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

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不仅表现为发展上的衰落和经济上的落伍,而且表现为观念的愚昧和落后,并与现代经济和文明社会形成对立。工业文明、科技进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贫困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凸显出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一是社会经济形态发生质变,使传统农业失去了封建制度的政治保护,市场化和工业化使传统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四是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对传统农业提出了挑战。

二、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呈现为产生、发展和衰退、以新的形态再生的历史过程,表现为旧的事物最终被新事物取代的历史归宿。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就是指传统农业作为自然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随着社会形态、经济形态的变革与发展,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终将被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所淘汰。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不仅表现为发展上的衰落和经济上的落伍,而且表现为观念的愚昧和落后,并与现代经济和文明社会形成对立。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作为封建统治的基础,滋生了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集中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无奈而产生的依赖天、依靠地、信仰神、从天命的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而且传统农业的长期性造就了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在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中,面对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面对新技术革命,面对市场的挑战,传统农业将无法挽回地走向衰落,从而结束其历史使命。也就是说,伴随新兴产业的兴起,封建制度的瓦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加之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传统农业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失去了其存在的政治经济基础,必然进入徘徊、停滞和萎缩状态。实现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的农业经济技术改造,寻求非农产业和产业战略转移的出路,最终融入经济发展多元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经济工业化的进程,是传统农业的历史归宿。

工业文明、科技进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贫困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凸显出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一是社会经济形态发生质变,使传统农业失去了封建制度的政治保护,市场化和工业化使传统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分散性、封闭性和单一性,以及人与土地的直接结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化、生产社会化和经营规模化的要求。二是社会生产目的的变化,使传统农业作为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在完成农业再生产自然循环的同时,必须参与市场循环,实现价值增值,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限制了农业资本循环的周期和频率,这一点在自然经济和农耕社会并不明显,但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显露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矛盾的历史局限。三是科技进步对传统的耕作制度、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提出了挑战。传统农业以人力、畜力和单一的农耕畜牧为主的耕作方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然被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取代。四是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对传统农业提出了挑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融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市场化的主流,而传统农业受投资极限的制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吸引投资、扩大规模,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