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词在精工不在狂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词在精工不在狂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时间:2022-05-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词在精工不在狂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厉以宁认为柳永、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的长调,使北宋的词风发生重要的变化。对这五位词人,厉以宁都有自己的评论。柳永同厉以宁的家乡仪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这也是厉以宁同情柳永的原因之一。厉以宁从小生长在南方,这是他第一次看评剧。厉以宁即兴填了一首《鹊桥仙》。从这里不难看出,秦观词给厉以宁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厉以宁诗中“少年豪气”,出自晁补之的《玉蝴蝶》:“暗

词在精工不在狂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厉以宁认为柳永、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的长调,使北宋的词风发生重要的变化。对这五位词人,厉以宁都有自己的评论。

对柳永的遭遇,厉以宁是同情的。柳永仕途坎坷,失意流落,一生漂泊,但他的词却在民间深受欢迎,当时到处都咏唱柳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就是千古流传的柳永名句。厉以宁的一首七绝是这样评论柳永的:

七 绝[16]

重读柳永词

一九五六年(www.guayunfan.com)残月晓风柳岸边,

民间有幸唱新篇。

怀才不遇寻常事,

几个文人别有天?

柳永同厉以宁的家乡仪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这也是厉以宁同情柳永的原因之一。柳永是福建崇安人,宋仁宗时做过屯田员外郎,因写词得罪了宋仁宗,遭斥责,从此流落民间,死后葬在仪征仙人掌。清朝王士祯咏仪征的七绝《真州绝句》中写道:“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1984年厉以宁回故乡仪征时,曾向人们打听过柳永墓何在,无人知晓。厉以宁感叹之余,又写了一首七绝。

七 绝[17]

仪征,拟吊柳永墓未能如愿

一九八四年

冷落清秋江上洲,

半生漂泊一生愁。

柳坟何在谁知晓,

天际长江无语流。

关于秦观,厉以宁同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秦观的评价,“小山(指晏几道)未足抗衡淮海(指秦观)”,以及“少游(秦观字少游)词境最为凄婉”。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望海潮》(梅英疏淡)都是长调中的佼佼者,对南宋词的影响不逊于柳永。1954年,厉以宁在一首七绝中这样评价秦观:

七 绝[18]

重读秦观词

一九五四年

晨风惊动小桃枝,

残月三星肠断时。

纵说春江流似泪,

愁情不及少游词。

这首诗涉及秦观的两篇佳作。一是《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另一是《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954年夏日的一天晚上,北京评剧团在北京大学东操场演出评剧《新天河配》。厉以宁从小生长在南方,这是他第一次看评剧。《新天河配》剧情的结尾是这样的,牛郎织女依靠鹊鸟相助,击败天兵天将,获得了自由。观剧后,厉以宁想起了秦观的名作《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厉以宁即兴填了一首《鹊桥仙》。

鹊桥仙[19]

观评剧《新天河配》

一九五四年

碧云清冷,

夜天沉寂,

泪眼遥遥相望。

有情儿女不成双,

是谁洒无边险浪?

银河可截,

仙庭当反,

莫再忍声退让。

牛郎织女换戎装,

料今后星光更亮。

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是一首绝唱。“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秦观被流放到湖南郴州时写的。苏轼也曾被流放到荒僻之处,所以他喜欢秦观词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而王国维则认为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最佳。厉以宁1999年春天到郴州考察,在苏仙岭秦观词碑下填了一首怀古思今的《踏莎行》。

踏莎行[20]

湖南郴州苏仙岭

一九九九年

郴水多情,

郴山有意,

郴州两宋蛮荒地。

少游遭贬渡江来,

新词一曲抒胸臆。

往事难寻,

史家追忆,

汴梁变法终无计。

时晴时雨又阴云,

举朝观望人心异。

从这里不难看出,秦观词给厉以宁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苏仙岭“三绝碑”拓片

拓片中,有三句与目前流行的版本不同,一是“桃源望断‘知何’处”,二是“杜鹃声里‘残’阳‘树’”,三是“郴江‘本’自绕郴山”。

贺铸,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宋哲宗时在泗州任通判,晚年退居吴下,筑室于横塘。他的长调,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石州引》(薄雨收寒)、《雨中花》(回首扬州)等,都是当时传诵之作。厉以宁认真读了贺铸词之后,很不同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贺铸的评价,“方回词少真味”,“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厉以宁在1955年的一首七绝中这样评价贺铸的词:

