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时代银行的应对之道

大数据时代银行的应对之道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改善组织和运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很多银行的有益探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商业智能”将逐步成为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大数据时代银行的应对之道

◎崔全利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这是《大数据时代》引言部分对大数据的一段描述。

随着我们的生活进入信息时代,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大数据引领时代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也已经深度融入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海量的数据开采、挖掘、应用当中领先,就预示着新一波高速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的到来。在此背景下,研读《大数据时代》这一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对于银行业从业者理解大数据的本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该书引言提出了大数据将给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重大变革。一个例子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公共卫生专家们束手无策,但Google的专家却可以依托其庞大的数据资料库,通过分析人们的网络搜索记录对其做出及时且准确的预测。这是当今社会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大数据使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在思维变革部分,作者抛出了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的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研究与分析某个现象时,将使用全部数据而非抽样数据,不能一味地追求数据的精确性,而要适应数据的多样性、丰富性、甚至要接受错误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取而代之更关注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通过找到一个现象的良好关联物,相关关系可以更好帮助我们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如沃尔玛公司注意到,季节性飓风和蛋挞的销售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飓风来临前,通过将库存蛋挞放在靠近飓风用品的位置大幅提升了蛋挞的销售量。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分为内容数据化、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公司类型三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我们将文字、方位、沟通甚至是世间万物都变成数据,然后通过数据的再利用、重组、扩展等实现价值。大数据所带来的商机,会衍生出一系列与大数据相关的商业机遇与商业模式,根据所提供价值的不同来源,将出现三大类数据公司。一是基于数据本身的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大量数据,如银行、电信公司、全球性互联网公司;二是基于技能的公司,它们通常是咨询公司、技术供应商或者分析公司,如亚马逊谷歌;三是基于思维的公司,挖掘数据的新价值的创新思维是这些公司脱颖而出的优势所在。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则分为大数据的风险和自由度掌控。大数据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的监视、隐私的泄露、预测惩罚以及数据独裁。对此,通过一定的管理变革,比如个人隐私保护从个人许可到让数据使用者承担责任,预测分析并不决定个人动因及相应惩罚,避免数据独裁而培养大数据算法师以及反数据垄断大亨等,来限制大数据的发展不超过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

二、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数据的力量尤为关键和重要。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使银行业的业务数据、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等均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给银行业务发展、管理带来海量机遇,与此同时数据驾驭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等因素将对银行形成挑战,从而使银行业服务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机遇分析

1.提供更加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存在较大的同质性,寻求差异化一直是各家银行在探索的重点课题。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发展,银行与客户接触渠道趋向多元化,来自银行网点、电话银行和服务的语音记录、手机银行、传感器网络传来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与过去拘泥于因果关系分析不同,大数据相关关系分析,改变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让银行重新认识了数据的价值,为银行创造了深化客户挖掘、强化交叉销售、加快产品创新的广阔空间。

2.提供更加精准的营销。现代企业已越来越依赖于通过数据分析来寻找最优的决策支持,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沃尔玛是最早通过利用大数据而受益的企业之一,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沃尔玛成为最了解顾客购物习惯的零售商,并创造了“啤酒与尿布”、“蛋挞与飓风用品”的经典商业案例。数据时代,智者生存。可以预期,未来的银行不仅应是数据大行,更应是数据分析、数据解读的优秀银行。部分银行业者甚至认为,如若银行端的客户交易数据足够庞大,将有那么一天,银行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对客户交易数据分析,准确预测客户在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可能的消费和交易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认知、认可、信赖乃至喜好的服务。

3.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改善组织和运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很多银行的有益探索。以美国最大的网上银行ING Direct为例,该行只能提供简单的网上银行服务,2011年其存款规模达820亿美元,运营模式完全是建立在基于对复杂大数据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异质数据进行复杂分析从而抽取出反映真实世界的简单有效的网络关系,如对ING Direct网站浏览太多时间的客户,ING Direct会质疑客户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时间来理解这些简单易懂的产品,主动解除服务。而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采用智能语音云产品对海量语音数据的持续在线和实时处理,有效解决了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难以把控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商业智能”将逐步成为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挑战分析

