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灾害伴随人类社会

灾害伴随人类社会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灾害伴随人类社会灾害的形成主要来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经过漫长的人类文明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不管是谁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灾害的对象总是整个人类社会。一次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破坏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灾人的承灾能力和受灾社会的综合抗灾能力。
灾害伴随人类社会_生命诚可贵

灾害伴随人类社会

灾害的形成主要来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包括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链的破坏或远离平衡的发展,大气和水圈在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区域或局部远离平衡的运动,岩石圈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突然断裂等,这些会给人类带来虫灾、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而社会因素包括:人类对森林、植被和草原的过度砍伐和破坏等造成土地荒漠,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的污染,物种灭绝,人口暴长等等。

自从有了人类,灾害就伴随其左右。洪水、干旱、火山、地震时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生存,人类择地而居,择物而食;为了生存,人类与天斗,与地争。经过漫长的人类文明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以来,世界总人口剧增,从1900年的16.25亿增加到1990年的52.84亿;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从1900年的0.6万亿美元猛增到1990年的22.2万亿美元。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为人类自身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灾害并没有因此远离我们,相反,灾害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次数越来越频繁,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人类在创造丰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现代灾害。

早在人类诞生之前的混沌初开的时候,地震、火山、洪涝、干旱、风灾、雷电等这些自然现象就已存在。不过在那时,这些自然现象却是产生生命、孕育人类的地表自然环境演变的动力。在地球的天文时期,地球的外层空间尚没有厚厚的大气包围,地球表面也没有坚硬的地壳,更没有大海、河流和崇山峻岭,正如今日的月球,是那样的单调、死寂。那时,太阳系中运行的小行星、彗星、流星及其他小天体经常会乘隙而入,轰击地球,由此触发了一次次的火山喷发,造成岩浆横溢。正是由于长达10亿年之久的翻天覆地的灾变,才使得地球深处释放出大量的气体,不断地补充到地球的外层空间,直至逐渐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圈;正是由于大量岩浆的喷溢、冷凝,才慢慢地构成了地表坚硬的岩石圈;正是由于地球内部释放的水蒸气大气层中凝结成水滴,重新降落到地面,才形成了江河湖海的雏形,地球上才发育了有“生命之源”之称的原始水圈。在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雏型形成的同时,烨烨闪电、隆隆雷声,在大气中造就了生命的基础——氨基酸。这些生命物质随着从天而降的雨水降落大地、汇入江海,在海洋水体的防护下得以存活、生长。总之,没有地球10亿年之久的天文时期的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灾变,也就不会有生命的诞生和适宜生命存在的地球空间的出现。

30多亿年前,当地球进入地质时期之后,产生于天文时期的生命种子,在新的地质条件下发育、生长。这些生命的种子经历了数十亿年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劫难,非但没有灭绝,而且仍在不断进化。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板块的分合、漂移、碰撞,在人们后来居住的星球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百川沸腾、移山填海的史诗般的长剧。造山运动,带来了一次次的火山喷发、大地颤抖;接二连三的海侵、海退,带来了全球性的洪水泛滥和冰川直泻。这种山河巨变、沧海桑田的大规模地质变化,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不啻是一场场大灾难。然而,恰恰是在这些灾变之中,一批批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先后灭绝、淘汰了,一批批较能适应新环境的生物应运而生,生机勃勃地发展壮大起来。尽管在历史上被灾害毁灭的城市不胜枚举,而且在灾害中丧生的人数也难以计数,但人类并没有因此而灭绝,世界上的城市却愈来愈多。正是经过一次次灾害,人类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才变得更聪明了。尤其是人类还掌握了科学技术,不断地探索、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它们为人类造福。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就现代社会来说,如今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都不能完全孤立于世界之外,地球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无灾无难的“世外桃源”。各国之间既有着地域上的关联,也有着资源、能源的互补和利害上的相关。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城市繁荣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渣、废气和废水,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命运。同样,一些国家和地区因人口爆炸、水土流失而引起的饥荒、动乱和贫困,也同样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发展。所以说,不管是谁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灾害的对象总是整个人类社会。

就一般意义上说,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但灾害损失却是完全可以减轻的。一次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破坏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灾人的承灾能力和受灾社会的综合抗灾能力。已经发生过的日本阪神大地震是严酷的,可就在大祸临头之际,阪神人却遇灾不慌、抗灾不惧、救灾有序,体现了日本国民良好的承灾心理素质和整个社会很强的综合救灾能力,从而大大减轻了灾损,被世人誉为“成熟的国民,成熟的社会”。总结历史经验,最为根本的减灾方略,就是唤起全民族对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着力培养一大批善于防灾、勇于救灾的国人,以及造就能够凝聚民众、发挥群体效应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