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逸士陶渊明_“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逸士陶渊明_“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时间:2022-06-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逸士陶渊明_“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_中国士人的故事逸士,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到了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中落。[7]不因困窘而做官,这是陶渊明年轻时树立的操守。在“亲故多劝”下,陶渊明“投耒去学仕”。[12]陶渊明这样做,简直是与全体社会宣告决裂,是“不知耻”的表现。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结论道: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

逸士陶渊明_“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_中国士人的故事

逸士,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先大夫宣侯尝以讲道余隙,寓乎逸士之篇。”(《后汉书·逸民传》)“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唐·白居易)“若坐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红楼梦》)

孔子讲“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做一个“隐士”,一般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士”,士志于道,有强烈的安邦济世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不是士就无所谓隐士;其次是才能、学问、道德非常突出,德才一般者不能称其为隐士;第三是有官可做而不去做官,意不在仕途,也不作此努力。身隐不叫隐,心隐是真隐。隐是相对于主流社会的,隐士与主流价值有天然的冲突,与当朝统治者有分明而难以调和的矛盾。由此,在精神上,隐士是一个愤然离世却不弃世的形象。在实践上,隐士分几种。一是真隐全隐,从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而且也不和官方打交道。其二是先官后隐。其三是半官半隐,身在官位不问政事,从心到情逃逸职事外,实际过着隐居生活。其四是忽官忽隐,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其五是假隐,虽不做官,但好与官家打交道。其六是名隐实官,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过问。其七是以隐求高官,走“终南捷径”,[2]目的是以致高位。其八是不得已而隐退,实际上从不离政治。最终,真正的隐士并不周旋于官,而是取决于道。[3]

智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4]

陶渊明与道并行,走的是先官后隐的路。陶渊明生活的晋代,亦处于朝代更易的时期,与孔融于汉末,亦与嵇康于魏末略同;不同的是,他与剧变中的朝政没有什么特别的牵连。虽然祖上曾为朝臣,到了他只是朝门外远远孤立的一介下僚,激昂慷慨并不外现。陶渊明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也比孔融平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动辄两三个朝代了,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5]即便“猛志固常在”,[6]但置身在一个动辄改朝易代的时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居士,这就决定了看似平和的性情。在一个动荡的世代,退而自保,洁身自好,做一个“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也不奇怪。

陶渊明(365~427),字符亮,晚年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到了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中落。他后来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说:(www.guayunfan.com)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7]

不因困窘而做官,这是陶渊明年轻时树立的操守。然而,古代士不做官枉为士,何况要解衣食之忧,更有实现“脱然有怀”的儒家心志。说起来,古代士人的出路太狭窄,要么做官要么处隐,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在“亲故多劝”下,陶渊明“投耒去学仕”。[8]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三十五岁任桓玄的僚佐,四十岁任刘裕的参事,四十一岁任刘敬宣的参事,四十二岁任澎泽令,一生五次出仕,任职时间累计却不过四五年,每次时间都很短。这说明两点:一是鹏鸟择木而栖,仕宦非得其畅所。后来他说“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9]二是出仕时时以归隐相伴,反而与“处”相欢无比。三十六岁时,因母孟氏卒,辞官守孝。三年隐居生活,心情愉快,“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停职还乡写了不少好诗,如: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10]

陶渊明离职回家,外儒而内道,由得其所,便怡然自乐。乡间情状轻松真诚,脾性冲和,不喜不惧,一种冲淡自然、平和闲远的亲近在其中。《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代表诗篇,都写于此辞官三年守孝之时。对比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无趣官场,陶渊明更感到乡间之纯和,为后来下决心彻底逃离埋下伏笔。

陶渊明四十一岁解甲归田,却由于生活窘迫,又出任彭泽县令。任职仅八十余天,毅然辞去彭泽令,这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晋书》记载:

(时值)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11]

