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袁世凯玩弄权术_孙中山辞去总统_关于刘公的故事

袁世凯玩弄权术_孙中山辞去总统_关于刘公的故事

时间:2022-05-1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袁世凯玩弄权术_孙中山辞去总统_关于刘公的故事在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的调停下,南北交战双方于12月2日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定。伍廷芳代表革命军的主张,坚持和谈必须以承认共和为前提,但又暗示对方,只要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革命党人愿以大总统的职位相送。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名义上了奏折,便托词以现有兵力和财力无法作战,假称生病,不再上朝。

袁世凯玩弄权术_孙中山辞去总统_关于刘公的故事

在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的调停下,南北交战双方于12月2日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定。没过多久,停战便转向议和了。

1911年12月初,北方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唐绍仪和南方总代表伍廷芳在汉口英租界进行“和议”。12月8日,改到上海举行。在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厅举行首次会谈,达成湖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和奉天的停战协议。12月20日,英、美、日、俄、德、法等国驻华公使联合对和谈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事若持续下去,不惟使中国自身、抑且使外国人的物质与安全受到严重的危险,必须尽可能迅速地达成足以停止目前冲突的协议。”

外国人的干涉,实际上是在压迫南方代表,尽快向袁世凯妥协,而这时候进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革命党人引向拥袁(指袁世凯)的道路。一些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也附和上述的主张。伍廷芳代表革命军的主张,坚持和谈必须以承认共和为前提,但又暗示对方,只要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革命党人愿以大总统的职位相送。

正在南北双方讨价还价、争论不休的时候,孙中山及时从国外归来,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让袁世凯感到十分恼火,他立即撤掉唐绍仪议和代表资格,由自己直接插手南北和谈,宣布由自己与伍廷芳直接电商和谈事宜。

孙中山的初衷是不愿同袁世凯妥协的。1912年元月11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总指挥,任命黄兴为陆军总参谋长,亲自督师北伐,并制定了六路北伐计划。13日,北伐军前锋在宿州打败清军,徐州守军望风而逃。(www.guayunfan.com)然而孙中山的主张却遭到革命党内外和临时政府上层集团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非难。尤其是汪精卫攻击孙中山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在各方势力包围和攻击下,孙中山妥协了,他致电伍廷芳,让伍廷芳转告袁世凯:“如果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立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袁世凯在没接到孙中山电文前,对听政的隆裕太后信誓旦旦地说:“决不辜负孤儿寡母!”在接到孙中山的电文后,感到高兴,觉得南京临时政府是他窃取最高权力的过渡机构,于是他便装出一副拥护共和的假姿态,掉转枪头来收拾清室了。他授意驻俄公使陆征祥,联合各驻外公使致电清室,要求清帝宣统退位。他还亲自朝见隆裕太后,亲自出马逼宫。他跪在隆裕太后面前,以全体国务员的名义,痛哭流涕地向太后密奏说:“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仅靠北洋六镇,无法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除非皇帝自行退位,实行共和,以换取优待条件外,别无出路。如若迟疑不决,难免不遭外国干涉,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益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陈孑遗也……”

隆裕太后闻奏,已早被吓昏了,除了悲泣之外,哪里还有什么法子呢?

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名义上了奏折,便托词以现有兵力和财力无法作战,假称生病,不再上朝。一切事宜由他的内阁成员、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等与朝廷联系。

隆裕太后对袁世凯的骤变感到震惊,忙把宗室亲贵们招来拿主意。在隆裕太后召开的第一次御前会议上,只有奕劻、溥伦等人主张皇帝退位,实行共和,而遭到其他亲贵的痛斥。以良弼为首的亲贵主张孤注一掷,同袁世凯及革命党人决一死战,以求侥幸。良弼、毓良为首的30多个亲贵,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表宣言,成立宗社党,维护满族皇权,反对清帝退位,反对共和。

袁世凯见满族亲贵不肯服服帖帖就范,就又来了一招更狠的,其唆使他的心腹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46人,从前线纷纷发来电报,要求清帝退位。他们异口同声地明确要求清室:

“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隆裕太后没法,又连着召开几次御前会议,宗室亲贵们见了面就只会吵,没有一个人能施出一条解围救困的妙计,她左右为难,无可奈何,急得只好伏案而哭。

雪上加霜,满族皇室本来就乱成一锅粥,恰在这时稍微有点主见的宗室党头子良弼又被革命党人炸死。如此一来宗室亲贵们失去主心骨,便树倒猢狲散,有的逃亡青岛、旅顺,有的躲进天津的外国租界里。

到了这个时候,隆裕太后再召集人开会,哪里还有人入朝呢?袁世凯他挺会痛打落水狗,在他的授意下,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等人不时入朝恐吓隆裕太后。一个妇道人家,只知道养儿育女,哪里懂得什么是政治,又哪里会像武则天一样有手段呢?常常被吓得魂不附体,万般无奈,只好向袁世凯哭求道:“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性命!”