七 绝[21]

重读贺铸词

一九五五年

梅子黄时絮满城,

春风不嫁百愁生。

少年侠气今何在,

头白空床听雨声。

诗中四句,每一句都点出了贺铸词作的名句。它们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莎行》)这是贺铸有名的咏荷花的词。“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六州歌头》)“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这是一首贺铸悼念亡妻的词,感人至深。因此,厉以宁认为王国维对贺铸词的评价是有欠公允的。

晁补之,出自苏轼门下,同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中进士后,做过京官,也被贬为地方官,死于谪居地。他的长调,如《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尉迟杯》(去年时)、《安公子》(柳老荷花尽)等,深受当时名家称赞。厉以宁在高中时代,对晁补之的词读得不多,但对晁补之的两首词赞赏有加。一是《临江仙》:“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忽惊鹊起落梧桐,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此身应似去来鸿,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另一是《宴桃源》:“往岁真源谪去,红泪扬州留住。饮罢一帆东,去入楚江寒雨。无绪,无绪,今夜秦淮泊处。”厉以宁进入北京大学后,在图书馆内读到晁补之更多的词后,写了一首七绝《重读晁补之词》。

七 绝[22]

重读晁补之词

一九五五年

少年豪气出苏门,

歧路青山醉小村。

留恋儒冠终被误,

纱窗听雨度黄昏。

晁补之诗文齐名,但因党争而遭贬。厉以宁诗中“少年豪气”,出自晁补之的《玉蝴蝶》:“暗忆少年豪气,烂南国、蓬岛风光。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凉。”诗中第二句,是指晁补之贬居外地后心灰意懒,以酒消愁。第三句“留恋儒冠终被误”,出自晁补之的《摸鱼儿·东皋寓居》:“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最后一句,则出自晁补之的《浣溪沙》:“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纱窗外有芭蕉。”

周邦彦,也是厉以宁相当欣赏的一位北宋词家。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精通音律,曾任地方官,后来做过管理乐府的官员。他的词精雕细刻,用字讲究,自成一家。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书时,厉以宁就认为,自古到今,写金陵怀古的词,共有四首名作,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宋代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元朝萨都剌的《满江红》(六代豪华)和《念奴娇》(石头城上)。周邦彦的《西河》把刘禹锡咏金陵的两首七绝《石头城》和《乌衣巷》融入词中,十分自然。尤其是周邦彦词的结尾部分,“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真是寓意深沉,令人回味。

厉以宁不同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周邦彦的评价“美成词多作态,故不是大家气象”。厉以宁认为,词人在词界算不算大家,要看他的词是不是有新意,是不是被人们所喜爱而吟诵,以及是不是影响了后人的创作,所以周邦彦被称为北宋末年一大词家,是当之无愧的。

厉以宁在大学期间重读了周邦彦词之后,写过一首《调笑令》和一首七绝。

调笑令[23]

读周邦彦《虞美人》有感

一九五五年

云树,

云树,

云散小船何处?

塘边睡鸭成双,

孤客船中酒伤。

伤酒,

伤酒,

对岸一行枯柳。

这里所谈到的周邦彦《虞美人》,就是:“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厉以宁的七绝是:

七 绝[24]

重读周邦彦词

一九五六年

风老莺雏梅子黄,

春归无影忆渔郎。

隋堤折柳送行客,

词在精工不在狂。

这首诗中涉及周邦彦词中的名句。前面三句涉及的是:“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六丑·蔷薇谢后作》)“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苏幕遮》)“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兰陵王·柳》)厉以宁诗的最后一句,“词在精工不在狂”,既是对周邦彦词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今后填词写诗的一种自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