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传统农业的动因

走出传统农业的动因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在对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现代农业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提出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中国农业对人类的发展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封建社会的灭亡使传统农业失去了政治保护,但封建统治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传统农业的结束。

四、走出传统农业的动因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来衡量,我国的农业仍然是落后的。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交替或转型的历史时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生产年鉴提供的资料,我国全年谷物总产3.6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谷物产量仅为327公斤,低于同时期世界人均358公斤的水平,更远远低于美国人均1146公斤的水平。按农业劳动力来计算,我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全年生产谷物804公斤,也低于全世界平均1707公斤的水平,更无法同美国平均95739公斤的水平相比。总的来讲,无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同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的发展是缓慢的、落后的。目前,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热量2637千卡,蛋白质63.6克,脂肪44.0克,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偏少,总热量偏少,处于温饱水平;在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我国广大农民基本上仍然是靠畜力耕作和手工劳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这些年农民购买拖拉机数量不少,但大多用于运输,真正用于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很少;在我国化肥的使用进步比较明显,1985年平均每亩施化肥12公斤,比全世界平均5.8公斤的水平多一倍,也多于美国平均亩施化肥6.2公斤的水平;电力、水利设施对农业的装备只是局部的或不完善的。总体上,我国农业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离现代农业的目标相距甚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尤为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在对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我国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土改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约350亿公斤粮食的沉重地租,以及苛捐杂税和田赋徭役,从根本上废除了长期束缚我国农业发展的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迅速恢复。1952年我国粮食(包括大豆)总产达1639亿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增长11.3%;1953年起,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农村逐步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造,我国农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1956年尽管遭受较大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还是达到了1928亿公斤,较1952年增加了17.6%,平均每年递增4.1%;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反复较大。开始是1958年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加之“浮夸风”的影响,1959年我国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全国粮食供应极度紧张,普遍发生了饥荒。在这期间,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政治颠簸极大地冲击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农业基础的恢复仍然使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农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现代农业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提出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历史任务。国家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经济技术措施,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改变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做法,在保持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分散承包给农民家庭经营,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粮食(包括大豆)产量短短几年,即由1978年的3048亿公斤,猛增至1984年的4071亿公斤,增长了33.6%,平均每年递增4.9%,我国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释放了束缚已久的农业生产力,激发了亿万农民的创业激情;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裂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幅提高;推进市场农业,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发展成为解决“三农”困境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科技,实施效益农业,生物工程、生命科学、航天技术和信息科学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面貌和劳动形式,农业单产大幅提高;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持续推进的农业减负政策,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的改善,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民向工业、向城市、向一切非农产业潮水般地涌动,正书写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辉煌篇章。20世纪末,中国将向世界宣告,10亿农民实现了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这是中国、中国农业对人类的发展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我国农业进入近现代农业发展史上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时期。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认识传统农业,就是要认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就是要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传统农业进行经济技术改造的客观要求;就是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工业化的思维认识当代农业和当代经济的发展问题,正视并寻求贫困落后地区传统农业的出路,用创新的精神和艰苦的努力开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实现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经济社会动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社会的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具有不同步性,各自有其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过程。封建社会的灭亡使传统农业失去了政治保护,但封建统治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传统农业的结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和经济制度的缺失,充分证明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封闭性和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对农业发展的双重制约。传统农业解体的决定因素和希望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国家经济制度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出了历史要求并奠定了社会基础。

2.走出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是国家工业化战略和工业社会的客观要求。走出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是经济社会工业化的结果。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的经济技术成果将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工业将取代农业对经济社会的主导地位,社会要素资源将向新的经济形态转移并重组,这就必然动摇和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农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和竞争经济,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必然受到二、三产业的冲击和市场竞争的挑战。用先进的经济理念和科学的生产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

4.“三农”问题的现实困境,反映了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的发展问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经济发展的低速度,以及传统农业的封闭性,直接导致了农民生活的低水平。加之传统农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较效益反差加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财富差距的加大,使“三农”问题不仅成为经济问题,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因此,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5.经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传统农业的改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积累和提供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先进技术装备,并有力地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非农产业的就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6.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要求。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基础的加强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总体上开始了向现代农业的迈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加快了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型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这就使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必然。

(根据1998年1月《关于传统农业的思考》一文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