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

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为那里注入新的动力。铺了碎石的地,被称为“压砂地”,压砂地里长出的西瓜,因为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硒,被称为“硒砂瓜”。将干旱地改造成压砂地,是有科学道理的。做大硒砂瓜产业,杀出一条活路压砂,是战胜干旱的一个“秘密武器”。压砂大会战,迅速在全市铺开。
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_这方水土这方人

宁夏: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

★人可以创造生存奇迹,也可以创造和谐环境。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不都是美好。但是,有创造精神的人类,却可以改造自然、创造生态文明——

一场压砂大会战,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广袤大地上展开。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为那里注入新的动力。最近,中卫市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里的压砂地,在原有70多万亩的基础上,迅速增加到了100万亩。

100万亩压砂地!这在几年前,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厚此薄彼,大自然如此吝啬

宁夏中部有一条又长又宽的干旱带。其中,位于中卫市环香山地区的干旱带,海拔有1700米左右,年均降水不足180毫米,而年蒸发量竟高达2000多毫米!充足的光照,可以烤焦大地。稀少的降水,无情的光照,让许多植物绝迹,令许多动物望而却步。

于是,人们在这里看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现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生机无限,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引不到水的高地,则寸草难生,难见绿色,焦黄一片,以致形成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中卫市市委书记刘云告诉记者:这里的许多地方,每平方米没有一棵草,100亩荒原养不活一只羊。

不和谐的大自然提供给当地群众的,是如此不公:相距几十公里,竟有天壤之别!付出同样的劳动,有的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有的事倍功半,难得温饱。

为了帮助干旱带上的群众摆脱贫困,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仍有不少群众挣扎在温饱线上。中卫市现有近9万贫困人口,其中的80%就生活在干旱带上。

干旱带,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干旱带!难道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就永远吃苦、永远受穷,只剩下搬迁、撤离一条路可走吗?而可供人类搬迁、还没有开发的良田沃土又在哪里呢?

能否缩小地域差别、变不和谐为和谐,进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石头缝里的奇迹,不可思议

这是谁看见都会惊讶、赞叹的景象:在一望无际、寸草难生的荒坡上,在炎炎烈日的暴晒下,翠绿的西瓜秧,倔强地从石头缝里钻了出来,在碎石密布的大地上爬行。硕大的西瓜,在绿秧中间探出大半个身子,泛出诱人的亮光,仿佛是孔雀在炫耀自己的羽毛。放眼望去,这里简直就是西瓜的世界。再往远处眺望,西瓜地四周的荒坡竟是一片荒凉,难见绿色。西瓜,几乎是这里唯一的生命。事实也的确如此: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西瓜这一种作物和地表的碎石外,就很难看到别的了。

这样的景象,在中卫市并非仅此一处。在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在中宁县白马、鸣沙、喊叫水等乡镇,在海原县的兴仁等地,都有这样的集中连片的瓜地。上万亩、乃至几万亩的西瓜,带给当地群众的是喜出望外的财富:2006年,中卫市在荒坡上开辟的瓜田接近50万亩,总产达到50万吨,瓜农户均收入1.3万元;2007年,这样的瓜田增加到70万亩,总产达到80万吨,每市斤售价比2006年提高了一毛多钱,收入更为可观。从这里运出的西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毫不谦让地挤进许多知名超市的柜台。每市斤卖到1元多钱,仍然抢手。

昔日的不毛之地,现在成为宝地,向人们奉献出滚滚财富。

刘云书记欣喜地告诉记者:有些“压砂地”创造的财富,都快赶上当地条件好的灌区了!

实践中的创造,最有生命力

许多人都感到奇怪: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怎么会长出甜蜜的西瓜?西瓜又怎么会在石头缝里长出来?荒坡上怎么会有这么密集的碎石?

原来,这些厚达十多厘米的碎石,是人们有意铺上去的!这竟是当地农民的一个发明创造!铺了碎石的地,被称为“压砂地”,压砂地里长出的西瓜,因为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硒,被称为“硒砂瓜”。

人民的智慧,是最可贵的;人民的创造,是最值得尊重、最值得发扬光大的。在100多年前,中卫环香山地区的群众,在同干旱斗争中发明了压砂技术。大约在60年前,中宁县鸣沙镇二道沟的农民也摸索出类似的耕作方式。这项技术,浓缩了宁夏中部干旱区传统农业的精华。

不要小看这些铺在荒原上的碎石片,它们竟有奇异的功效。它们既可以蓄水、保墒、保温,又可以避免水蚀、风蚀,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为农作物增加营养。

将干旱地改造成压砂地,是有科学道理的。据分析,石片可以将白天吸收的热能传到土壤下层,提高地温,满足硒砂瓜的生长需求;砂石层接纳并储存了降水,隔断了土壤毛细管,减弱了水分蒸发,避免了降雨地表径流的损失;砂石中含有农作物生长必需和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经风化和冲刷易于被作物吸收,使农作物营养更为丰富;砂石还可以抑制地表盐碱……

没有压砂的荒坡,依然没有生机、缺少绿色;压了砂石的荒坡,就生机盎然。千百年来从没有开垦过的大地,仿佛有了灵性:压砂地里产的硒砂瓜,甘甜爽口,甜蜜诱人,其优良品质更是非其他地区的西瓜可比。

做大硒砂瓜产业,杀出一条活路

压砂,是战胜干旱的一个“秘密武器”。但是,这个秘密武器过去所发挥的作用竟很有限。

中卫的干旱带上,有大量没有开发的沙荒地;附近的洪水冲沟里,有取之不尽的砂石。发展压砂地,中卫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当地的“压砂”产业为什么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呢?

