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全面夺权,摄政之争太子暴薨_武则天的事迹

全面夺权,摄政之争太子暴薨_武则天的事迹

时间:2022-08-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夺权,摄政之争太子暴薨_武则天的事迹经历了泰山封禅,武则天可以说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而这两个人,心里是一向反对皇后武则天的。这一切,武则天已经慢慢地有所察觉。这样,武则天与他的接触便少得很。已经长大了的太子李弘,对母后武则天频繁参与朝政的行为也很反感,他认为女人参政有失古训,有违国法。太子从内心反对热衷于政治的母后,这更加不得武则天的喜欢了。

全面夺权,摄政之争太子暴薨_武则天的事迹

经历了泰山封禅,武则天可以说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转眼又过了一年多,对政治本来就不怎么感兴趣的高宗李治,这时身体依旧虚弱,他想把朝政交给武则天打理,于是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给几个宰相听,想征求他们的意见。然而李治没想到,自己的这一想法还是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中书侍郎郝处俊说道:“臣曾见《礼经》云:‘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帝与后好比日月,阳与阴各有所属主。外内和顺,阴阳谐调,国家才能治理。陛下如不遵此道,恐怕上逆天理,下负民意。过去魏文帝曾留有遗言,他驾崩之后不许皇后临朝。现在陛下自传位于天后,甚为不当。况且,大唐基业是高祖、太宗二圣所开创,陛下理应谨守社稷宗庙,传于子孙。如今太子已经二十四岁了,他不论年龄、学识、人品都有资格摄政了,怎么能让天后掌管朝政呢?望陛下三思。”

高宗听了这些分析,觉得确实也有道理,只好命太子李弘为监国。前面我们说到,李弘四岁的时候便成为了太子,当还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的时候,第一次监国,到了现在,已经做过数次监国。可以说,如今太子已经在朝廷的大臣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而在武则天看来,这一次太子监国与往常并不相同,不能不说她的政治嗅觉很敏感。为什么这样说呢?

本来皇帝有病,令太子监国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而且李弘已经长大了,有一定的执政能力,加上朝廷上大臣们的辅助,完全有能力胜任。但是现在不同,以往李弘做监国所处理的都是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无关大局,遇到大事的时候,仍旧还要交由高宗来决策,但是高宗一旦风疾发作便交给武则天全权做决定。而现在,李治已经将一些大事也放到了李弘的手里,为了帮助他进一步提高理政能力,特意还派了戴至德、张文瓘两位宰相辅政。

而这两个人,心里是一向反对皇后武则天的。由于他们对李弘平日的暗暗渗透,李弘对于宫里的一些事情,渐渐地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www.guayunfan.com)

从小就跟随老师学习儒家孔孟之道的李弘,深受仁义道德思想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李弘很像他的父亲李治,那个有点懦弱,但又充满怜悯心的高宗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加深,李弘渐渐地脱去了幼稚的思想。由于他平日里无论是对朝廷大臣还是儒学之士都充满了尊敬和礼待,颇得人心,人们都很看好这位太子,所以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渐渐地也密切了起来。可是一不小心,麻烦就来了。

因为太子弘向来与人友善,并不愿意去做有伤大臣利益的事情,也就因为这样,那些门阀贵族想要通过太子成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当初,武则天抑制关陇势力、实行门阀改革的时候,就曾有人想过借太子的渠道来反对武则天。

这一切,武则天已经慢慢地有所察觉。

其实长大以后的李弘,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母亲存有恐惧的心理。这对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

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总归与平常百姓家的孩子不同,他们一生下来便被交给奶妈抚养,这样母子便少了市井百姓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作为太子尤其如此。在李弘才三四岁时,便由学问渊博的老师来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平时玩耍的时候也是由下人陪同。这样,武则天与他的接触便少得很。在他长大以后,又出外设立王府,平日里尽是文武百官与他接触。

这样,本来小的时候和父母接触得就不多,长大了之后,骨肉亲情自然也就比平常百姓家的要淡漠得多了。

也许,真的像一些历史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武则天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弘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处处都带着她那个老实的丈夫高宗李治的影子,仁慈、懦弱、遵守旧规、缺乏创新、难当重任。

已经长大了的太子李弘,对母后武则天频繁参与朝政的行为也很反感,他认为女人参政有失古训,有违国法。太子从内心反对热衷于政治的母后,这更加不得武则天的喜欢了。

在李弘二十二岁的那一年,在母亲的安排下,和裴居道将军的女儿完婚,他终于过了一段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可是,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和妻子其乐融融的时光,因为没过多久,他便遭到了始料不及的变故。这一变故,改变了他自己,也改变了李唐王朝的未来。

李弘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无论对下属官员还是对家奴,都充满了仁厚的心理。有一次,他到东都洛阳,无意间发现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她们因为母亲的缘故,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被幽禁在后宫,两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一关就是二十年,她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在这种不见天日的日子里,她们的心早已死了,光景很是可怜。这两位公主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却并未完婚成家。一个平民家的女儿尚且女大当嫁,而如今帝王家的公主却是如此可怜,李弘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回去之后,便向母亲武则天提起此事。

一时间,武则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儿子的这一问题。但她心里对那两个公主更生了反感,不如把她们打发掉算了。

就这样,没过多少天,武则天突然便宣布准备两位公主的婚事,选定的驸马都是两个下等的禁军士卒,不过因着娶了公主的缘故,他们也都被稍稍提拔了一点。义阳公主嫁给了权毅,宣城公主嫁给了王遂古。当然了,她们的婚礼都极为简单,没有父母置办的嫁妆,也没有任何陪送,更没有什么热热闹闹的歌舞酒宴,冷冷清清地跟着丈夫远走他乡。后来,权毅和王遂古都被武则天找了借口杀掉了,两位公主也就凄凄凉凉地成了寡妇。

