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西部地区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实力及竞争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我国中西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二是东部省区产业转移首先转向本省不发达地区。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陆发安

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要素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产业从某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些产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呈现出梯度转移的特点,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在抓紧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种种问题。中西部地区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实力及竞争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

产业转移是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及变化的体现和过程。产业转移往往呈现出梯度转移的特点,一般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此逐层推进。产业转移往往先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转移开始,后依次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是区域间产业资本和投资要素及商品的流动过程。一般来说,发达地区某些进入成本竞争成熟期的产业,由于资源要素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变化而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及能力,在经过产业改造升级等努力后,产业区域转移最终成为其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与开拓新市场的最后选择。发达地区产业区域转移不仅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供给、保持原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还可腾出产业空间发展新型和新兴产业,达到提升产业、优化结构的目的;而且在产业转移拓展区域资源要素空间与市场空间的过程中,客观上为产业承接地区带来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关联带动效应和机制体制更新效应,使其发展融入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不发达地区资源与劳动力优势,有利于不发达地区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更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不发达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起飞发展的良好契机。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意义重大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中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国家或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起到过重大作用。日本、西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及亚洲“四小龙”20世纪70年代的成功发展皆得益于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发展,原因也在于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主动承接了亚洲“四小龙”及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因此,我国中西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融入东部发达地区及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促进中西部地区提高产业水平、更新产业结构,更好地发挥资源与劳动力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缓慢之惑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从承接亚洲“四小龙”及发达国家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等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已接近世界新兴工业国发达水平。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和产业转移要求日益增强;同时中西部地区经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完善,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当前我国产业区域转移呈现出几个特征:从转移方向看,主要是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转移的行业看,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劳动力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从转移方式看,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二是由东部接单,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工贸易,三是引导中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但是据测算和观察,到目前为止,东部许多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全国较具实力优势的强势行业,其优势和实力并没有出现很明显下滑迹象;而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很明显的增量,特别是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属于有待发展的潜力与弱势行业。这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刚刚开始,转移进程缓慢。

五大因素制约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东部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未到衰落阶段。从近年全国有关产业行业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数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及实力。这说明,现阶段我国东部省区大部分产业尚处于成长与成熟阶段,大多数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充分发展达到转向衰落的阶段,仍然具有一定发展优势与空间,由于这种发展空间与优势在短时期内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其大规模转移的时机并没有马上到来。

二是东部省区产业转移首先转向本省不发达地区。我国东部各省区地域宽阔自身发展不平衡,同一省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些年为促进本省区域协调发展均出台了许多有力政策措施,鼓励本省发达地区产业与资本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客观上造成东部省区产业向中西部省区转移的拦截,致使向中西部省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少而缓慢。例如广东身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文件,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到本省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同时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本省内部的产业转移。江苏省从2003年起运用“飞地经济”方法促进苏南苏北合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并成立“江苏省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协调南北合作,有利推动产业、资金、科技由南向北转移。

三是东部产业环境与集群优势延缓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竞争力除取决于要素成本外,还取决于其产业环境及产业组织的内部化优势(如以产业集群方式出现的配套网络等)。虽然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及要素成本相对高,但制度成本低,产业集群发达,企业集聚发展,产业组织内外部交易成本很低,竞争优势明显。像东部地区广东东莞、江苏昆山等地许多劳动密集型及IT产业的集群发展就是如此。而中西部在市场环境、产业综合配套及产业集群发展上与东部省区差距较大,虽然资源要素成本较低,但产业企业正常运行成本过高,竞争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延缓承接产业转移。正是由于东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集群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目前还处在由分散向特定集聚区转移的阶段,因此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的阶段并没有到来。

