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频发,会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安全感丧失和失去控制的感觉,常常会引发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导致的社会焦虑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面对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从众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更是无处不在。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一)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频发,会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安全感丧失和失去控制的感觉,常常会引发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45]。因此,城市公共安全的一系列威胁源都可能成为个体的应激源[46][47]

在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当应激事件超出了公众所能承受的压力时,会出现哪些方面的应激障碍呢?一般来说,与应激相关的障碍主要表现在:(1)情绪方面:害怕、焦虑、忧郁、伤心、悲伤、绝望、无助、麻木、生气、罪恶感、感觉异常等;(2)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过分敏感或警觉等;(3)行为方面:沉默、情绪失控、典型行为习惯改变、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等;(4)生理方面:疲劳、失眠、头痛、做噩梦、容易惊吓、头昏眼花或眩晕、心悸、发抖等。具体来说,如果我们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划分为三个阶段:事件发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话,公众心理和行为就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48][49]

1.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前的公众心理

(1)社会焦虑

社会焦虑,指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导致的社会焦虑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

公共安全事件引发的社会焦虑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某类事件的发生导致公众安全感的缺失,产生社会焦虑,当这类事件越来越多,就会导致公众焦虑水平的上升,最终类似于强化论中的经典条件反射,即使没有新的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在事件发生之前,公众也会时常感到担心、焦虑和不信任感。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公众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的调查显示,无论从公众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从对他们触动最大的事件来看,对上海公众的公共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因素体现在那些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他们又无力通过个人的努力回避的问题。拿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为例,自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开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毒大米、毒胶囊、速成鸡,威胁着人们健康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到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知名品牌出现的问题,对消费者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破坏了公众的信任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焦虑和公众义愤。面对日益深入的职业分工和市场细分,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于食品安全的梦魇,食品安全所唤起的社会焦虑将是其他的公共安全事件无法能及的。

那么面对这频频出现的问题,公众的焦虑情绪是如何反应在行为上的呢?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公众较多地选择“尽量少出去就餐”(56.3%)和“购买食品时提高警惕”(49.7%)。可见,当公众无法改变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时,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避免外出就餐和或到大饭店用餐是最常用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焦虑还可能引发一些社会成员非理性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出现,会大面积降低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满意程度。当毒奶粉事件出现后,中国奶制品行业在网络抽样分析中,民众的信心指数,降至最低点。许多人不敢吃国产奶制品,外国奶粉销量开始上升。直到现在,不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仍不敢轻易购买。尽管国产奶粉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消费者仍然买贵的,只求个心安。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如侥幸过关,心存侥幸等。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这种心理反映在人们的各种思维活动中,也是公共安全心理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本次调查结果中,也反映出了公众对于公共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侥幸心理。例如只有三成左右的民众总是会随身携带身份证,离家或入睡前,检查电气开关是否关闭,有不到两成的民众选择“总是”会在开车或乘坐小轿车时系安全带,更有不到一成的公众选择“总是”会在进入公共场所时查看安全出口的位置。

为什么人们会存在侥幸心理呢?侥幸心理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比如当人们遇到压力、风险和危机而感到焦虑时,心理会失去平衡,侥幸心理的出现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不平衡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说,侥幸心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过于依赖侥幸心理、盲目乐观就该引起重视了,人一旦无法控制自己的对这种侥幸心理的依赖,便会产生一种严重依赖侥幸心理的冲动,低估风险,使违背常态的事情以更大的加速度无限膨胀,从而导致悲剧事件的发生,交通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映侥幸心理的例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50%—60%的交通事故都与酒后驾车有关。2007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罚的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高达100万次,由于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11 959起,死亡4 658人。可见,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酒后驾车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上海零点调查公司于2005年4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公众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认为不应酒后驾车,但是酒后驾车的侥幸心理和行为仍然普遍存在。大多数存在这种侥幸心理的司机自身都有过酒后驾车的经历,或是周围的朋友有过这种经历,但因为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就更加助长了侥幸心理,最后导致悲剧事件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在安全宣传中和大众媒体中经常会提到那些因为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的悲剧,但是许多公众仍然倾向于那些“坏的”或“不好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侥幸心理。