1.面临数据驾驭能力挑战。大数据关乎企业的“智商”,驾驭大数据的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银行对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但一方面银行传统的数据库信息量并不丰富和完整,如客户信息,银行拥有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但客户其他的信息,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行业领域、家庭状况等却是银行难以准确掌握的;另一方面对于多种异构数据的分析是难以处理的,如银行有客户的资金往来的信息、网页浏览的行为信息、服务通话的语音信息、营业厅、ATM的录像信息,除了结构化数据外,其他数据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更谈不上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无法打破“信息孤岛”的格局。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银行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严重不足。

2.面临其他数据公司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外部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和“大数据”处理经验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旦涉足金融领域,将对银行形成较大的威胁。日前,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已开始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其掌握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淘宝网和支付宝等的各种信息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判定是否给予企业贷款,全程几乎不用出现人工干预。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能力的竞争优势已明显显示了这种威胁的现实性和急迫性。

3.面临管理模式的变革。随着数据化和网络化的全面深入发展,金融服务虚拟化将成为大势所趋。一是产品虚拟化,金融IC卡的推广应用,正在逐步提升银行的电子化发展进度,电子货币将逐步与实物货币并驾齐驱。二是服务虚拟化,“善融商务”“交博汇”以及网络金融商城等银行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发展,鼠标银行、电子银行成为未来趋势。三是管理虚拟化,银行业务中的各种单据、凭证等将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出现,网络成为重要的管理通道,电子化、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更加方便快捷。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将逐渐消融在数据化的洪流里,借助“大数据”手段,实现跨越发展,成为未来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之道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要想营造竞争优势,构造经济护城河,必须真正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产,有效整合来自银行网点、PC、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传来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改变传统“拍脑袋”决策方式,为科学决策、战略升级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1.培养大数据时代意识。“除非你是上帝,否则请用数据说话”。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要培养数据先行理念,倡导用数据说话,将现有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大数据强调相关关系,更关注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这推翻了自古以来的思维定式,挑战我们做决定和理解现实的方式,因此,要在理解大数据分析信息方法的基础上,转变思维方式,进而借助数据分析,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

2.提升数据收集能力。麦肯锡说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最大的变革挑战并非业务,而是数据的缺失。银行是信用提供者,潜在的前提条件是对客户信息的正确把握和了解。不仅仅是传统结构性数据,客户资金往来的信息、网页浏览的行为信息、语音信息、影像等一切与客户相关的非标准化、非结构化数据都应成为银行收集的对象。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银行是服务方,信息不可能按照银行的意愿标准化并主动推送。银行必须采用新的能够检测非标准化的企业信息数据的装置和手段,并不断改善其对社会关系探测灵敏度。2012年6月,建行名为善融商务的电子商城低调问世,其背后的用意并不在于业务发展,而在于获取客户交易数据,以及基于这些交易行为的分析,因为建行明白“谁手上的客户交易行为数据最全面,谁就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3.构建强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如何挖掘和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将是未来银行赢得市场和竞争的利器。一是要“走出去”。即与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等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获取更多的用户行为信息,从而开展“大数据”分析。这方面,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中信银行、宁波银行等已经开始了银行网上社区的建设,为中小企业、个人用户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光大银行新浪微博合作进行舆情监控和开发缴费应用;而交通银行的电子商城已向普通用户开放注册账户,并为其提供一系列相应的服务。二是要“请进来”。即与各类数据分析的专业厂商合作,对银行已经存在的“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银行与专业厂商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结构化数据分析方面有着众多的成功案例,但由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目前仍处于初创的时期,各家银行和专业厂商无论是技术方案还是合作模式仍需要作出更多的探索。

4.推进管理模式变革。马蔚华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体量越来越大,信息类型日渐增多,信息处理不断加快,信息共享日趋广泛,基于IT的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已经和正在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构成深刻影响。对国内银行而言,突出的问题是内在组织形态与业务模式匹配的问题。在传统模式下,信息科技部门作为配角是合适的,但随着银行的发展越来越向分析时代进发,将信息科技仅定位于部门的活动已不合时宜,不能提高全行的分析能力,有必要将信息科技工作定位于更高的战略层次,将银行信息科技工作从支持层面转移到以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为重点。

(作者系省农信联社宁波办事处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