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升公民的沟通

提升公民的沟通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很多问题的出现多半是由于沟通的缺乏,这就要求提升公民的沟通能力。那一天,52航班的飞行员与机场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导致了一场空难事故,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调查人员考察了相关情况后发现,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沟通的障碍。
提升公民的沟通_中国公民知识读本

五十九、提升公民的沟通、表达能力

一个公民,不论他是否愿意,都得与别人交往、接触。在交往活动中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并做出反应,这就是沟通。

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随着人们自我独立意识的提高,人际沟通这个问题显得比任何时代更重要。每个公民都希望获得和谐、融洽、真诚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而很多问题的出现多半是由于沟通的缺乏,这就要求提升公民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关键的能力。沟通甚至可以决定生与死的命运!1990年1月25日的发生在美国恰恰发生了这种事情。

那一天,52航班的飞行员与机场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导致了一场空难事故,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

1月25日晚7点,飞机在一万米的高空飞行,机上的油量还可以维持两个小时,飞机降落只需半小时,正常情况下飞机能够安全降落。

但到8点整,机场管理员通知航班要晚点到8:45分降落,航班向机场报告“燃料快用完了”,管理员收到了信息,但在晚9:24分之前,没有批准飞机降落。

到晚9:24分,飞机第一次试降失败,在第二次试降时,飞行员再次提到燃料将要用尽,到晚9:32分,飞机的两个发动机失灵,另外两个也停止了工作,耗尽了燃料的飞机于9:34分坠毁了。

调查人员考察了相关情况后发现,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沟通的障碍

机场管理员听到“燃料不足”时,他们觉得这是飞行员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当降落时间被推迟时,管理员认为每架飞机都存在燃料问题。如果飞行员发出“燃料危急”的信号,管理员就会做出紧急反应,尽可能迅速让它着陆。而管理员也没有从飞行员口中听出紧急的语气。所以机场的管理员一直没有理解飞行员面临的危急状况。

上例中的沟通话语,虽然仅仅几个字,但对方并没有完全理解与领会。

表面上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而然。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做得很好。沟通绝不仅仅是用嘴说话,对方听见就算完事,对方理解你的意思并做出回应才是真正的沟通。误解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在沟通中,人们经常以为别人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一家着火了,户主人立即拨通了消防队的电话。

消防队:“哪里着火?”

报警人:“我家!”

消防队:“我是问在什么地方?”

报警人:“在厨房!”

消防队:“我是说我们怎么去?”

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即便是说同一语言、同一种言,在一个村子里相处了几十年的邻居之间也会发生沟通误解,何况与说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的其他地方的人的沟通。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变得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但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沟通误会却是可能的。

那么,如何提升公民的沟通、表达能力?下面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说明。

(1)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说对一个盲人,显然不能用书面的方式沟通;对一个耳朵背的人,我们常用打手势的办法沟通;对一个害羞腼腆的人,我们不开过分的玩笑;某村民们想联合起来向乡政府反映意见,为了不被定性为“闹事”,他们以书面的方式,由村民联名上书,再由两个村民代表送到乡政府。

沟通方式决定沟通效果,正确的沟通方式能使对方感到被尊重,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又能让别人接受的方式。

看几个成功沟通的故事。

在战国时代,赵惠文王死了,孝成王年幼,由母亲赵太后掌权。秦国乘机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的条件是,要让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太后不让他去,大臣们劝谏,赵太后生气了,说:“再有劝让长安君到齐国的,老妇就要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触龙偏在这个时候求见赵太后,赵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龙慢腾腾地走到太后面前,说:“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跑,请原谅。很久没有求见您,但我常挂念着太后的身体,今天特意来看看您。”

太后说:“我也是以车代步了。”

触龙说:“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

太后说:“用些粥罢了。”这样拉着家常,太后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触龙说:“我的儿子年小才疏,我老了,很疼爱他,希望能让他当个王宫的卫士。我冒死禀告太后。”

太后说:“可以。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会给您。”

太后问:“你们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触龙说:“胜过女人。”

太后笑着说:“我们女人才最疼爱自己的小儿子了。”

