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反贫困项目的种类

反贫困项目的种类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以上弱势群体的反贫困项目外,还有针对农村低收入劳动者群体、甚至无收入群体的反贫困项目。在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中,政府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当着反贫困主力军的角色,因而中国的反贫困项目大多是政府主导型反贫困项目。

二、反贫困项目的种类

反贫困项目作为反贫困实践中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一定是融合特定区域的具体情况,是符合特定区域发展要求的,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反贫困项目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色。

(一)依据反贫困项目的瞄准目标

依据反贫困项目的瞄准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面向妇女的反贫困项目、面向儿童的反贫困项目、面向老人的反贫困项目以及面向低收入或无收入群体的反贫困项目等。这种反贫困项目主要是面向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帮助其解决生存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维护弱势群体在生存发展的权利,保障其合法合理的权利能够行使。其中面向妇女的反贫困项目,主要改变妇女在反贫困中的从属地位,充分调动妇女在反贫困中的积极主动性。近年来,妇女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以重视,国内外面对妇女的反贫困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也促使着面向妇女的反贫困项目在反贫困实践中不断开展。贫困家庭中的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作为保障,而贫困家庭的收入有限难以实现充足的营养供应,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满足,面向儿童的反贫困项目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通过食物、医疗卫生、教育等各种形式保障儿童的生存发展权利。在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农村孤寡老人这类弱势群体的队伍不断壮大,由于老人的劳动能力日益下降,在贫穷落后农村的生存问题愈加严重,面向老人的反贫困项目正是致力于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通过提供食物、现金等形式的帮助,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保障其能够安享晚年。面向老人的反贫困项目主要是一种救助性的扶贫方式。除了以上弱势群体的反贫困项目外,还有针对农村低收入劳动者群体、甚至无收入群体的反贫困项目。

(二)依据反贫困主体的能动性

依据反贫困主体能动性的不同,反贫困项目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反贫困项目、非政府组织主导型反贫困项目、参与性反贫困项目和社区自主性反贫困项目等。在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中,政府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当着反贫困主力军的角色,因而中国的反贫困项目大多是政府主导型反贫困项目。这种项目主要是一些大型项目建设,因为大型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支持,而只有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保证大型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各界社会力量来支持大型项目的建设。政府主导型反贫困项目还包括一些救助性的反贫困项目,如通过农政部门来补助农村的“五保户”等措施。随着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深入开展,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事业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政府组织主导型反贫困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反贫困事业的国内非政府组织有中国扶贫资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光彩事业和团中央等。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英国国际发展部等援助机构和海外基金等也积极支持中国的反贫困事业。这些非政府组织或独立开展一系列的反贫困项目,或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展一些反贫困项目。参与性反贫困项目主要是为调动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而开展的项目,中国反贫困事业中贫困人群较为被动,一般只能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提供的项目中进行选择,而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利于贫困人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参与性反贫困项目中,贫困人口可以积极参与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和反贫困项目的选择,可以在外力因素的帮助扶持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反贫困项目,进而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反贫困事业顺利开展。社区主导型反贫困项目主要是指生活在某一社区的贫困人口,相互合作协调,集中人力物力来发展一些对社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通过生产自救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贫穷落后状况,实现社区的良性发展,改变社区的发展风貌。

世界银行在中国

世界银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项目最多、投资金额最大、政策性很强的金融发展集团。自1945年成立以来,世界银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组织实施过各类建设内容的项目,总结和积累了一整套项目设计、项目管理和项目后期评价的方法。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这套方法已经相当系统、严密,是比较科学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在普通人的概念里,银行是一个赚取利润的金融机构。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机构之一,世界银行把“消除贫困,提高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建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作为其宗旨。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申请到第一笔世界银行贷款到现在的20多年中,世界银行对中国支持了250多个项目,贷款的总金额达到380亿美元,这些项目贷款与中国政府投入的资金比例为1∶1,涉及不同的领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落后,所以世行项目早期主要是资助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和电力项目。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扶贫事业打下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积极参与到中国扶贫事业中来,先后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项目、山西扶贫项目、秦巴山区扶贫项目、甘肃和内蒙古扶贫项目等。

西南扶贫项目是迄今为止世行在中国实施的最大的一个扶贫项目,这也成为世界银行的“旗帜”项目,被列为2004年上海“全球扶贫大会”全球70个成功项目案例之一。项目自1995年实施以来,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425亿美元,加上中国政府配套资金、群众自筹在内的各方面对项目建设的投入,项目总投入量达42.3亿元人民币

