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的经商风气与山西农业生产发展

传统的经商风气与山西农业生产发展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的肥瘠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多少,山西土地贫瘠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甚少。不但土地贫瘠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山西的农业生产,而且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也对山西的农业生产造成沉重打击。在近代山西,外出经商已成为一种波及全省的风气。
传统的经商风气与山西农业生产发展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一、传统的经商风气与山西农业生产发展

山西地处内陆高原,土地比较贫瘠,“查山西一省,山多地少,本非五谷蕃衍之所,雁门迤北地多斥卤,岁仅一收,太行迤东则冈峦带土,颇鲜平原,有鲜推神皋奥区者,亦只太、汾、平、蒲、绛、解数郡,土地平旷,天气稍为温熙,而所属州邑仍有界在山陲,号称硗确者”(26)。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的肥瘠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多少,山西土地贫瘠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甚少。晋北灵丘“地土沙碛,阪田硗确,先秋陨霜,深春犹雪,……岁丰亩不满二斗,稍歉则籽粒半失,即挈家就食邻郡,故中人日仅再食”(27)晋中辽州“辽民农作之外不知贸易,且山多土少,无田可耕,即有山坡硗瘠之地,所获仅尝所粪,而衣食徭差则越境备办。间称有余,不过仅仅自给,稍为丰侈,立见消涸”(28)。不仅是这些地方,在山西,即便是相对富庶的晋中、晋南盆地地区,也同样难得称得上是土地肥沃。祁县“地瘠民贫,俗尚勤俭”(29),平遥“水崩沙浅,生理鲜薄,民生其间终岁勤劳”(30),可见,整个山西都面临着土地贫瘠这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不但土地贫瘠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山西的农业生产,而且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也对山西的农业生产造成沉重打击。山西原本是森林植被较好的省份,从明初开始,山西的森林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据《山西森林变迁史辑要》考证,明初山西森林覆盖率为30%,明中叶为15%,清末为10%,到1949年为5%(31)。森林植被被破坏以后,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48-1911年,山西每年平均15个州县被灾(32)

在近代,山西还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同、光之际为例,同、光时期,山西人口为16384000人,耕地面积为53285400亩,平均每人耕地三亩二分余(33)。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认为,北方农民每人四亩,南方每人三亩可维持生活,英国人贝克也认为,旧中国每人平均四亩土地才能维持生计(34)。在土地相对贫瘠的山西,即使每人平均四五亩土地也不足以维持生活,晋南解县“当全盛之时,户口七万有零,平均分之每人仅得四五旱地,终岁劳苦,丰年略可以自饱,仍不能事父母、畜妻子,一遇荒歉,死亡殆尽”(35)。人均四五亩时,尚且是如此,由此可看,在近代山西人多地少,田不足耕的状况是多么的严重!

在传统农业时代,农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土地的相对贫瘠和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大量的农村人口不得不离开土地从事商业,以此来增加对农业收入不足的支持,“晋省以商贾为重,非弃本逐末,土狭人满,田不足耕也”(36)。在各县方地志中,田不足耕,农民外出经商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曲沃“至于利之所在,趋之若鹜,服贾走四方者,踵相接焉,则固土狭人满,恒产不赡之所致也”(37)太谷“以田少民多之故,商于外者甚多,中下之家除少数薄有田产者得以耕凿外,余皆恃行商为生”(38),孟县“农务耕作无暇日,其资产不敷养赡者,往往服贾于远方,虽数千里不辞”(39)。在近代山西,外出经商已成为一种波及全省的风气。毫无疑问,山西商人的商业是十分成功的,“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但山西商人的外出经商也对山西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进一步萎缩。

“俺娃娃蛋,俺娃娃亲,俺娃娃大了走关东。深蓝布,佛头青,虾米海菜吃不清”(40)。由于经商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山西经商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小孩子从小灌输的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箴言,而是外出经商,挣大钱的教诲。农村的青壮年是外出经商的主力军,“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纳妇后,仍出营利,率二三年一归者,其常例也”(41),“十五六岁随人出行,十年或十五年后归家置产娶妇,其后每三年一归,每归居三年,以至于老”(42)。外出经商的进行,使农村中的青壮年大量流失,老人和妇女成为农村主要劳动人口。由此可以推断,以此来进行农业生产,山西的农业至少是徘徊不前。不过,商业上的成功,使山西农民并不为粮食的来源担忧,在经商致富之后,山西农民通过从邻近地区购买粮食,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晋省地瘠民贫、素无盖藏,即遇丰收不敷一年之食,向日蒲、解、汾、平仰给于秦,潞、泽、辽、沁仰给于豫,其余腹地州县以口外为粮食之来源”(43)可见,山西的粮食主要依靠从外地购买来维持本省居民的生存食用。

但对邻近地区粮食的购买,又进一步加重了山西农民对本省粮食的疏远,因为既然可以通过购买得到粮食,那么就没有必要再通过辛苦劳动来获得粮食。于是,山西的农业和商业之间开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是商业发达的地方,农业越是不受重视。“晋人经营方式愈富愈不知生产,因当日致富之因,专力于运输而非从事于天产及天产之制造”(44),应该说,这话确实很深刻地揭示了商业和生产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于是商业的发展非但没有推动粮食,反而使粮食生产萎缩,整个社会经济越来越清楚蜕化成一种“寄生”经济,如汾阳“一切家常所需之物,皆从远省商贩而至”(45),太原平原人家“有资财者不劳而安饱为人所羡,故稍稍有资,即顿止一切精神建设而求晏安”(46)

以“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是传统社会人们的共识。但从山西的社会现实来看,土地对山西商人的吸引力并不是太大。山西商人因为田不足耕而外出经商,外出经商致富后,买田、筑室、娶妇,必在故乡,但相对于山西商人经商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来看,山西商人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太多。在晋商发达的晋中地区,虽然出现了富可敌国的巨商豪富,但却并没有出现随之而来的土地集中,相反土地依然比较分散地散布在各个家庭当中。据有关资料统计,光绪十四年“山西平阳府自耕农占绝大多数,没有土地的农民很少”(47)。十分清楚地说明,在晚清时期,山西土地占有并没有因财富的高度集中而出现土地高度集中。

由于土地贫瘠,山西土地缺乏增值的基础,所以人们虽然在致富之后会购买土地,保障自己“足食”,但却决不会因广买田地,而浪费自己的大量的资财,甚至人们宁愿将钱财存藏于地下,也不愿意采取一般人们所常采取的方法那样“以本守之”。以山西祁县的富商渠源浈为例,渠源浈,人称“旺财主”,资产达三四百万两,他在发财后就没有大肆地去购买土地,而是把金银大量的窖藏保存。辛亥革命后,阎锡山一次就“向巨富渠本翘、乔雨亭借得白银四十万两,充作大汉银行资金”(48),从这么大金额的现金中,可以看出山西富商储藏的数量金银是多么的巨大。由于土地分散,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和应有改良的措施,所以山西的农业生产一直处在一种低水平的徘徊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