这时,触龙慢慢将话题转向长安君,对太后说,父母疼爱儿子就要替他长远打算。如果您真正疼爱长安君,就是应让他为国建立功勋,否则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太后听了,说:“好,长安君就交给你安排吧。”于是就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派兵救赵。

这个触龙懂得使用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他善解人意,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太后正面冲突。他站在太后的角度想问题,让自己的意见变成太后自己的看法。他没有教太后需要什么,而是帮助太后自己去发现。最终使看似没有商量余地的太后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常说“将心比心”,可见,如果换个角度,多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从对方的角度让对方接受,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技能。

在沟通中很忌讳直接否定别人的看法,那样别人会觉得很没面子。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既能给足别人面子,又能达到沟通目的。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

齐王因为管鸟人烛邹一时不慎,丢失了一只鸟,一怒之下要杀死烛邹。大臣们都知道这样处罚太重了,但都不敢出面劝阻。

这时晏婴站出来了,向齐王说道:“烛邹的罪过有三,请允许我列举他的罪过以后再杀行吗?”

齐王一听是附和自己的意思,就高兴地答应了。晏婴说:“烛邹,你替我们君王管鸟而丢失了鸟,这是第一大罪状;由此导致我们的国君因为一只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大罪状;让各国诸侯知道以后,以为我们君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大罪状。”说完后请齐王下令行刑。

这时,齐王改变态度了,对晏婴说:“我受到先生的指教了。”不再杀烛邹。

这个故事中,晏婴列举的烛邹的三条罪状中,只有第一条是其真正的过错,其余两条都是从侧面来劝齐王的。但是他如果从正面劝齐王,齐王可能不易接受,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晏婴掌握了齐王的心理,顺着齐王的意向去说,从责备烛邹的罪过中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齐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自己去纠正,落个“虚心纳下”的贤君的名声。

上面的故事都说明,在沟通中,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明知对方不对的情况下,如果直说,要么对方不会听从,要么会伤到面子,甚至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当然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因此表达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走到对方的心里,给对方面子,让对方从尴尬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效地达到沟通目的。

在朝夕相处的村子里,人们之间难免发生纠纷;在涉及大家的事情上,意见难免不合;需要劝说别人改变错误的看法,就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如果能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就能化解矛盾纠纷,耐心、委婉地说话,给别人留足面子,循序渐进地与别人说话,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2)提升表达能力。表达是沟通过程的重要方面,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决定了能否向别人顺畅地传递信息,决定着沟通目的是否能够实现。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公民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公民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它不仅影响沟通、讨论与协商能力,而且影响到公民的社会交往与生活。

一般来说,要提升表达能力,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要表达清楚。有一则寓言故事

猫到森林中捕鸟,碰到一只老鹰。老鹰问它:“猫大哥,你到哪去呀?”

“我去林子里捕鸟。”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孩子。”

“你孩子长得什么样?”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

“知道啦。”猫认真地回答,老鹰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找去,鸟巢里尽是一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担心是老鹰的孩子,没有抓它们,最后,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老鹰。猫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老鹰回来一看,它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猫和老鹰的“漂亮”标准不一样,老鹰觉得“漂亮”,猫觉得丑。老鹰应该这样描述它的孩子:长嘴、大眼睛、高个子……

可见,表达清楚十分重要。说话时发音要清晰,让人听清楚;书面表达中要写清楚,不让人误解,这是最起码的。然后,要让对方听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前面故事中的消防员和报警人的对话,虽然说话发言清晰,实际上却没有表达清楚。消防员问:“哪里着火?”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地方着火了,着火的确切位置在哪。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对方能听懂,实际上却造成了误解。消防员应该问“你们家的具体地址在哪”。这样报警人可能会准确地告诉他:×区×巷×楼×单元

其次,要认清对象。前面故事中的触龙、晏婴明白自己的表达对象是国君,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现了表达目的。

下面这个故事中,能言善辩的纪晓岚既抵制了皇上的圣旨,又开导了皇上,还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一次,乾隆皇帝问纪晓岚:“你说说,何为忠孝?”

