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编书_关于伍修权的故事

编书_关于伍修权的故事

时间:2022-08-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编书_关于伍修权的故事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批准了中共辽宁省委、沈阳军区党委1984年10月11日《关于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请示》。批准建馆后,胡耀邦找到伍修权,提出由他担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主任。这是胡耀邦请伍修权牵头的原因。第二次是1986年1月20日,伍修权在家里听取了1985年12月中旬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汇报。

编书_关于伍修权的故事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批准了中共辽宁省委、沈阳军区党委1984年10月11日《关于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请示》。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人员构成如下:主任:伍修权;副主任:洪学智、张秀山、贺晋年、郭峰;常务副主任:刘振华;委员:王首道、梁必业、程子华、曾克林、戴念慈等24人。

这又是胡耀邦点的将。批准建馆后,胡耀邦找到伍修权,提出由他担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主任。伍修权见当年东北军区的老领导已所剩无几了,既然中央授命于他,也就答应了。与筹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相关的另一件事也找上门来,那就是担任《辽沈决战》一书的总负责人。伍修权这个当年用枪炮书写东北解放战争史的军区参谋长,此时用另一种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了。

为辽沈战役建馆、编书是两件麻烦事。麻烦在既涉及林彪、高岗问题,又涉及面广量大的林彪、高岗的老部下问题;既涉及苏军与国共两党的微妙关系,又涉及美国以调停为幌子介入后名为“三方合作”,实乃“两军对阵”的种种内幕,其中最伤脑筋的是林彪问题。陈云在1983年8月为《辽沈决战》初稿题写书名时提出了此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他要求遵循“全面的、符合历史唯物论的”思想路线,正确对待林彪问题:“写这本书要触及一些敏感的问题,林彪的问题,避开林彪不是唯物主义的”,“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1984年1月11日,陈云给时任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张秀山复信中又提出:“除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跟林彪干了许多坏事的人,其余的人不要使他们因为过去是林彪的老部下就抬不起头来,林彪是林彪,林彪的老部下是林彪的老部下,同样,高岗是高岗,高岗的老部下是高岗的老部下,这个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8]总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但具体到某个人、某件事,仍然有不同的意见。此书一拖几年,定不了稿。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内容的筛选,稿件、图片、解说词如何写?同样因林彪问题而左右为难。因此,非知根知底、识见超群者不能为。这是胡耀邦请伍修权牵头的原因。

在建馆委员会开始工作之前,由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为组长、锦州市委书记周峻山为副组长的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伍修权接受任务后,关于辽沈战役建馆和编书的工作,就不断有人来向他请示汇报,呈送各种计划、方案、报告、预算,以及须由他审定的文稿。周峻山和后来被任命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首任馆长的张安等,两次进京面见伍修权,汇报纪念馆筹建工作情况。第一次是1985年9月25日,伍修权在办公室接待了他们。当来人呈上初步拟定的主要由各大军区负责人组成的建馆委员会名单时,伍修权看后爽快地说:“我办两件事,一是和张秀山同志商量名单;二是商量好后寄给你们,由你们上报中央。”第二次是1986年1月20日,伍修权在家里听取了1985年12月中旬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汇报。他对建馆委员会名单和资金分期投放方案表示认可。对建筑方案提出了四条建议:经领导小组审定后要搞个模型,看着有立体感;建馆委员会开会时,设计单位要派代表参加,对方案进行说明并解答大家的疑问;确定设计方案的会议在锦州开,让建馆委员会成员看现场;建全景画馆,派人出国观摩很有必要。[9]其间,伍修权不断与中央及各部队、各地区与辽沈战役有关的领导人等接触,与设计纪念馆的建筑专家们联系,以及时了解各方情况,听取各种意见。他先后四次主持召开建馆委员会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7月8日至11日在锦州召开,同时举行纪念馆开工奠基仪式。伍修权在开幕词中指出:“建好这座纪念馆,是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年参战、支前的老同志托付给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他又说:“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缩短了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这个战役修建一座纪念馆是完全必要的,不仅纪念东北广大军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共同创造的历史功绩,纪念在战役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个战役的史实教育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尤其向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鼓舞广大军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建馆计划和设计方案。第二次会议于1987年6月15日至17日在锦州召开。会议听取了建馆工作进展情况和工程预算报告,视察了施工现场,审查了陈列馆的陈列样稿和全景图草图,伍修权作了会议总结。第三次会议于1988年3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建馆办公室关于建馆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审查了陈列大纲、陈列细目、陈列艺术总体设计方案和全景画等大型艺术作品样稿,伍修权在会议结束时讲了话。第四次会议于1988年10月底在锦州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在正式开馆之前检查验收纪念馆的建筑工程和所陈列的展览。10月31日,即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纪念日前夕,伍修权率建馆委员会全体人员和参加新馆设计施工和创作、陈列的专家们,以及庆祝新馆建成的各地来宾,在解放军沈阳军区、中共辽宁省委和锦州市委主持下,在新馆广场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馆典礼和剪彩仪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矗立着由朱德题写碑铭的辽沈战役纪念碑的开阔广场,广场后部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的是由叶剑英题写馆名的雄伟壮观的纪念馆: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主馆8600平方米,附属设施3200平方米。全馆陈列板面500多延长米,陈列文物、资料、照片1000多件、艺术作品27件。还采用了投影和闭路电视等新的陈列手段,特别是当时全国独此一家的集声、光、影于一体的全景展馆,给人如同置身于当年战场的心灵震撼。它以圆周画面和部分实物实景,加上光亮、音响等气氛渲染,全方位、高视角、超时空地再现了当年的锦州大战。各方面的负责人和观众看了都表示满意。伍修权在中心看台上转了几圈还意犹未尽,似觉重回当年而被深深感染了。在纪念馆陈列的文物中,就有几件出自伍修权之手:一件是1945年9月他在延安手书的用中俄两种文字写成的致苏联红军关于彭真和他自己身份的证明文件,下面盖着中共中央军委的大红印章;一件是彭真签发、伍修权翻译,有中俄两种文字的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陈雷的通行证;一件是辽沈战役后期由伍修权起草,与高岗联名发出的给林彪等并报中央军委的紧急作战建议。辽沈战役纪念馆馆长周文富说,这几件现在已经属国家一级文物。(www.guayunfan.com)

