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功用废谐适规律

构功用废谐适规律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和“功能”都是常用词,不难理解,而“周用”及“凋废”则不常使用。将以上意思综合而言之,所谓构功用废,即是指生命运动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所表现出的或周用、或凋废的那么一种状态。作为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生命之结构与功能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充分表现特有的能动与趋善特性,进而努力实现生命结构与功能周用与凋废的谐适性。
构功用废谐适规律_生命文化要义

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善奔的兽物蹄足坚韧,善飞的禽鸟羽翅强劲,假若以坚韧之蹄足尝试飞翔,以强劲之羽翅企图奔行,其结果将如何?不用说,那必然是无若之何而寸步难行。不仅动物的生命必须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生命也必须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如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善分裂,故可承担植物的生长发育功能;而植物体的成熟组织结构稳定,因此便可承担植物的自我保护、代谢、形体支持、营养输导等功能。一般动物、植物、微生物皆以特定的生命结构表现特定的生命功能,那么人呢?在生物进化水平的至极巅峰,人类更是结构与功能绝佳统一的万灵翘楚。仅以人类脑的结构与脑的功能为例,人类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极高的智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具有其他任何生命形式尚不充分具备的大脑。互联网上有王自强先生的《人体形态功能歌诠》超星在线阅读书籍,即是用歌诀加注解的形式将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集中阐述,以精心组织一部书的容量反映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关系,足以说明人之生命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丰富程度。可见或不可见的客观事实充分说明,以自组织物质正在进行的生物运动过程状态为本质特征的生命无一不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一)对构功用废谐适规律的一般理解

强调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生命运动的基本特征,然而仅凭如此表述却远远没有揭示出生命运动的规律。这是因为,承认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仅仅从静态方面反映了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固然,这种现象是比较接近深刻本质的普遍现象,但其深刻性却尚未涉及事物内部更深透的规律性。作为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对生命运动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有机联系必须从最深刻处予以动态的反映。这也就是说,要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入手去揭示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就必须在充分把握生命的运动性这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生命运动过程中最具本质意义的稳定联系,非如此即不可能真正理解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联系到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统一问题,不仅要认识到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而且更要认识到这种有机统一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种生命结构与功能动态、立体的有机统一集中表现为生命运动构、功、用、废的谐适性。

1.构功用废语义简析 同前面曾经涉及的宗本境态乃多重含义之集合一样,这里的构功用废也是生命运动过程中“构”“功”“用”“废”相关元素多重含义的有机组合,其中的“构”即指“结构”、“功”即指“功能”、“用”即指“周用”、“废”即指凋废。“结构”和“功能”都是常用词,不难理解,而“周用”及“凋废”则不常使用。在古汉语中,“周用”一是指“适用”,二是指“足用”,前者如晋代左思《魏都赋》“器周用而长务……”,后者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甘泉涌出,周用则已”等;而古汉语中的“凋废”则意指衰落荒废,如苏轼《与千之侄书》中即有“近来史学凋废……”的应用。

将以上意思综合而言之,所谓构功用废,即是指生命运动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所表现出的或周用、或凋废的那么一种状态。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曾明确提到,生命之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便是建立在生命结构基础上的生命功能介于周用与凋废之间变化更动且不断调迁的特性。作为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生命之结构与功能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充分表现特有的能动与趋善特性,进而努力实现生命结构与功能周用与凋废的谐适性。

2.对谐适的一般理解 所谓谐适,在汉语言中主要表示和谐顺适,同时还可表示协调之义,将其用之于表示生命结构与功能在“用”与“废”方面的协调性,进而通过词语搭配而表达生命运动构功用废和谐顺适的基本规律,确实可收到隽妙贴切的表达功效。人们赞叹生命的神奇灵妙,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正是立足于对生命功能的观察与感叹,难道不是吗?一大堆原本没有丝毫生机与灵性的碳、氢、氧、氮无机尘物,经特定规则和程序自组织而形成生命,于是便有了无限的生机与灵性,进而表现出扑朔迷离、神惊鬼诧的生命功能。不论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是龙戏深潭、虎啸高岗;也不论是蝶舞花丛、蜂恋蜜巢,还是蟹隐窍穴、马驰荒原;还不论是风雨霜雪劲松傲然、奇梅吐艳,还是流火骄阳古柏苍郁、翠竹争芳;更不论是寒峰雪莲愈寒愈放绽、昆仑小草愈弱愈翩跹,还是风扫秋树叶、叶枯枝不枯,火烧原上草、草灭根不灭……。总而言之,只要是生于天地之间的生命,都有自身适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独特本领,都有支持生命、律动生命的特定功能,而且不论什么样的生命本领和生命功能,必然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生命结构基础之上的。比如,蟹以二螯而善钳夹,蚊以口器而善刺吸,猫以利爪而善捕捉,狗以犟颊而善啃咬,驴以韧脊而善负重,马以坚蹄而善奔跑,藤以柔韧而善攀缘,竹以劲节而善撑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生命结构与生命功能相互谐适的辩证关系