纪晓岚答道:“所谓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

乾隆说道:“那好,朕让谁死,谁就得死,我就以君的身份命令你去死吧!”

纪晓岚跪下:“这,……臣领旨。”

几个时辰过去后,纪晓岚又回去见乾隆,乾隆问道:“朕不是叫你去死吗?你怎么违抗朕的旨意呢?”

纪晓岚跪下回禀道:“万岁,臣想去跳河,可是臣碰见一个人,他不让臣死。”

乾隆问道:“碰见谁了?”

纪晓岚说:“臣碰到了楚国大夫屈原,他对我说,想当年楚王昏庸无道,我不得不死,可当今皇上还算圣明,你怎么也来投水?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死也不迟呀!”

乾隆听后,高兴地大笑起来。

再次,多一些幽默。幽默能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更能化解尴尬。

我也能保守秘密

罗斯福在没当美国总统前,任海军助理部长,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打听起了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这位朋友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才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题:“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最后,要把握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据统计,一个人每天平均用于讲话的时间只有10分钟~11分钟,平均每句话又只占2.5秒。而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其有声部分所传递的信息低于35%,65%的信息沟通是无声的。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7%是词语,38%是声音,而55%的信息是无声的。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要把握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手势、语气、眼神、面部表情、说话的速度和音调等。如果在与一个人的沟通中,对方的眼神在别处,始终不想看你一眼,说明他根本就不想跟你说话。前面那个飞机失事的故事中,飞行员如果以非常紧急地语气表达“没燃料了,必须马上着陆”,地面管理员作出反应,这场空难就有可能会避免。

(3)提升倾听能力。人们一般认为,“会说话才能使沟通圆满”。不错,前面这些故事中的触龙、晏婴、纪晓岚等,都是极有口才的。但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人,他的沟通能力就一定很强吗?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有时是对方并不喜欢跟你沟通交流。

人际沟通的总体原则是既要表现自己,也要突出别人,人人都希望被了解。如果一方总是喋喋不休,另一方总是沉默不语,两个人怎么能有效地沟通呢?沟通的一半是听,善于倾听跟能说会道同样重要。有句名言说得好:“人生来有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在与别人沟通中,70%的时间是在倾听,所以需要静下心来倾听,让讲话者把话讲完,这是一种态度,是对别人的尊重,能增进相互的感情,也是提升沟通技能的需要。在公民之间的讨论协商、合作、交往中,首先得听清楚对方说的,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倾听还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钢盔看起来很简单,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没有人发明。有一次,法国的一位将军到医院看望伤员。病房中大家闲谈,有人问一个人,当炮弹爆炸的时候,你是怎样将头部保护得好好的,一点也没受伤?这个人说:“当时呀,我急了!赶紧抓了个铁锅扣到了头上!”这句话让这位将军不由地心里一动:如果让士兵都戴上金属制的帽子,那该多好!于是他要求这样去做,钢盔便由此发明。

那么如何有效地倾听呢?

第一,不要先入为主。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就会影响倾听,这个人说话时,他就经常会觉得:“他还能说什么好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样他就不会认真去听对方说话。

第二,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应该积极作出回应。如果有没听清楚、没有理解,或者想确认的信息,应在适当的时候回应对方。

第三,听完整。在沟通中,随便打断别人的话是一件很忌讳的事,即使自己不想听,也不要粗暴地打断,这样别人会觉得没很面子,也不能使沟通顺利完成。

某电视栏目上,主持人采访一名小孩。

主持人问:“小朋友,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呀?”