四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多种因素制约。当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一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表现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许多地方政府重招商引资轻管理,干部群众对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理念接受能力和意识差,开放合作与市场意识不强。其二是制度成本较高。由于改革开放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政府服务效率低,干部素质与作风待加强,造成外来投资与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其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备。不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生产、生活设施不完备,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不通畅,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客观上构成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阻力。其四是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不发达地区经济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强,产业环境与组织成本较高,不利于承接产业发展。其五是专业技术人才供应不足。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素质普遍较低,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者大批流向发达地区,具有产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五是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产业对接的战略引导。产业对接是指两地区或区域之间某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整合与衔接,产业对接是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先导过程与基础。基于资源要素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对接可以有效促进和加快产业在相关地区之间的转移与承接。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大多保守等待、办法不多,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不重视产业对接的前期研究和引导,缺少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指导下的产业对接,致使产业有效转移和成功率不高,外来企业根植性与竞争优势不明显,从而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进程。

六大举措促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强观念意识对接、组织机制对接、制度环境对接、市场环境对接、区域战略对接和产业基础对接,努力降低本地区制度成本与商务成本,充分考虑到资源要素流动性及周边省区的异同点,从资源要素配置方式与产业综合配套条件方面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才能有效地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解放思想,加强观念意识对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意识与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开放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信用观念与经济全球化的观念,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及企业主体的原则,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完成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对接,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下思想基础。

——加强协调,完成组织机制对接。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政府有必要充当“桥梁”、“纽带”,提供组织协调与政策支持。要设立省区间产业对接及转移协调机构,定期不定期就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合作发展、产业转移对接、共同投资开发、重大项目推进等加强协调与沟通,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促进产业对接,使产业对接与承接转移的代价更低、成本更小、周期更短、效果更好。

——深化改革,加快制度环境对接。一是体制环境对接。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步伐,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民营及非公经济。二是政策环境对接。制订实行促进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投融资法规及招商引资政策,实行促进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三是政务环境对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及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联审大厅”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四是社会信用法制对接。提高、维护各级政府信用,加快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企业信用和中介机构信用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违约行为的约束惩戒机制,提高违约者的违约成本,切实提高社会诚信度与全社会法制水平。

——扩大开放,实现市场环境对接。在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东西部省区之间有形壁垒的同时,从市场准入、市场规划、市场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清理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逐步消除各行政区之间的无形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市场及国际通行的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种交易规则,开放商品及要素市场,提高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市场化水平,构建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与物流,实现同东部及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下市场基础。

——立足优势,实行区域战略对接。以纳入发达地区或世界经济体系为战略目标,根据比较优势制定与区域发展联动的中西部地区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区主要产业定位和发展调整方向,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协调好与所在区域各省区间的区域经济关系,主动与东部发达省区建立紧密的战略联盟,有选择有重点地与东部地区建立经济协作区,积极参与、甘当配角;打破地区、所有制、内外资界限和行业垄断,从企业、行业、产业三个层面上进行超前规划,全面开放产业领域、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和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对接、承接产业转移打下基础,促进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竞争力强的区域产业经济格局的形成。

——加大投入,强化产业基础对接。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条件,是吸引外资的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环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西部地区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改革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体制和机制,加大投入,尽快完善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提供良好硬件环境。二是努力提高本地区工业基础服务与综合配套能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往往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生产配套能力不强,大大影响了产业转移与承接。政府应在完善本地区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引导工业企业的集中发展提供载体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及现有工业基础,围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特点,通过鼓励各种民营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鼓励、支持一些有条件地区发展中下游基础性配套工业,提高地方基础性工业的聚集与配套服务能力,为产业转移提供产业配套及技术基础。三是大力发展市场及社会服务业。服务业相对发展滞后是影响当前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环境因素。要积极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新型商贸与现代物流,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要根据市场经济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强化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物流、财会、专业咨询等的配套服务,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发展会计、法律、鉴证、咨询、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和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四是努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大力办好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开放有序的劳动力与人才市场体系,鼓励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积极参与人才中介业务经营,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步伐,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实人才、技术支持。

(本文原载于《中国信息报》(经世导刊)2008年10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