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澶渊定策_大宋名相

澶渊定策_大宋名相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澶渊定策_大宋名相赵恒对寇准和毕士安的任用,应该说是临危授命,因为在这个时候,辽国对北宋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进攻。但是寇准却异常淡定,他捂住消息秘而不宣,直到第二天早朝,才将消息公布出来。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寇准提供了周密的护驾计划,并且仍然建议他去大名府。按照寇准的计划,赵恒赶到澶州之后,河北主要兵力要赶来加强外围防线。形势危急,寇准一边命令沿河军民凿冰,一边赶来劝赵恒尽快赶往澶州。

澶渊定策_大宋名相

赵恒对寇准和毕士安的任用,应该说是临危授命,因为在这个时候,辽国对北宋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进攻。由于赵光义的两次主动攻辽都以大败告终,北宋对辽国的策略被迫转为战略防御,这就为辽国的势力大长提供了土壤。此次大军来犯,就是辽国的太后萧绰抚平了国内矛盾后,对外用强的具体举措。那么,萧绰的战略决心到底有多大呢?她不仅带兵亲征,而且带着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也就是她的儿子,倾全国之兵来犯。远远望去,辽国大军浩浩荡荡,铺天盖地,大有一举荡平北宋王朝的气势。

坐镇开封的寇准一夜未眠,连续接到五封告急战报,值晚班的大臣们都坐不住了。但是寇准却异常淡定,他捂住消息秘而不宣,直到第二天早朝,才将消息公布出来。赵恒一听就急了,他不敢责备寇准,转而质问其他值班官员,为什么拖在现在才说,实际上是责备他们为什么非要在朝堂上说。寇准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他接过话茬对他说,战事虽然很急,却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皇帝亲临前线,三军将士齐力杀敌,战乱很快就会平息。赵恒一听寇准让他亲征,心中忧惧,却碍于龙颜不便否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惯于察言观色的大臣便不失时机地提出退朝,等到明天再议,赵恒立即准备应允。

寇准哪里肯应,要知道,战报一连传来五封,说明至少有五座边镇受到敌人攻击,这显然不是平常的袭扰行为。再加上情报人员的信息,辽国大军的目标已经可以确定是开封,如果今天不商量出一个对策,百官下朝之后消息就会传播出去,到时候开封城势必陷入一片混乱。等到开封一乱,全国都会跟着乱起来,前方将士更是会失去杀敌的决心和勇气。于是,寇准又拿出了他的倔强劲,死活不放赵恒走,赵恒不得不留下来,继续讨论战事。寇准的建议是让赵恒到大名府去,那里是战场的核心所在,既便于展示龙威,又便于发号施令。

赵恒自然不肯去,他找出各种借口搪塞,但寇准一再坚持。这个时候,毕士安的作用终于显现出来,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赵恒不必去遥远的大名府,只要到黄河边上的澶州去即可。群臣赶紧附议。赵恒眼见寇准还要争论,也见缝插针地表态,可以接受毕士安的建议,寇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当然,寇准建议赵恒亲征,也是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安排的,这也让他在危急时刻表现出了一位政治家应有的机智和谋略。(www.guayunfan.com)首先,寇准提议全民皆兵,用人海战术将辽军的先头部队和小股部队吃掉,至少也要将这些小股部队拖住,使其丧失灵活性,以便宋朝的正规军及时赶来消灭他们;其次,加强正规军的灵活性,在留有足够的守城部队后,主战部队要大胆地出城去,到战场上求生存,主动出击,以乱治乱,从而避免北宋军队被动挨打的局面;再者,派出精锐部队深入辽国境内作战,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迫使辽军生出后顾之忧;最后,就是全面加强情报工作,并且由自己来一手支持,以便尽可能得到战场上的主动权。

安排好了战事,问题又回到了亲征上,寇准再一次找到赵恒商榷。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寇准提供了周密的护驾计划,并且仍然建议他去大名府。与此同时,寇准还给赵恒讲解了当下的战场形势,告诉他辽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之所以推进速度奇快,主要是凭借骑兵的突击能力,巧妙越过宋军防御薄弱的节点。只要宋军坚壁清野,稳住阵脚,辽军的进攻势头自然会被削减下去。到时候,辽军没了后勤补给,优势兵力又分散到战场各处,宋军在局部以优势兵力作战,很容易扭转战场形势。赵恒听完寇准的一番话,忽然觉得豁然开朗,这才坚定了亲临前线督战的决心,但只同意到澶州而已。