只要是自组织物质正在进行的生物运动过程状态——生命,它便是宇宙自然中一绺奇妙的精彩景象。生命的各种精彩皆主要源自于生命的功能,而生命的功能又完全依赖于生命的结构,生命的结构与功能有机统一,于是便托举起了神奇灵妙的生命运动。如果仅在一般意义上理解,这样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辩证地思考生命的结构与功能问题,以上表述则确有偏颇片面之嫌。因为生命的结构并非无根无由天然生成的,比如大象为什么有长鼻子?长颈鹿为什么有长脖子?变色龙为什么有长舌头?柄眼蝇为什么有长眼睛?又比如,河马为什么有大嘴巴?蚺蟒为什么会有大咽峡?骆驼为什么会有大脚掌?爱尔兰麋鹿为什么会有大鹿角?似此更推而广之,原本在38亿年前同一个祖先的原始生命物质,为什么到今天变成了种类有别、形态殊异且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形式?这其中难道就没有蕴涵着一些并非无缘无故的道理?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难道就没有隐喻着一些并非无根无由的内在、稳定、必然的本质联系?

道理肯定是有的,联系也绝非虚无。这种道理和联系便是全息于生命运动体系和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相互谐适的辩证关系。因为生命的结构与功能有以下主要特征。

1.生命是器用和谐顺适的有机整体 在各种各样的生命运动中,生命的结构都是进行生命活动、实现生命功能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生命结构,便不可能实现相应的生命功能,这是世人皆知的基本道理。比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便只能隐身于泥土食取腐秽;蛇无疾行之足、腾飞之翅,便只能腹行于尘浊栖身岩穴……。反之,鼠有夜视之眼、敏捷之身,因而总可上窃帝王之肴,下取猪猡之食;蛙有两栖之器、泳跃之躯,故而擅长泳潜池潭以孳息,腾越陇丘以觅食……。所有的生命体以其特有的结构实现特有的功能,同时也以特有的功能证明特有的结构。在生命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的配合总是那么和谐相应,几乎在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中,既没有完全不表现生命功能的结构,又没有完全不依赖生命结构的功能,生命的结构因表现生命的功能而彰显意义,生命的功能因依赖结构而终有实现的可能。作为生命运动的有机整体,没有结构便肯定没有功能,如果不表现生命的功能,结构便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虽然生命的结构与功能似乎可以分别表现,但是从根本上说,两者天然地便是一个魂魄体用的有机整体,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方,对方便也荡然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2.生命是物质运动不断趋善的进化产物 生命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状态必然形成相应的结构。所以,从最原始的生命物质开始,生命便与“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简单的核酸蛋白质,到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生命体,生命总是以结构作为物质的自组织方式。数十亿年的生命进化,从表现形式而言不过就是生命结构的进化,人们对生命的直观考察也主要就是对生命结构的考察。然而,作为生命的全部涵义,任何结构都是为特有的功能服务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结构表现,因能执行相应的功能方可获得应有的生命意义。世人无不赞叹生命的神妙精巧,这种神妙精巧的关键要素便是通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而形成的结构与功能互相谐适。生命科学研究已经确认,生命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有机统一的,而且这种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并非仅仅在今天才具备,而是早在生命的源头上便已经确立了的,只不过在生命的原始阶段,结构与功能都非常初简,尔后随着进化水平的不断跃升,生命的结构水平与功能水平越来越完美而已。

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相互谐适的状态由进化而来,进化即是指生物从比较低级、比较简单的状态向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状态不断演变的过程。

生命的进化当然是生物自身的进化,这种进化过程确实会因外在环境等条件变化而耽受影响,但其最根本的动力则来自生命自身,所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究竟什么是促使生命结构与功能相互谐适并不断进化的动力呢?我们认为,比较笼统地说即生命运动,具体而言即生命在本质上所具有的不断趋善的动力机制。

