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记中国妇产科医学开拓者之一王淑贞

记中国妇产科医学开拓者之一王淑贞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南王北林各领风骚——记中国妇产科医学开拓者之一王淑贞曹珍瑛花俊生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的杰出女性王淑贞,是我国妇产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与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誉。在当时医院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王淑贞提倡节俭、公开记账,为医院、病人节省每一个铜板。早在20世纪40年代,王淑贞就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子宫生癌》,这是我国妇产科学界最早论述宫颈癌、宫体癌的论文之一。

南王北林 各领风骚——记中国妇产科医学开拓者之一王淑贞

曹珍瑛 花俊生

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的杰出女性王淑贞,是我国妇产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与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誉。

王淑贞,江苏吴县人,1899年5月生于北京,同年返回家乡。在其祖母及母亲的影响下,她从小立志学医。8岁时,王淑贞到其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1917年,她进入苏州女医堂,次年以同等学力报考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成为考取的8位女生之一。同年8月,年仅19岁的王淑贞告别了祖国、亲人,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她先后在波尔狄摩高等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四年的课程,于1921年获得理学士学位。同年,她又考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每学期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受到校方奖励,于192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王淑贞抱着医学救国的强烈愿望,于1926年回到祖国,受聘于美国教会医院——上海西门妇孺医院担任医师,并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教授。同年,她建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妇科——西门妇孺医院妇科,并担任妇科主任,成为西门妇孺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位担任科主任的中国人。1932年,王淑贞出任上海女子医学院院长,是该校第一位中国籍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淑贞积极参加救护工作,并支持、帮助丈夫倪葆春教授发动在沪医护人员赴内地参加抗日医务工作。“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占上海,医院遭到严重破坏,作为当时医院主要负责人的王淑贞在原觉民小学组建了难民医院,不久又在上海徐家汇枫林桥附近建立了临时医院。在当时医院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王淑贞提倡节俭、公开记账,为医院、病人节省每一个铜板。她以非凡的管理才能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挽救了濒临关闭的医院,同时对因贫穷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予以免费。1942年,日本侵略者强令上海各大学向日伪政权注册登记,为了维护民族尊严,王淑贞毅然解散了上海女子医学院。

1945年抗战胜利,次年医院迁回南市旧址。面对在战争中备受创伤的医院,王淑贞再度重洋,向美国有关方面介绍战时医院的工作情况,得到了美国有关人士的赞赏,为修复医院筹到捐款,并于1947年完成了西门妇孺医院的重建工作。在王淑贞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西门妇孺医院声誉日益提高,因重建后医院的屋顶为红色,被人们亲切称为“红房子医院”。

解放前夕,王淑贞留在祖国,和同胞们一起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1951年,在她的主动请求下,政府接管了西门妇孺医院,并改组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她一直担任医院院长兼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抗美援朝中,她热情地送丈夫倪葆春教授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多次写信给在美国工作学习的亲朋好友,动员他们回祖国为人民效力。1953年,妹妹王敏贞教授一家在她的鼓励下辗转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

早在20世纪40年代,王淑贞就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子宫生癌》,这是我国妇产科学界最早论述宫颈癌、宫体癌的论文之一。当时,妇产科内分泌学开始萌芽,她组织医生学习内分泌学,设立内分泌门诊及实验室,建立了妇产科内分泌学的临床应用,并于1964年在妇产科医院举办了全国首届内分泌学学习班,为创建、发展我国妇产科内分泌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她还对产后流血这一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疾病,开展防治研究,于1954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发表了《产后流血的研究》一文,并举办产科专业进修班,提高了妇产科工作者对防治产后流血的认识和技术。此外,她还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腹膜外剖腹产这一新技术的研究,1956年发表了《90例腹膜外剖腹产术的分析》,对腹膜外剖腹产术的操作、适用症等作了阐述和论证,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50年代初,在王淑贞的指导下,医院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开设了肿瘤门诊和病房。1956年,王淑贞开始从事产道异常研究,并取得了我国妇女骨盆外测量的正常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1958年,王淑贞受苏联政府之邀,代表中国妇产科界出席了苏联全国第十次妇产科医师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原发性输卵管癌》,受到好评,论文发表在《苏联妇产科杂志》上。60年代,王淑贞通过在美国行医的儿子得到宫内节育器,首先在国内推广应用,并整理资料,进行研究,为将这一简易可行的避孕方法推广到全国奠定了基础。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王淑贞担任了全国计划生育临床组负责人,她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探索有效的避孕方法,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全国计划生育的临床研究工作。70年代,她又领导开展了妇科肿瘤的普查、普治,使妇科肿瘤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960年,王淑贞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经典教科书——《妇产科学》,并于1977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深受医学生和妇产科工作者的欢迎。她1979年主编的《现代妇产科理论与实践》获国庆30周年献礼奖,198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7年主编的《实用妇产科学》,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此外,她还承担了《辞海》医学部分妇产科学的编写、修订以及《英汉医学词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妇产科学分册的编写工作。

建国后,王淑贞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学杂志》副总编辑、首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还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七届妇联副主任。1978年、1982年她两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于1984年获中华医学会“表彰奖”;1985年获得首届中国福利基金会妇幼儿童工作“樟树奖”。

1991年11月2日,王淑贞在上海病逝。在60余年的从医执教生涯中,王淑贞治学严谨,医德高尚,为我国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妇产科学术队伍,引导着我国妇产科事业的兴旺与发达。

(本文节录自《上海医科大学七十年》,出版时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