这简直是与全体社会做决裂!在众人眼里,凡士总要拼命地追求入仕。入仕太重要了,除了衣食,做官还是才德的证明。朝廷号称以才德取士,入仕者被认为是才华卓越,未入仕或仕途不畅者被认为是才华和品德都低下,不符合标准。这样,士不做官就不是一个正常人,无官是一种耻辱。很多怀才不遇的士由此被蔑视,会遭遇一种被侮辱的感觉。反之,陶渊明有仕不做,拂袖而去。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看重的是邻居的眼,与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看重的是上帝的眼不同,中国文化看重的是世俗性他人的眼。[12]陶渊明这样做,简直是与全体社会宣告决裂,是“不知耻”的表现。然而辞彭泽令不久,陶渊明挥毫呵成《归去来兮辞》,以逍遥之姿来回应他人的眼,愉快心境溢满诗行字间: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13]

陶渊明能够发出这样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表明背后实有强大的精神资源。学者陈寅恪说陶渊明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新自然说不似旧自然说之养此有形之生命,或别学神仙,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与阮籍、刘伶辈之佯狂任诞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不同,陶渊明“新自然说”不似积极抵抗政治、不似养生(“养此有形之生命”),也不似“别学神仙”,而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14]摆脱儒释道诸“物质之滞累”,更加冲淡致神,抵达了“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的新自然主义境界。[15]所以,陶渊明说话做事、写诗做人,就更加轻松自然、平和恬淡。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结论道

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16]

强大的思想产生真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恬真生活下,是其“大思想”做世界的基石。首先是“大思想家”才有“五柳居士”,才有“田园诗人”。此前,他不得不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此后,当完成了思想精神上“旧义革新”蜕变,“孤明先发”,隐居的决心了然坚定。一般人们只是眼见其“躬耕自资”,自得其乐的情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乐事,“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的实况,殊不知这一切表达源于他强大的思想。陶渊明的隐逸有自己的那个根,他找到了做“大人先生”的自己那个家。“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17]由此,陶渊明便形成了自己的在世生活。

在后期,陶渊明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他一一拒绝。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刘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18]晚年,陶渊明生活愈来愈贫困,“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19]但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时耕耘,闲时赋诗。陶渊明“结庐在人境”,[20]把“新自然说”下的田园理想搭建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难能可贵,超越了魏晋的矫情,将高雅与凡俗集于一身,为后世士人建构了新的人格和风范。

儒士的位所越来越独立,或者说与君王关系重新确立,是从陶渊明开始。宋文帝元嘉元年(424),江州刺史檀道济到访,陶渊明又病又饿已多日。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21]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说来者客气了,建功立业不是陶某的人生志向。檀道济馈以粱肉,陶渊明拂而去之。陶渊明此举不同于以往士人的曲折表现,重构了权力关系。战国游士以逐利处世,汉代议士以名德处世,魏晋名士以玄言处世,而陶渊明以田园处世。他彻底以读书人身份隐逸乡间,耕读为乐,精神意志上非但与王权比肩,根本就是不入我法眼,另开出一片新天地。正如今人余英时所言:

士在中国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士的传统既是一活物,在一个接一个的内部“断裂”中更新自身。[22]

自古以来,士人与王权关系有一个从依附到独立的过程。此后,士人推行道义,是从唐儒“致君尧舜上”,到宋儒“得君行道”,再到明儒民间讲学、“移风易俗”,最后清儒“实事求是”、开拓文化新空间,这么一路走下来。陶渊明在这个变化起始阶段,给士人文化奠定了新的精神资源,为新人格埋下了伏笔。他从隐逸开始与权贵对峙,规避权贵,所借用的思想资源是魏晋玄学。如孔融的母子关系新论,背后其实是新的君臣关系,或者说是儒士与君王关系重新确立,是对等关系而非依附关系。由此发展出了后来的儒士要做帝王师,要用道统、学统来与王权对峙。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宋代,苏轼能够在笑傲中三次流放,“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23]淡泊阔达。这也是苏东坡发掘湮没数百年前的陶渊明,与之产生共鸣的缘故。