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1995年指出:“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这些项目可以稳定解决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最贫困的35个国家重点贫困县3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促进项目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有意义的是,这个合作改变了以往扶贫单纯依靠国内资金的传统方式,开创了国内扶贫机构与国际组织相结合、国内扶贫资金与国际组织援助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世行西南扶贫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这个项目采用了综合式发展的模式,也就是说项目涉及不同的方面,像道路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以及各种不同的方面。发展项目通常侧重某一领域,比如说教育、卫生,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集中于一定的领域是比较利于管理,但是如果采用综合的方式,它会带来更大的效果,更大的影响。比如说,道路的建设、学校、供水设施同时开展的话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在中国第一个采用参与的方式,也就是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泛地听取当地社区的意见。一般的发展机构做项目时大都倾向于自己设计项目,然后去实施,但最好的方式是让当地的人们参与,让他们谈谈他们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改观。西南扶贫项目之后,在中国的其它项目之中采取了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让当地人投票决定资金用在何处,是用来修路还是建学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让当地的老百姓参与进去,会取得更大的效果。第三,西南扶贫项目中大部分项目用来改善农村的自然条件,但是其中也有一个项目是帮助当地愿意出去的人到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因为这些人大都能在沿海地区找到工作,他们把挣到的钱寄回来,这些钱在四川、广西这些项目省份的农村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减贫的作用。

在援助中国贫困地区的过程中,除了资金上的支持,世行给当地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思想理念上的改进。例如,世界银行参与黄土高原的治理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了。在过去黄土高原上有树木被砍伐,有很多的草地变成了荒漠,当地的人们很难维持生计。另外这个地方也是北京和中国的西北地区所经历的尘暴的源头之一,所以世行与陕西、内蒙古当地的社区合作,寻找一些可行的方式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这里的问题不是投资建一些基础设施,而是帮助人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比如,过去人们养羊,结果羊把绿色植物都吃掉了,所以当地有的老百姓停止养羊转向养猪,这样可以使一些地方重新变成绿地。而且有的地方还可以种植一些不需要太多的水来灌溉的作物,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人们转变生活方式的过程,再加上一些道路、学校的投资,所有这些措施结合在一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样就使中国的很大部分地方实现了减贫,同样也非常有利于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这种模式如今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复制,主要是在一些农村的自然环境退化的地区。好的方法思路再加上一些基础设施的辅助,确实是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1]

(三)依据反贫困项目的具体操作方式

依据反贫困项目具体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反贫困项目分为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劳务输出扶贫以及移民扶贫等。整村推进扶贫主要是针对重点贫困村而进行的,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来推动重点贫困村的整体发展。贫困产业化扶贫主要针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生产自给自足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采取的项目,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仅为满足自身需求,是难以真正保障其增产增收的,土地作为农民的主要生产要素,只有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耕作,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其贫困的状况。劳务输出扶贫主要是即满足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同时能够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而采取的项目,这种项目可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劳务输出扶贫顺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潮流,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民工在拓展其收入来源的同时,可以在城市中寻找到一席之地,甚至能够融入地城市之中,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移民扶贫主要是针对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等特殊地区的贫困人群而开展的扶贫项目,通过人口移出的方式来改善其生存环境,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吊庄移民

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自古“苦瘠甲天下”。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仍有80%以上的群众吃不饱,穿不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解决这一地区群众的温饱,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1983年,国家又把这一地区列为“三西”专项资金建设计划,每年投巨资进行开发式扶贫,并制定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路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中央决策,决定“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借助国家专项资金,把西海固地区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在当地无法解决温饱的贫困群众,吊庄移民到县内外有水利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创建新家园。于是,短短10多年时间,宁夏先后在引黄灌区建起了23处移民吊庄基地,累计开垦荒地60多万亩,28万西海固贫困的农民在黄河岸边扎下了根。

截至2000年,告别故土的28万搬迁移民在新家园开发荒滩,植树固沙,种粮养畜,修路建房,完善基础设施。如今,23处吊庄移民基地已变成树成行,田成方,公路成网,新居成片,学校、商店、卫生所等公共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90%的移民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年脱贫致富”的目标。移民吊庄,使大批走出深山的农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在与川区农民的交流中,广大移民不仅学会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实用的农业科技,而且市场意识日渐增强。移民们在搞好种植、养殖业的同时,还办工厂、开店铺、跑运输、搞贩运,有60%左右的移民家庭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