对辽沈战役纪念馆,专业部门验收的评价是:质量一流,全国排名第三,仅列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之后。为了这个一流,陈云、韩先楚、伍修权和建馆委员会中当年辽沈战役的战将功臣,耄耋之年还在为之不遗余力地奔走操劳。伍修权不但提出总体要求:要搞一流的建筑,要体现中国风格,要体现军事特色,在具体事务上也一丝不苟,前后六次亲临现场,连细节都过问,还带队考察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和河南陈官庄纪念塔。特别是全景画馆,有一幅锦州大战的全景画,他约请、组织了北京和沈阳的一批著名画家共同完成这项创作任务。此前,中国只有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一幅“半景画”,国外也只有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有全景画。设计人员要到苏联去学习、考察,伍修权给外交部打招呼,使相关人员很快成行。半年以后,他又和建馆委员会人员再次云集锦州,对已完成的全景画稿及陈列设计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对有争议的问题,伍修权一句话就让专业人员吃了定心丸:“政治上我负责,技术上你们负责。”为了统一认识,他与参加辽沈战役的老将军们一次次座谈、讨论,还请了研究军史特别是辽沈战役史的专家共同把关。内容初步确定后,做成了展板小样,再一块块展板、一段段影像地推敲、核实。

《辽沈决战》一书,自伍修权担纲后,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也一一得以突破,在1983年5月形成的40余万字书稿的基础上,逐步扩容为150万字的大部头巨著。在东北军区参谋长任上与苏军交涉、与美蒋对垒、与枪炮为伍的伍修权,统领当年以枪杆子把解放东北的不朽篇章写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老将军们,以笔杆子书写辽沈战役的历史。其间,历史文献的收集涉及众多的部门,需要史海钩沉;回忆文章的作者遍及天南地北,需要沟通协调。1988年10月,与辽沈战役纪念馆落成开馆同时,作为给东北解放40周年的献礼,《辽沈决战》一书终于出版了。伍修权却因在辽沈战役建馆和出书,加上中顾委常委,特别是中指委检查组的几摊子事情中积劳成疾而病倒了。那段时间与伍修权接触颇多的纪念馆老馆长张安等,二十多年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仍由衷地赞叹:“解放战争才打了三年,《辽沈决战》这本书搞了五年,不是伍老斡旋,就出不来。”

伍修权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很好地利用这个阵地广泛地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和先烈们的光荣传统,使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个馆的社会效益。”伍修权把辽沈战役纪念馆和《辽沈决战》一书当作一个阵地,一个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阵地。构筑这个阵地,是一场战斗。40年前用枪杆子,40年后用笔杆子,书写历史所用的武器虽不同,伍修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却一脉相承、老而弥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