由于生命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即表现为运动性,如果暂时撇开“运动”的哲学意蕴而仅从形而下之层面考察追溯,可见生命的运动主要表现为摄食、代谢、繁殖、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具体的生命功能。只要有生命的运动,就必然涉及生命的功能,可见生命运动的必然性主要表现为它的功能性。生命的功能有简单、有复杂,但不论是简单功能还是复杂功能,都必须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支持,如细胞的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离不了特定的细胞膜,生命遗传信息的传递离不了具螺旋结构的DNA,动物的视觉功能离不了一系列精巧组合的视觉器官与神经通路……。

任何生命的结构都不是上天赐予或凭空产生的,而是因为在生命运动过程中具能动性的生命功能不断趋善、进而带动并引导生命结构不断适应功能的需求而趋向于洽和谐调、优敏从容极致状态的过程中演变而成的。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低级的生命功能越来越高级,简单的生命结构越来越复杂,单调的生命物种越来越丰富,粗拙的生命形态越来越精妙,进而以数十亿年趋善之功,演化出了既精致美妙的生命结构、又异彩纷呈的生命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构功和谐。

3.生命是周用与凋废不断调适的能动过程 由于生命运动的本质是自组织物质在生物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因此生命的最大特性之一便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基础之上的能动灵慧之性,这种能动灵慧之性在生命的结构与功能互相谐适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人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从根本上都是结构与功能在周用与凋废之间不断调适的统一体,而且这种结构与功能、周用与凋废不断调适的过程能动地遵守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

自然生命的进化过程,一方面表现为不断完善的生命结构对生命功能的不断提升过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断提升的生命功能对生命结构的需求牵引过程。各种生命体最大的共同性即争取更好地生存,为了生存便必须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面对生存的竞争与环境的压力,生物们使出浑身解数,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各种各样的生物策略去解决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生存难题,由此便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生命功能,而功能的反复强化必然对生命的结构产生强大的作用力,进而便促进了结构的进化。有趣而且非常幸运的是,父代在生命结构与功能方面的进化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子代,如此一代代不断改变、不断累积,当生命结构的进化足以使生物体相互之间形成明显的区别时,新的特种便因而产生了。生命的进化由同一个祖先形成数以千万计的物种,同一个物种分化出成百上千的亚种……,比如,同是爬行类动物,但却可有无孔亚纲等四种不同的亚纲;同是无孔亚纲,但却可有龟鳖目等3个不同的目;同是龟鳖目,但却可有侧颈龟亚目等不同的亚目……直至成千上万的龟鳖种类……。各种生命结构与功能诸如这般变化的根本原因,便源自于生命结构与功能在用与废之间不断调适的过程。

4.生命是进化与退化的有机统一 漫长的岁月中生命运动的总趋势是不断进化的,然而在进化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退化现象也并非绝无仅有。从一定程度上说,进化与退化是相伴相存的,在同一个生命现象中,新结构与新功能的产生是进化,而同时出现的旧结构与旧功能的消失则可称之为退化。比如,脊椎动物从水生的鱼类到陆生的爬行类,因其身体结构与功能逐渐适应陆地生活,这可称之为进化;但部分爬行类动物却永远地失去了适应水生生活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这种现象相对于进化而言即可称之为退化。值得注意的是,生命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进化或退化都是生命运动过程中周用与凋废导致的结果,不论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功能,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进化或退化都表现为明显的马太效应。

在生命运动过程中,马太效应可以理解为生命构功用废的“动势累加效应”或者正反馈效应,即如果从进化的角度考察,生命的结构与功能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进化趋势;反之,如果从退化的角度考察,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则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退化趋势。不过,生命结构与功能的进化或退化都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决定进化或退化之方向及强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用”。根据动势累加的马太效应,越是高频度使用的结构或功能便越趋向于进化,而越是低频度使用或根本不使用的结构或功能便越趋向于退化,这种现象不仅在物种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表现明显,即使在作为匆匆过客的每一个生命体内也都可有司空见惯的表现,中国湖南著名的铁鞋王腿部力量与功能的进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常见的肌肉萎缩、一些身体缺陷或残疾者强大的生理代偿功能、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因生存条件优越而失去飞翔能力并最终灭绝……,类似的例子无穷无尽,这些便是构功用废方面绝佳的正反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