“我要当飞机上的驾驶员。”小孩答道。

“如果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飞到高空中,不幸的是所有的发动机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主持人接着问道。

“我会告诉乘客,让他们系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小孩回答说。

小孩的回答引得现场的观众大笑,主持人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发现孩子流出了两行眼泪,主持人感觉到这孩子的悲悯之情非笔墨可以形容,于是继续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孩很真挚地回答道:“我要去取燃料,然后再回来。”

这个故事中,要不是主持人及时追问,观众的一片笑声可能极大地伤害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4)提升发问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发问能够帮助沟通者更有方向和更加有效地倾听,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区分。通过发问,还能够直接捕捉信息。

有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吸烟成瘾,老师知道后,把他们分别叫到办公室问话。

甲先进去,老师问:“抽烟吗?”“不抽。”“很好!那,吃根薯条吧。”甲很自然地伸出食指和中指夹住了薯条。老师呵呵一乐:“不抽?叫家长来。”

甲出来后,将过程告诉乙、丙、丁,于是乙满怀信心地进了办公室。“抽烟吗?”“不抽。”吃根薯条吧。”乙十分注意地用双手接过去。“再蘸点番茄酱吧。”“啊,蘸多了。”乙开始像弹烟灰那样弹番茄酱。“不抽?”老师乐呵呵地盯着乙的手指,“弹烟灰的姿势还很熟练嘛!叫家长来!”

乙出去后,将过程告诉了丙和丁,于是丙也进了办公室。吃完了薯条,老师问:“不给同学带根去吗?”“哦。”丙把薯条夹在耳朵上。老师盯着丙的耳朵,“不抽?叫家长来!”

丁听了丙的介绍,忐忑不安地进了办公室。他总算小心地吃完,把薯条安全地接在手里,老师突然喊:“校长来了!”只见丁连忙把薯条扔在地上,使劲用脚踩……

(5)沟通中要有一定的修养。如,尊重别人,宽容对方,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地交流,聪明而不圆滑,勇敢而不鲁莽,热情而不虚伪,关怀别人,真诚地肯定、鼓励和赞扬别人,和他人坦诚相待,敢于承认错误等等。

就以尊重别人来说。任何人都是希望被给予尊重的,对别人给予起码的尊重是人际沟通的最基本准则,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需要给予尊重。现在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父母发现孩子渐渐长大了,不好管教了,有些性格急躁的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动不动贬低、打骂孩子,什么“你这个笨蛋”、“一点出息也没有”、“活着干么,死了算了”……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话,身心会受到创伤,他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影响他将来健康成长和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的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开始长大的标志,你说东,他偏向西。其实,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险年龄段的。不管我们采取具体的什么方法,首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感觉受到尊重之后,才有助于沟通。满足他们一定的好奇心,但要有威严不能让他们做出格的事。合理疏导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能激化出更严重的情绪。

再来说说人际沟通中的宽容吧。

提升沟通能力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沟通中要宽容对方的缺点,不仅要求同存异,更要大度,懂得宽容对方。如果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连起码的宽容都做不到,即使人再聪明、再会说话,也不会有好人缘。另外,宽容也是化解人际沟通中矛盾的基本原则。

(6)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在沟通中,一个人的个性、所持的偏见、不同的习俗都可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应该认识到这些障碍,努力克服。

个性。良好的个性可以促进人际沟通,不良的个性特征自然会破坏人际关系。如在协商大家的事情时,有的人就怯于表达,缺乏自信,不敢当众说话,担心说不好,他与别人沟通起来就有困难。人们不大愿意跟一个脾气古怪的人沟通、交往,而愿意和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沟通。

偏见。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偏见,自然影响沟通。一个经常撒谎的人说的话,往往难以被人相信和接受,人们听到这个人的话可能会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他的话能相信吗?”预先下了这样的结论,怎么沟通呢?

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也影响人们的沟通,忽视风俗习惯,往往会导致沟通失败,带来误会。因此要学会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村民肖某的妹妹嫁到南方去了。肖某去妹妹家,一起吃饭时,他发现,除了他妹妹外,他们一家人对他这个远方的客人并不热情,米饭还得自己去盛,也不会劝你多吃点,邻居进来他们也不起身。

肖某心里很不痛快,回来就说:“那儿的人太冷清了,直接不把你当客人看!”后来,他妹妹解释说:“那儿的人就这样,不是不敬客人,这是他们的习惯,他们觉得吃多吃少,随自己的便。相反,老家那边,人家敬你多吃点,那只是客套话,你真要是一点都不客气,大吃大喝,会被人笑话。”

情绪。不良情绪也是沟通的一个障碍。如,一个人感情冲动时,往往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自然影响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