袁世凯见清帝退位的条件成熟,一方面,表面上用电报与伍廷芳就国民议会,临时政府和清帝退位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另一方面又密令唐绍仪留在上海继续与伍廷芳秘密磋商有关清帝退位的优待办法、孙中山辞职与袁某人如何继任大总统等问题。

经双方磋商,最后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了优待皇室的八条规定: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银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皇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清室优待条件既定,在袁世凯的挟持与安排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清王朝最后一次的朝见礼仪,但是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仍然称病不入朝,他只是委派外交大臣胡惟德等人率领内阁成员参加朝见仪式。当内侍将《清帝退位诏书》跪呈皇帝,隆裕皇太后执阅后,泪如雨下。然后,她悲痛欲绝地将诏书交给内务府大臣世续、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由他们钤印御玺。《清帝退位诏书》中有一句“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这一句是由袁世凯亲笔加进去的。这样一来,共和政府不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是由清政府任命产生了。为此,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表示抗议:“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话说世续、徐世昌将钤印了御玺的《清帝退位诏书》递到隆裕皇太后手里。她同胡惟德简单地交谈了几句,便面带愁容地将钤了御玺的退位诏书交给了胡惟德。而后隆裕太后拉着溥仪,在内监扶持下回到内宫。随之群臣散去。

至此,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胡惟德接了隆裕太后的《清帝退位诏书》,便带着内阁成员一干人等,默默地走出宫门,上了马车,直奔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而去。

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早已做好接收退位诏书的准备。在外交大楼附近,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尤其是外交大楼的门口,更是戒备森严,从大门口一直排到正厅,一色扈卫的队伍。正厅里,两边站立着各及武官,再往里走,就是一些重要大员了。

正厅中央,摆着一张大条案,条案中间放着一个紫檀镂花的大帖架。

胡惟德等人捧着诏书与众人走进大厅的时候,大厅里百十个人哑口无声,甚为肃静。此时,袁世凯并没有等他人请,而是一个人从内室里走了出来。胡惟德已在上手里站好,同去朝见的各内阁大臣都站在胡惟德后边。袁世凯装模作样,装着很虔诚的样子,轻整衣冠,在下手里站好,恭恭敬敬地向诏书鞠躬,然后用双手毕恭毕敬地接过胡惟德手里的诏书,也不展开看一下,就将它放在大条案上的大帖架上陈列起来了。

如似排练过一般,袁世凯把这一切做得既有条理,又很从容,而后,他又重新在下手里站好。这时,胡惟德也装模作样地朗声而言道:“太后把国家大权交给了宫保,请宫保早日组织共和政府,以不辜负太后的愿望!”

袁世凯恭恭敬敬地说了声:“是!”

接受诏书仪式完毕,袁世凯转过身子,对胡惟德等人说:“你们辛苦了,到后厅里去休息吧!”

为表明自己真正实行共和,当天晚上袁世凯即在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里让理发师为自己剪了发辫。在剪发辫时他异常高兴,得意忘形,不断地哈哈大笑。“袁宫保剪辫子”这件事,很快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的军政上层。把袁世凯剪发辫与黎元洪剪发辫的做假欺骗世人与他们的得意情景前后一对照,如出一辙,他们所用的手法完全一样。就这样,刘公与无数革命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夺得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黎元洪这些政治流氓轻而易举地窃取了。读史至此者,谁不为刘公感到痛心呢?

第二天,北京城的各家报纸,争先恐手地把《清帝退位诏书》全文发表了出来,于是,北京城的街头巷尾,人们拱手相告:

“改了朝代了!”

“国家共和了!”

“再也不会打仗了!”