“魏晋风度”绵延至晋宋,陶渊明承传了这批名士的文化遗传密码,集合“猛志逸四海”[24]和“性本爱丘山”[25]两种志趣于一身,儒道互补,在平淡生活中艺术化人生,在田园诗文中提升“自然”至美学至境,在士人文化人格的自由构建中,超越了“魏晋清谈”的矫情内涵,进入到“隐逸文化”的新境界,扎根在董道直行、不卑不亢的儒学土壤里。儒士的位所,与帝王比肩,越来越高,越来越独立,是从陶渊明开始。[26]

陶渊明死于元嘉二十六年(427),时年六十三岁。死前曾留下《自祭文》,要求死后轻哀薄,“不封不树”。但一千多年来,在他隐居的庐山修建的渊明墓和陶祠,虽屡毁更屡兴,每一朝代都不曾废弃。事实上,如果不是苏轼的发掘,陶渊明很可能湮灭。在唐人写的《晋书》中,陶渊明传在七十个列传中排在第六十四列;而在六十四列(隐逸)中他又是三十八位隐士中的最后一个。

如果只有陶渊明的仕隐人生,而无陶诗,不可能会有今天的陶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成就最突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大创举,其诗恬静、真诚、简约,通过田园景物和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精神立于其上。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7]

日常生活中的松、菊、孤云和飞鸟这些景物,一经其笔触(思想精神)的点化,便逸出自赏、志节和品格意象,成为诗人归隐姿态的象征。陶渊明宅身于陶诗中,陶诗在陶渊明在。进入陶诗方进入陶渊明的家,这就是西人海德格尔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28]品读陶诗,陶渊明便从中走出来,从田园、菊花、酒和桃花源中指引出真实、呈现自我,“作为某种被纯粹说出的东西存在”。

陶渊明之后的中国古代士人,在仕途上失意了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也纷纷走这条路;或者借菊花与酒安慰自己,或者借孤云与飞鸟托付自己的心灵。人们通过观照菊花与酒,感受到陶渊明的温度,直观到其高地人格和大雅风范,直见儒道互补之生命力:真美。春秋时代,是思想的时代,造就了老子和孔子这对峙的理性两极;而世说新语时代,是审美的时代,孕育了嵇康和陶渊明这殊美的人格两极。“一个民族,仅有伟大的思想是不够的,还要有伟大的人格来支撑。”[29]

中国士人文化人格,至此在两个俊人逸士身上如冷秋满月一般成凄美圆融之型。说其凄美地圆融,是因为嵇康圆满于刀俎,渊明圆满于贫毙。

注释

[1]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第八》,中华书局,2006

[2] 原话是“(卢)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见(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四十八·李萧卢韦赵和》,中华书局,1975

[3] 陈传席:《隐士和隐士文化问题》,《书屋》,2001年第6期目录

[4]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一 后周纪二·臣光曰》,中华书局,2009

[5]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四 拟古九首》,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7]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8]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三 饮酒二十首》,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9]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七 疏祭文·祭从弟敬远文》,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10]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一 时运并序》,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1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中华书局,1996

[12] 陈希我:《“笔部队”是日本作家集体的耻辱》,腾讯网,http://cul.qq.com/a/20150401/053521.htm

[13]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14]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载《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中华书局,2004

[15] 参见楼宇烈:《袁宏与东晋玄学》,《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 引自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载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

[18]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三 述酒》,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19]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四 咏贫士七首》,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0]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三 饮酒二十首》,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1]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 (北宋)苏轼:《苏轼集·卷二十九 古诗一百十六首·惠州一绝》,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4]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四 杂诗二首·忆我少壮时》,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5]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一 归田园居五首·少无适俗韵》,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6] 何立明:《陶渊明与魏晋风度》,载《大学人文语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 (东晋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三 饮酒二十首·结庐在人境》,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28]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语言的本质》,商务印书馆,孙周兴译,2004

[29] 李冬君:《有一种人格叫老农——重读陶渊明》,《经济观察报》,2015-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