2.公共安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盲目从众心理

(1)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参照群体、群体规范和压力广泛存在,个体在受到暗示或提示时,会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的或期待的行为,或对事件和情境作出一定的反应。面对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从众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更是无处不在。在非典时期,许多人做了不少事后连自己都觉得可笑的事情,在面对SARS危机时,很多民众看到别人存储物品自己也去抢购大量的盐、醋、方便面,看到别人戴着口罩,自己也跟着戴,听说增强免疫力能够预防非典,一时间药店、医院排起了长队,注射室人满为患,甚至在陕西某地有人因过量服用抗“非典”中药造成中毒事件,危及生命[50]。2011年3月15日,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谣言称日本核辐射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因此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甚至出现了花高价购入食盐13 000斤的“抢盐帝”、“盐王爷”的热词。2012年9月15日,西安、青岛、长沙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在活动中部分民众出现“打砸抢”行为,青岛多家日系车4s店遭打砸抢,多地日式餐厅被砸,在游行活动中的这种行为也反映了从众心理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如果您发现一起交通事故中,有人受伤,您会如何反应”的回答中,表示“看其他人的反应,有人帮忙,自己也帮忙”的比例为19.47%,显示了典型的从众心理。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从众的心理和行为呢?首先,人们都具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而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从众是因为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自己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当你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适当的行为和正确的观点时,你将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越是不确定,就越是依赖别人。上述的非理性行为正是对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盲目依赖别人行为的结果。其次,按照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都有渴望被接受、被赞同、避免他人反对的需要。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社会群体的规范而引发从众行为时,规范性的影响就发挥了作用。群体性事件中的从众行为就是这一因素导致的,在群体事件中,属于该群体的个体看到群体中的很多人都出现了非理性的行为,会不由自主参与进去,认为既然身边多数人参加了,如果我不参加,别人会认为我是异端者,会受到排斥和打击。为了不被群体孤立,就会加入群体性事件。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呢?第一是群体的影响,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体的影响,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群体规模越大、一致性越高、凝聚力越大,人们就越容易与群体中的他人保持行为一致。例如,在游行示威过程中,游行成员的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则人们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做出越轨行为。第二是个体因素,如性别、个性特征、知识经验和自我卷入水平等,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性格软弱、受暗示性强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人们掌握的知识经验越多越不容易从众等等。

(2)恐慌心理

前面提到过,当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人们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人类适度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它可以使人们在遭遇疾病、意外事故等不可预期的危机时充分调动身心各个部分的能量,使有机体紧急动员起来,维持一定的紧张度,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帮助人们渡过难关。但是过度的应激反应就会引起心理上的恐慌[51]。调查显示,关于“最近,北京特大暴雨致使79人丧生,您是否也担心上海会发生类似的灾害”一题,表示“非常担心”和“比较担心”的公众比例超过40%,调查还发现上海公众在金融安全方面也存在着某种恐慌心理,超过三成的公众认为“没啥好的投资保值渠道”,并有部分公众认为未来上海房价将继续大幅上涨。可以看出,面对公共安全事件,公众或多或少都存在恐慌心理。

在2003年的非典发生时期,曾存在过一种“非典恐惧综合征”,这种人具有以下几种表现:

(1)具备非典恐惧心理的时间比他人早,消退时间比他人晚,极度关注非典疫情,在疫情过后也紧张不安;

(2)面对同样的关于非典的新闻消息,反应比他人强烈,防范意识过强;

(3)引发其恐慌的范围广泛。包括不去公共场所、看到别人咳嗽就逃跑,过度担心被传染,疯狂抢购口罩、消毒液、板蓝根,打几个喷嚏就惶恐不安,甚至出现疑病症,认为非典时刻威胁自己的生命安全,极度无助、恐惧,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52]。上述的2011年抢盐风潮、2008毒奶粉事件后的抢购洋奶粉热潮除了反映人们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从众、焦虑心理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恐慌心理对公众行为的影响。可见,对公共安全事件本身的恐慌有时甚至比事件本身的危害更大。

3.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期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一种通过学习形成的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面对公共安全事件,公众最初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慌,表现出一系列的非理性从众行为,当这类事件频频发生,超出了公众的承受能力后,极易导致安全感的丧失,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般来说,习得性无助的发生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2)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4)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该事件发生后,人们都在反思,为什么前18个人拒绝帮助?是人情淡漠?那到底又是什么导致了人情淡漠?2006年末发生的“彭宇”事件告诉人们好人难做,送摔倒的老人去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结果被讹诈,这样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公众在这类事件中会体验到一种助人可能引发的挫折感,在这种挫折感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加工,产生“好人难做”的认知,并逐渐将这类情形泛化,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也采取不敢救人的策略。习得性无助也反映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本次调查中,面对当前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数公众首先会选择“尽量少出去就餐”和“购买食品时提高警惕”以及“到干净整洁的大饭店就餐”和“到超市购买”,但是仍有14%的民众认为“反正都有问题,该吃啥就吃啥”。这一结果暗示了,一小部分民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体验到挫折感,丧失了信心,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