人们只知道“共和”二字,但究竟怎么个“共和”法呢?老百姓心里谁也没有数。

再说孙中山主持着的南京临时政府,为袁世凯在通往总统宝座的道路上增添了障碍,而孙中山本人则承受着国内外、党内外形形色色各种人物的压力。迫于各种压力,1912年1月22日孙中山发表过这样一个声明:

袁若能实行断绝同满清政府关系,为民国国民之条件,则文当仍践前言也……今确定办法如下: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电知民国政府……或转饬驻沪各国领事转达亦可;二、同时袁须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主义;三、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后,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五、袁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乃能接受事权。

清帝宣布退位的第二天,也就是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就按照孙中山提出的办法,迫不及待地将清帝退位诏书送各国公使及南京政府,并且发表了自己的政见: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今由弊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袁世凯所发表的政见可谓情真意切,如是肺腑之言。这些动听而冠冕堂皇的辞藻当时不仅迷惑了无数的革命党人,就连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些首脑人物也被他这一番花言巧语弄昏了头脑。孙中山在接到袁世凯宣布政见电文的当天,便履行自己的诺言,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并推荐袁世凯为下届临时总统候选人。孙中山在致参议院的咨文中说:“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员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

孙中山辞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职务,而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候选人的消息传出后,革命党人、海外华侨及各界人士纷纷致电孙中山,反对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候选人。为了平息众人的反对之声,孙中山在回电革命党人时说:“文等所求者倾覆清朝专制政府,创立“中华民国”……项城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功绩如此,何不可推诚。……吾党不必自揽政权,亦自有天职。更不以名位而为本党进退之微。”接着,他在覆电海外华侨时说:“今日目的已达。……我辈之义务告尽,而权利则享自由人权而已,其他非所同。”

孙中山同刘公一样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不图名利,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被袁世凯的假象所蒙蔽,上了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政治流氓的当,把自己的兄弟、最最亲密、忠贞不贰的刘公组织领导发动的武昌起义的胜利果实,以“成功而不私其权利”的高尚风格,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读史至此者,谁不握腕叹息?

由于孙中山的推荐,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在南京进行选举,袁世凯以17票,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美、英、法、德等国的公使得知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立即登门祝贺,并纷纷答应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由此可见袁世凯同西方列强是穿连裆裤子的,他们是一丘之貉。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他们在东方的竞争对手。他们想让中国停留在半殖民地状态,继续成为他们掠夺、分割的对象,于是他们物色上了袁世凯这个封建官僚的代表人物。为此,他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袁世凯予以大力支持、帮助;而对孙中山为代表的维新图强的南京革命政权采取打压政策。

之后,黎元洪被补选为临时副总统。

在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为了制约袁世凯,提出了觉得很有效的三个方法:

一、临时政府所在地设于南京;二、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三、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

孙中山想让袁世凯离开北京的巢穴,失去基地,让他只能按《临时约法》来为民国办事。

袁世凯根据孙中山所说的三条,口口声声说:极愿早日南行。但却迟迟不动身。为了催促袁世凯早日到南京就职,孙中山派蔡元培、宋教仁、魏宸组、钰永键、王正廷组成专使团,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

袁世凯怎肯离开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北京巢穴,而只身往南京去做一个处处受革命党人监视的空头总统呢?他猜透了孙中山的心思,于是就来了个阳奉阴违,软拖硬抗。他见了蔡元培、宋教仁等人,忙说道:“正准备着,准备就绪就一同南下!”他说一套做一套,安排好迎袁专使团之后,就授意他的心腹在北京、天津等地发动兵变,并与外国特使通气,让他们调兵入京,以“保护”使馆为名与所谓的兵变相配合,故意制造北方的混乱局势,造成袁世凯不能离开北京的假象。

到了晚上八时左右,他的心腹曹锟就在北京东安门及前门一带发动“兵变”。参与兵变的官兵到处放火,到处杀人抢劫,一夜未停,商民有数千家遭到损害,这就是著名的“北京正月十二兵变。”

由于兵变。迎袁专使团在第二天天未亮就逃进北京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

曹锟的假兵变,各国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第二天,借口保护在北京城里的使馆,纷纷调兵入城。大街上处处可见外国军队,尤其是日本军队最多,北京城一时人心惶惶。

假戏要演得像真戏。天亮了,袁世凯又派梁士诒到六国饭店看望迎袁专使们,他说:“现在全国倡行革命,人心动荡,北方秩序很难维持,像目前这种情形,如果不能及时地调度、弹压,确保地方的安谧,就很容易引起外国对我国用兵的祸事,这一点是务必要万分注意的,一点也大意不得。”

专使们受到兵变的惊吓,目睹了外国出兵的猖狂,再听到了梁士诒危言耸听的说词,不但人人心里发慌,而且也没有了主意。大家经过与梁士诒的反复磋商,蔡元培于3月2日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报告北京的局势,陈述袁世凯不能南下就职的原因,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电文说:

北京兵变,外人极为激昂,日本已派兵入京。设使再有此事发生,外人自由行动,恐不可免。培等睹此情形,集议认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要问题,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

