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作为老师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孔子作为老师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教学思想是主张学思并重,但其中的基础是学习。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中辩证法的发展高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注意到教学的阶段性和节奏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朴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_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富有启迪教育意义。它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重大贡献。现择其要介绍如下: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教学思想之一。孔子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用他的话说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4],即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不仅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且还“退而省其私”,即考查学生课后私下的言语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他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有时从其优点分析,有时从其缺点分析,有时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他针对学生不同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说教。有时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他却作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子路问孔子“听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岂能如此。”一会儿冉有也问“听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作出不同回答,孔子说,子路性情急躁,所以让他缓一缓;冉有性格和缓,所以激励他。这表明孔子很注意也很善于因材施教。后代的教育家如孟子朱熹都十分推崇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并将它发扬光大。一个比较贴切的比喻是教学如治病,治病要因病发药,教学也应注意学生个性的长短优劣,要因人施教。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他们反对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而主张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孔子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有一次他的学生子夏读到一首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问孔子这诗的含义,孔予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领悟到老师的意思是说,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以此比喻“礼乐”须建立在“仁义”的思想基础之上。但子夏对这一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礼后乎?”孔子听后高兴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6]这首诗原意如何,姑且不论。从教学法的角度看,孔子在这里避免用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去认识“仁义”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礼乐”的教育和约束。这可以说是一个启发式教学的范例。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论语》中有几句关于学习、思考的孔子语录是至今都还经常被引用的。这几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充分肯定并将其进一步发挥。他认为那种只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够资格当教师的。

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才可举一反三,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教学思想是主张学思并重,但其中的基础是学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7]荀子也说:“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并认为应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学习步骤。《中庸》还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不断的学思结合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决定因素是个人顽强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资。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中辩证法的发展高峰。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孔子的学生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9]。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他以禾苗生长来比喻人受教育的过程,一方面应尽力耕耘,反对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对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朱熹更明确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思想,他强调教学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具体而抽象,由已知到未知。

总之,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注意到教学的阶段性和节奏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重视“博学”,同时又要求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博是约的基础,在博的基础上求约,即根据一定的原则去归纳、简约或精要各种知识成果,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予一以贯之。”孟子接受了这种思想,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指出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的。《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为贪多务得,过于庞杂而不求甚解;有的学生表现为知识面太窄,抱残守缺;有的学生表现为学不专一,浅尝辄止;有的学生表现为故步自封,畏难而退。这四种类型的毛病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克服学生的缺点。

多、寡、易、止虽各有毛病,却也包含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明代王夫之说:“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挖掘、培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就是扬长补短,长善而救其失。这里既包含有重视正面教育、因势利导的含义,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善于运用矛盾转化规律,特别强调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即使是次要的、隐蔽着的也要看到,以便巩固、发扬积极因素以克服消极因素,依靠优点克服缺点。应该说,这是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精华。

《礼记·学记》中还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这就叫做“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不仅意味着教与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唐代韩愈继承与发展了“教学相长”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思想,教人要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这些深刻的教学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卓越贡献。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中国古代教育家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孔子有一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他主张老师应以自身的正气、言行教育学生,否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者不仅应长于“有言之教”,也应长于“无言之教”。

后世都把教师品德高尚和学业精进看成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可见“人师”的标准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求为人师表。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无数尊师爱生的佳话。孔子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也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看到学生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学生家贫,他常接济;学生有病,他去看望;学生死了,他十分伤感。学生也敬佩孔子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教人得法。他死后,学生们在孔子墓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分别时痛苦难舍,子贡不忍离开,独自又住了三年。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登也。”表达了学生对孔子无限的怀念和景仰。

墨子在教育实践中也强调尊师爱生,墨家师生之间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墨子和他的学生们“以裘褐为衣,以跂 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11]。学生追随墨子“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说明师生关系是在同生死共患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荀子提倡学生超过老师,他以形象的语言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了这一教学发展的规律。

宋代程颢和善可亲,学生们和他相处,常感到“如坐春风和气中”。程颐则威严刚毅,有的学生见他瞑目静坐而不敢惊动,立于门外等候至雪深尺余,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朱熹曾批评过官学师生关系淡漠,“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他发扬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师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种种佳话轶事,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常为后人称道和借鉴。

【注释】

[1]《孟子·尽心上》

[2]《论语·学而》

[3]《论语·卫灵公》

[4]《论语·为政》

[5]《论语·述而》

[6]《论语·八佾》

[7]《论语·卫灵公》

[8]《荀子·劝学》

[9]《论语·子罕》

[10]《论语·子路》

[11]《庄子·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