吊庄移民的成功经验,更为大型移民工程——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1995年,经国家立项,宁夏动工实施了“投资30亿元,开发200万亩水浇地,移民100万人口”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有近5万来自西海固的农民开始受益。

(四)依据反贫困项目的内容

依据反贫困项目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反贫困项目分为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以及小额信贷扶贫等。基础设施扶贫针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而实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顺利进行,同时能够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信息的广泛传播才能使贫困地区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中,能够吸引到外部资金来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扶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差、教育水平低的状况而采取的项目,教育是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能够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提高贫困人群的人力资本,进而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科技扶贫主要针对贫困地区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的特点而采取的项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科学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普及,才能真正地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小额信贷扶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现实状况而开展的项目,通过提供给贫困农户发展启动资金,开展各种生产活动来增加收入来源、提高收入水平。

“三峡红叶节”——一个文化扶贫经典案例

一个动人的传说、一部唯美的电影、一首悠扬的歌曲、一山夺目的红叶,再加上一个精妙的创意,能够使一个贫困县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增加6亿元,同时将“三峡游”的“寒冬”变成“暖冬”,“三峡红叶节”堪称文化扶贫的经典案例。

“三峡红叶节”是重庆市宣传文化扶贫集团,为国家级贫困县巫山县量身打造的一个文化扶贫项目。这个极具操作性的文化创意,在短短4年时间里便“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不仅为巫山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区县的冬季旅游,彻底改变了长江三峡旅游长期存在的“春夏热,秋冬冷”的局面。

《待到满山红叶时》是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影片。曾经打动无数国人的心灵。若干年后,当年风靡全国的旋律渐渐淡去,电影的外景地——位于长江三峡巫峡峡口、神女峰下的重庆市巫山县依然贫困如故。直到2007年,巫山县的调查失业率和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18%和18.6%。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宣传文化扶贫集团,奉命对口帮扶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政府直接推动下,各宣传文化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出画册、拍摄风光片,在市内媒体上持续推广巫山旅游。但当时巫山县被纳入“三峡游”的只有小三峡和小小三峡,这两个景区和神女峰一样,都只能乘船“远眺”。乘客们在船上往返4小时左右便离开了,“只留下一张旧门票”。由于江风凛冽影响观景,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三峡游历来都是“冬冷夏热”。作为“过境游”的巫山旅游,在冬季自然更是“凄风苦雨”。

能不能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巫山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反季节”的旅游品牌?专家将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红叶。

巫山有20万亩天然红叶,其中小三峡、神女溪等核心景区有2万亩。红叶和当地的神女文化、民间传说有机结合,还能够极大地增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宣传文化扶贫集团为巫山量身打造扶贫项目“三峡红叶节”。2007年11月,首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红叶节”开幕。红叶节期间,巫山累计接待游客8.9万人,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巫山旅游首次出现“暖冬”。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三峡旅游在2008年整体大幅滑坡,三峡红叶却“一叶独红”。第二届红叶节期间,巫山累计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00万元。红叶节丰富了巫山旅游的内容,使当地的旅游线路由过去单一的“小三峡游”拓展到赏红叶、登神女峰、体验农家乐等近20条线路。过去的巫山游是“过境游”,现在超过6成游客能够住下来了。2009年第三届红叶节前,红叶旅游已提前升温。新开辟的神女峰、神女溪景区游客“井喷”。这一届红叶节期间,巫山共接待游客近14万人,旅游收入6870万元。

“三峡红叶”成了巫山县的支柱产业。在红叶节的推动下,全县年接待游客由2007年的135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3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07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0年12亿元。“三峡红叶”还带动了长江三峡的区域旅游。2010年第四届红叶节开幕前后,重庆朝天门码头,每周都有数十条游船满载游客驶往三峡库区“环湖游”。第四届红叶节期间,前往巫山的游客超过了25万人。

“自从红叶有了文化,脱贫致富就有了办法”。极具操作性的文化创意,是令红叶嬗变的点睛之笔。“三峡红叶”找到了文化扶贫的金钥匙,为三峡库区脱贫致富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