。

(七)围绕皖江地区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化工服务产业

除引进如华谊集团等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外,还应重点发展为大工业服务的化工服务产业。例如,可引进工业气体项目(目前主要由上海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工业气体开发项目,主要通过TDI装置配套提供氢气和一氧化碳等工业气体)、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普通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需拥有国家危险废物处置与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处置资质)。上海目前最大企业为鑫广再生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工业用润滑剂项目(上海目前最主要的企业为博德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塑料项目等。以上四类项目是上海推动化工产业服务化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些项目的主要特点是为各地大型工业区做配套服务,特别是其中的工业气体项目、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工业用润滑剂项目。

(执笔:陈建勋)

【注释】

[1]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

[2]“三线”的概念出自毛泽东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称作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都在700公里以上,距离西部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四面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在内的中国中西部,涵盖了13个省和自治区。川、黔、滇和陕、甘、宁、青被称为“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中央为之投资了2052亿元,建设了1100个项目。这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决策于“文革”之前,进行于“文革”之中,是“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它也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比。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经历了三次国际性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价值较低的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正在进行着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主体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性第四次产业转移。

[4]杨卫泽:《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和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把无锡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在第14届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的专题讲话。

[5]《2011年一季度长三角16城市经济运行数据解读》,《上海经济》2011年第9期。

[6]为支持浦东城市化建设,曾经出台政策,要求并鼓励各省市及中央各部委在浦东建楼。1992年,安徽洪水泛滥,为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安徽仍在浦东开建“裕安大厦”。

[7]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于2011年8月被分拆为三个部分,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

[8]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境内,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中国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休闲业基地,建设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化滨江新城。江北产业集中区位于原巢湖市和县境内,总面积220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

[9]数据来源于安徽省政府网站。

[10]《面临环保压力 徐乐江暗示宝钢考虑将产能迁出上海》,《每日经济新闻》2012年5月9日。

[11]数据来源于201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12]《2011年安徽生产总值15110.3亿元》,新华网2012年1月21日。

[1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批一年开局良好》,《钱江晚报》2012年5月26日。

[14]在原有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性国内公司总部政策的基础上,将其涵盖范围从单一的贸易企业或地区总部模式向多元化运作功能扩展。详细政策内容参见《外高桥保税区关于鼓励营运中心发展的通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