萧淑妃那两个公主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但李弘心中对母亲武则天越发地不满起来。

上元元年(674年)的秋天,在武则天的建议下,李治自封天皇,尊武则天为天后。同时把其先祖一律追封。比如,把太祖李虎的祖父李熙(后魏时任过金门镇将,谥宣简公)追封为宣皇帝,妣张氏为宣庄皇后;追封李虎之父李天赐为光皇帝,妣贾氏为光懿皇后;太武皇李渊为神尧皇帝,太穆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李世民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长孙氏为文德圣皇后。可是,因为已追封了太宗和长孙皇后为“圣”了,为避其称号,于是李治把先前的“二圣”改尊为“天皇”和“天后”。可见,在武则天参与政事的那些年中,大唐在许多方面的称号变动很是频繁。

可以说,李治自封尊号不无强化家族尊荣的目的,同时也是自抬身价,可是这一切在现实面前毕竟只是虚无的,李治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坏,这才是眼前的大事。从历史上来看,李唐家族的寿命都不长,李渊活到58岁,李世民只活到50岁,都可谓是早逝了。而现在高宗李治已经到了46岁的年纪,况且他向来身体还不如祖父和父亲,在他看来,或许自己还活不到祖辈的年纪。

所以,李治的意志很消沉。他越发地对朝廷上的事务不感兴趣,这么多年来,虽然李治的心里对武则天也有许多的不满,但是他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妻子在政治方面有着超过自己的能力,她有着过人的政治天赋,他也知道儿子李弘现在还缺少应对大事的能力,李治还在考虑自己是否要彻底放手,把这一切都摆明了交与皇后处理。但他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便是应该如何说服大臣。

正如后来的人们所理解的,在古代的中国,按照儒家传统,男权观念是十分顽固的。所以,许敬宗等少数由武则天培植的大臣一死,便几乎没有人敢替武则天说话了,因为朝中官员毕竟是正统思想官员占绝对优势。虽然多数也不敢公开反对武则天,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没有什么人为她在前面一路开道了。

上元二年(675年)的春天,高宗的风疾又发作了,这一次比往次的病情更加重,头晕目眩、浑身疼痛不说,完全没有了料理朝政的能力,连做做样子的临朝也撑不住了,实在没有办法,他决定把政务彻底让给武则天掌管,不顾朝廷里的那些老顽固们反对不反对了。

女人摄政,当然不会使男权社会中的那些朝廷大臣心服,所以便有了朝中大臣关于皇后摄政的议论。敢于说话的几个大臣不同意高宗的想法,他们认为历来没有让女人主政的道理,所以坚持要让太子弘摄政。

可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武则天最后还是全权掌管着朝中的一切。不过,朝廷上的一些大臣一直对此议论纷纷,丝毫不甘愿就这样软软地顺从。

就在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期间,太子李弘却突然死亡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突然死亡,这实在有点奇怪。

正因为太子李弘的死正发生于武则天极力争取摄政期间,于是关于这一历史疑案也成了对武则天声誉颇为不利的传言,许多人都认定了李弘是武则天所害。他们分析,太子李弘死的日期是上元二年四月己亥日,地点是合璧宫,死时高宗和武后都在他身边。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疾病之类的征兆,所以李弘的死是过于突然的,很多人都认为一定是中了什么毒所致。这一来,“时人以为天后鸠之也”。

可是无论事实是怎样,我们更应该相信,作为一位母亲,对于儿子的死武则天总归是悲痛的,她亲自撰写了《一切道经序》,在文章里回忆起了自己对儿子的抚养经历,难以自持。为了厚葬儿子李弘,她下令要为太子大造陵墓。

当初,李弘的陵墓恭陵选址在洛阳东偃师县的景山之巅。景山处于伊洛河与万山河之间,把陵墓选在这里极佳,如果登陵远望,放眼便可以看到群山叠翠,山下的河水如带,颇似一幅山水画卷。墓址选好后,武则天命人开始着手修建,极尽宏伟奢华。当年的八月初恭陵终于修建得初具规模,武则天以帝王之礼将李弘下葬于此。

李弘的死给高宗李治带来巨大的创痛,武则天为了安慰高宗,她找来一个相士,让这位相士去安慰高宗,相士自然明白武则天的意思,他对高宗说道:“人的寿命由天定,人无法左右。太子生前我给他相过面,太子面色赤,命门暗,耳后无根,不是长寿之人。陛下欲禅位于太子,但太子命中无此大贵,所以又折了他的寿数。天意难违,陛下就节哀吧。”李治听了这一番话,又内疚起来,他深深地责备自己不应该逼着李弘做一个好太子,应该多想想这个身体虚弱的孩子自身的状况,可是如今怎样也无法挽回了,他只能尽量地去给太子追加一些荣誉,于是高宗下诏:“朕本想把帝位让给太子,没想到太子突然暴毙,朕决定追赠太子为孝敬皇帝。”

非但如此,高宗李治还亲自撰写了《孝敬皇帝睿德纪》来做纪念。

李弘到底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明确的答案。但是一直以来,历史上所流传的都是说被武则天鸩杀。

然而,这些听起来煞有介事的历史,却只是传闻,因为并没有什么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李弘确为武则天所杀。我们说,虎毒尚且不食子,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力而害死亲生儿子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情。另外,关于太子李弘的暴死,并没有人能够举出详细的毒杀过程,因为李弘贵为一国太子,他的生活起居必定都有专人打理得精细有加,每一顿饭菜必有专人来料理,可以说太子的安全在这些程序中是经过了道道把关的,即使别人想加谋害也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便是武则天所为,那么她是怎样做到滴水不漏的,后世也不得而知。总之,这成了武则天的又一段迷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