很快,南京临时政府同意蔡元培等专使们的意见,请袁世凯派专人代表到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说明情况。

于是,袁世凯立即派唐在礼与范源濂作为代表前往南京。临行前,梁士诒找到唐在礼与范源濂,向他们二人叮嘱一番袁世凯不能离北京南下的原因,要二人牢记于心,要向南京的革命党人妥为转达。然后,梁士诒又小声地对二人说道:“南京临时政府和参议院方面,通过蔡元培等已经预先接洽好了,并且不少的参议员也已经打点好了,我想你们这次到南京的差事会完成地很顺当的。”

接着,袁世凯也接见了唐在礼与范源濂,他淡淡地对二人说:“你们二位辛苦一趟,到南京对他们把北方的情形说一说,我看你们只要说一说就行了,没有什么让你们感动头痛与棘手的事。”

唐在礼与范源濂到了南京后,在参议院由孙中山主持召开的袁世凯为何不能南下的情况说明会上,唐在礼如鹦鹉学舌一般把梁士诒交代的袁世凯为何不能南下就职的原因重复了一遍——即北方局势很混乱。随后又以转述袁世凯的话说:“为稳定大局,不拂众意,遂不克离京南下就职,谅诸公等必以国事为重,不拘仪节,从权考虑,俞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

唐在礼鹦鹉学舌的话一说完,众议员们便一致鼓掌通过了,没有一个人提出什么异议。

孙中山在各方面压力之下,迫于无奈,只好又作了让步,向参议院提出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的议案。于是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孙中山所提之议案,并议决从袁世凯受职到孙中山解职的六项程序:

一、电知袁大总统,允其在北京就职;二、袁大总统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三、参议院接到宣誓之电后,即复:承认为授职,并通告全国;四、袁大总统受职后,即将拟派之国务总理及国务员姓名电知参议院,征求同意;五、国务总理及国务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交代事宜;六、孙大总统于交待之日,始行解职,由参议院电达。

袁世凯见唐在礼、范源濂在南京把事情办得很顺当,在接到南京的受职的六项程序的电文后很高兴,即致电孙中山:“自经此变(指曹锟的假兵变),北方商民愈不欲凯南行,函电吁留,日数千起。而南京政府亦鉴北方事之方殷,谅南行之宜缓。连日磋商办法,以凯既暂难南来,应请黎副总统,代赴南京受职。”

于是孙中山复电袁世凯道:“经院议决,公在北京受职。”

袁世凯接到孙中山的电文后,自然十分高兴,于是,他便开始积极地从事筹备。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专使蔡元培、宋教仁等人也应邀参加了典礼仪式。至此,袁世凯的美梦便如愿以偿了。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袁世凯使用卑鄙下流、两面三刀的伎俩而窃取了。

对于南京临时政府的一再妥协,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别人尝。

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大总统后,任命唐绍仪为内阁总理。不久,袁世凯派内阁总理唐绍仪,带俞人凤、顾维钧、曾广勷等人到南京办理接交事宜。至此,唐内阁正式宣告组成:内务总长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征祥、财政总长熊希龄、陆军总长段祺瑞、交通总长施肇基、海军总长刘冠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大权都掌握在北洋军头目和君主立宪派分子的手中,而进入唐氏内阁的同盟会党人只有四个人,这就是教育总长蔡元培、工商总长陈其美、司法总长王宠惠、农林总长宋教仁。这样,革命党人在唐氏内阁里又成了陪衬而已。

3月底,南北和谈签约。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在参议院行辞任礼。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设北京,并正式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从此之后,袁世凯便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专制、独裁统治,并一步步朝着复辟帝制的道路上迈进,想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开历史的倒车……

这里且把袁世凯窃取革命党人的胜利果实,当上“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的事搁下,再说说刘公率师北伐的事。刘公率北伐左军智下唐河、新野诸县后,南阳、邓州等县望风归附。刘公在鄂西北、豫南地区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这无疑成了黎元洪的一块心病。

他绞尽脑汁,使出一个个卑鄙的伎俩,想以此来削弱刘公的势力或置刘公于死地。黎元洪同历史上的秦桧、贾似道、魏忠贤、和坤等无数个奸人一样,虽无治国安邦之术,但害人的本事还是有的。黎元洪真可谓:

魑魅魍魉鸡肚肠,一旦得志便猖狂。

岳飞屈死风波亭,刘公能有好下场?

欲知刘公是否能躲过黎元洪一次次的阴谋陷害呢?且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