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胸心外科手术开拓者之一石美鑫

中国胸心外科手术开拓者之一石美鑫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医术崇尚第一生命追求卓越——中国胸心外科手术开拓者之一石美鑫邱信芳1918年,石美鑫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进一步开展心脏内直视手术,亟需应用人工心肺机,石美鑫带领胸外科医务人员与机修组克服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共同研制,反复试验终于制成第一台国产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并掌握了体外循环操作。1978年8月,中央组织部任命石美鑫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追求进步报效祖国石美鑫一生爱国爱党,追求进步事业。

医术崇尚第一 生命追求卓越——中国胸心外科手术开拓者之一石美鑫

邱信芳

1918年,石美鑫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4年,他随父母到印尼爪哇三宝垅,就读于中华学校初小;1928年回国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附设高小、初中和高中;1936年考取国立上海医学院;1937年夏,因日本侵华在家休学一年,次年来沪复学。1943年,他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并留教学医院任外科助理住院医师和外科系助教。1946年,他随校迁回上海,在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现华山医院)任外科高年助理住院医师。同年冬,中山医院复院,他调到中山医院工作。1954年起,他先后晋升外科学副教授、教授,历任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教研组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1984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1984—1988年任上海医科大学顾问

手术创新 医德高尚

石美鑫一贯积极钻研,在医疗手术上进行过多种创造和改进,其中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中或国内医学史中属于首创的手术达10多项。

1948年,石美鑫首先开展了肺转移性肿瘤切除术。1953年,他施行我国首例法乐四联症体肺分流术——锁骨下动脉端与肺动脉侧吻合术。施行血管手术必需应用细弯缝针,石美鑫买来小号绣花针,在酒精灯下烧红后扭成弯针,经过10多个晚上的试制,终于制成一批土制的细弯手术针。1954年,为防止动脉导管结扎后并发管腔再通,以提高治疗效果,他克服国内尚未能制造动脉导管钳的困难,创立国内外首例动脉导管缝合切断术,即先跨叠褥式缝合动脉导管两端,再切断、缝合导管的中央部分,连续7例手术均获成功。这项新的手术方法在1955年苏联第二十六届外科学会上作了专题报告。1957年,他为国内首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施行一期根治术。同年,在学习上海二医兰锡纯教授经左胸切口施行闭式二尖瓣交界扩张分离术的基础上,他倡用右胸切口经房间沟二尖瓣交界扩张分离术,对房颤伴左心耳血栓形成、左心耳过小,再次手术的病例具有优越性。1958年4月,他应用低温麻醉施行心房间隔缺损封闭术获得成功;1961年在低温麻醉下间歇阻断血循环延长临床心内直视手术时限。

进一步开展心脏内直视手术,亟需应用人工心肺机,石美鑫带领胸外科医务人员与机修组克服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共同研制,反复试验终于制成第一台国产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并掌握了体外循环操作。该仪器于1959年9月起应用于临床,促进了我国心脏外科的迅速发展,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1959年12月,他施行我国首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960年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主动脉瓣窦动脉瘤破裂缝补术;1962年施行左心室室壁膨胀瘤切除术;1964年施行二尖瓣合并关闭不全整复术。1970年,他与中山骨科协作施行胸骨柄及两侧胸锁关节切除和同种异体胸骨柄、胸锁关节移植术。1977—1980年,石美鑫等应用硬脑膜、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制成三种生物瓣膜对108例病人施行单瓣膜或多瓣膜替换术,手术生存率为90.7%。

石美鑫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几十年来,他关心病人,尽量增加工作量,甚至一日做三次大手术,以缓和床位不够的现象。不论是自己主刀还是指导年轻医师,他总是等到缝好病人皮肤后才退出手术室。每次大手术病人开刀后,他都一直呆在医院里,直到病人脱离危险才回家。

传道解惑 兴校著说

教书育人过程中,严谨求实是石美鑫一贯的作风。他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认真负责,每年都要修正外科教学讲义,亲自订立小组及大组示教计划,课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课后互相交流经验。讲课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得很多,而是取其精华,将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学习。1961年,他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共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1名。石美鑫还关心各级医师培养,常把自己的医学文摘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低年医师;在技术操作上则耐心示教,直到他们独立掌握为止。此外,他先后为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印尼、蒙古、越南培养胸心外科专业医师300余名。

1978年8月,中央组织部任命石美鑫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1978—1984年担任院长期间,石美鑫加强学校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校风建设。他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同时努力恢复“文革”中被破坏的教学、科研、医疗的正常工作秩序,恢复招收研究生,实现肿瘤医院回归上海第一医学院,恢复被冻结多年的职称晋升工作,并创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此外,他又采取措施加强住房建设,维护教职工利益;并组织教师编写教材,严格招生考试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博士学位授予点2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1个。石美鑫非常注重上医与上海市重点高校间的协作,与复旦、华师大、交大、同济成立五校协作委员会;又与上海各区医院、各县防疫站以及中科院有关研究室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等协作关系。此外,他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纽约大学医学中心、麻省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建立校际协作关系,并分批选送中、青年教师和医师出国访问学习。

石美鑫多次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编写,主编《实用外科学》、《现代外科学》、《胸心外科手术图解》、《血管外科手术图谱》等,合编《胸部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译著《胸部外科学及其有关病理学》,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追求进步 报效祖国

石美鑫一生爱国爱党,追求进步事业。

早在抗日战争中,石美鑫就忧心国家前途,对国民党贪污腐朽的反动统治深为愤慨。在上医读三年级和六年级时,他因拒绝教育部长陈立夫到上医视察和毕业分配到医署名额问题,坚决反对学校拟订方案,两次险遭学校开除。1941年,他参加西南地区医学院校临床前的学业竞试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中正奖学金”。当训导主任提出要他加入国民党方能发给奖学金时,他立即撕毁入党申请表,放弃奖学金。1947年5月30日,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爱国运动中,国民党军警包围上医,逮捕进步学生时,他掩护上医学生会主席朱镇亚同学,安全离开中山医院。

1950年,石美鑫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提出入党申请,1954年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1964年,他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一届至第五届党委会委员,1958年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1954—1978年,他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1998年11月香港外科医学院授予石美鑫荣誉院士,2001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