中宁县农业局局长孙发宁告诉记者,过去,当地也有人搞压砂地。但他们只是用毛驴车、小四轮拉运石料,费时、费力、效率低,而这样的小打小闹也难成气候。几十年来,中卫地区的压砂地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直到2003年,总共也只有区区7万亩。

2004年年初,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所辖地区设立地级中卫市,为这一地区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班子,新思路,新作为。在为干旱带寻找新出路时,自治区和中卫市的各级领导注意到了当地群众创造的压砂技术,并且敏锐地作出判断:发展硒砂瓜,壮大硒砂瓜产业,可以破解干旱带发展的难题,可以在推动区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说:“尊重群众的创造,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自治区和中卫市领导形成共识:做大硒砂瓜产业,为干旱带群众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

硒砂瓜中的“三苦”,凝聚一种精神

在中卫市,记者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标语:“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几年来,中卫市正是以“三苦”精神来推动硒砂瓜产业的。

压砂大会战,迅速在全市铺开。原来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一下子沸腾了:数以千计的推土机、大卡车、拖拉机在荒原上欢快吟唱,齐奏凯歌;前来督战、指导的各级领导、技术人员,不辞劳苦,废寝忘食;满怀希望的农民,在新开辟的土地上洒下汗水,留下欢笑。

为了壮大硒砂瓜产业,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农业、水利、交通、电力、财政、科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中宁县,一亩压砂地,仅铺石一项就需要七八百元至一千多元的投入。这对许多贫困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扶持这项产业,中宁县为每亩地提供了三百元贴息贷款

为了便于生产,中宁县投资1000多万元在荒漠区新修了80多公里道路。

水利部门在有条件的地方修了引水工程、打了机井、建了蓄水池。

农业技术人员把各种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确保硒砂瓜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成一片。

现在,中卫市有近8万人在压砂地里求生存、发“瓜”财。中宁县二道沟村有500户,其中有370户种了硒砂瓜,村民80%的收入来自硒砂瓜。64岁的袁兴民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到压砂地里来一次,需要两天时间。现在路通了,早上来,晚上就可以回。村里拥有100亩以上压砂地的农户,不在少数。袁兴民本人就有160亩压砂地,一年的纯收入就有八九万元。

2005年,中卫市的压砂地一跃达到29万亩,2006年达到50万亩,2007年达到70万亩。中卫市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卫压砂地的砂石,如果按15厘米的厚度、1米的宽度,足可以从山海关铺到嘉峪关了。

干旱带上,硒砂瓜创造了生态奇迹。市委书记刘云告诉记者,2007年,在硒砂瓜生长季节,只有6月18日一次有效降雨,降雨总量也只有29毫米,但就是这点降雨,也让硒砂瓜取得了丰收。

现在,大规模的压砂战役又打响了。尝到甜头的农民,压砂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硒砂瓜还没成熟的时候,中卫市就派出多路大军,奔赴全国各地跑营销。中卫市一位副市长因此成为“市长卖瓜”新闻的主角。这位副市长深有感触地说:回顾硒砂瓜生产的全过程,真是压砂苦,种瓜苦,卖瓜苦,处处都有苦!要说甜,只有硒砂瓜是甜的、农民数票子时的心情是甜的。我们正是用那“三苦”来换这一甜!硒砂瓜产业的发展,凝聚了一种自强不息、敢作敢为的创业精神!

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

硒砂瓜,让荒原上有了生命,也让贫困群众拔掉了“穷根”。

硒砂瓜带来的喜悦,并没有让中卫市的决策者们忘乎所以,他们干着今天,想着明天:硒砂瓜丰收的景象还能持续多久?压砂地会不会出现地力衰竭的问题?如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回答、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对其中有些问题,他们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中宁县,记者看到,许多硒砂瓜地里栽上了耐旱的枣树。瓜枣间作,正变“一元效益”为“多元效益”。压砂地试种的芝麻、花生、胡麻、牧草都生长茂盛、状态良好,农作物轮作,显示出美好的前景。

现在,许多生活在干旱带上的人不想搬迁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在不和谐的大自然面前,富有创造精神的宁夏人在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和谐。他们已经创造了和谐,他们还在创造新的和谐。

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令人向往的生态文明,一向他们招手了。

(原载2007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被光明日报评为好稿)

小特产终成大产业 枸杞红透中宁县

枸杞之乡中宁县的枸杞红了,以枸杞为主角的节庆也红了。今天,鲜红的枸杞向每一位参加中国宁夏第四届枸杞节的嘉宾和客商都露出了笑脸。观赏枸杞园、摘枸杞鲜果、吃枸杞菜肴、品枸杞果酒、谈论枸杞话题,成为枸杞节上人们难忘的享受。

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枸杞这个小特产在宁夏终于变成大产业。短短8年时间,宁夏枸杞栽培面积由2万多亩扩大到32万亩,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其中仅枸杞之乡中宁县栽培枸杞就达1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功能最全、设施一流的枸杞商城和枸杞批发市场。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全国130多个城市建立了枸杞销售网点,在19个大中城市建立51个“中宁枸杞专卖店”。中宁枸杞入超市、进宾馆、登专柜、出国门、上宴席,好不风光!去年,全县农民人均从枸杞中获利1000元以上。

在宁夏,枸杞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年加工能力也达到3万多吨,已形成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多糖、枸杞营养口服液等11类、20多种产品。枸杞的产业优势,在宁夏正日益显现出来。

(原载2004年8月9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