接下来的战事发展,果然印证了寇准的预想。就在辽军小股骑兵四处乱窜的时候,萧绰统领的辽国大军正式发动一场攻坚作战,而他们进攻的目标,就是首当其冲的瀛洲(今河北河间)。史料记载,辽军的进攻极为猛烈,他们在攻城之前,射出的箭石就好像是飞天的蝗虫一样,遮天蔽日。攻城的士兵更是如同潮水一样,一拨接一拨地涌向瀛洲城,只是宋军守城部队在一天内就伤亡了3万有余。但即便是这样,瀛洲城还是守住了,萧绰不得不率领大军绕过瀛洲继续南下,辽军兵锋直逼大名府。

这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传到开封,就迫使赵恒必须如做出行动了,因为在大名府和开封之间,就只剩下一个澶州城。如果辽军拿下大名府,那么澶州就会成为下一个战场,到时候赵恒再想亲征,不仅要上战场,而且恐怕要亲临一线了。然而,就在赵恒的心高高悬起时,一封来自辽国境内的神秘书信,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写信的人名叫王继忠,曾经是赵恒的一员心腹武将,本来以为他在一场战斗中牺牲,结果却被俘虏到辽国做了官。他在信中告诉赵恒,萧绰其实想用和谈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之所以兴兵来犯,不过是想增加谈判筹码。

合上这封信,赵恒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既然萧绰的真实目的是和谈,那么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虚张声势。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于是他打起精神,终于踏上了前往澶州的亲征路。赵恒放了心,寇准对他的护驾工作可不敢大意,除了挑选精兵强将,他还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四散分布在赵恒的车驾周围。但是,赵恒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到韦城(今河南滑县),问题又出现了。

按照寇准的计划,赵恒赶到澶州之后,河北主要兵力要赶来加强外围防线。但是命令发出一个多月了,河北的军队并没有如约前来。与此同时,由于天气严寒,开封城面前唯一的天险黄河,结了厚厚的冰层。也就是说,如果辽国大军来犯,大军可以直接踏冰而来,开封城已经根本无险可守。形势危急,寇准一边命令沿河军民凿冰,一边赶来劝赵恒尽快赶往澶州。没想到赵恒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暂时避开辽兵的锋芒,去南方躲避一段时间。

对于这样的问话,寇准真是哭笑不得,但是他心中也很清楚,鼓动赵恒南逃的两股势力,始终贼心不死。其中一股势力鼓动赵恒逃往金陵,因为为首的大臣是金陵人;另外一股势力鼓动赵恒逃往成都,原因如出一辙。这两股势力不仅找到了各种借口,而且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就等着赵恒一声令下,就可以拍马扬鞭而去。因此,寇准对赵恒的回答是,劝言南逃的大臣都该杀,因为他们鼠目寸光,胆小无知,简直是在误国误民。

除此之外,寇准也提醒赵恒注意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随驾人员的家眷都在开封。如果赵恒逃往南方,开封就会暴露在敌人的兵锋面前,随驾人员顾念自己的家眷,恐怕在半路上就会跑光了,到时候将没有一个人保护他的安全。如果赵恒能够北上澶州,将开封置于战略后方,那么不光是这些随驾人员,前方将士的家眷也都在开封,到时候大家即使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眷,也会拼尽全力作战。赵恒再一次被说服,在韦城逗留了整整两天之后,终于再次前往澶州。

可是没走多远,赵恒一行又停了下来,只不过这次的确是被形势所迫。原来,萧绰率领辽兵进攻大名府的同时,分出了一支部队,由萧挞凛率领,此时已经进攻到了澶州城下。还好,澶州守军选择主动出击,并且用率先埋伏好的强弩射死了萧挞凛。主将一死,辽兵就开始四散逃窜,宋军趁势掩杀,取得一次大胜。消息传来,立即增强了赵恒的信心,他加快脚步,终于在整整七天后赶到了目的地澶州。

需要说明的是,澶州的城建结构比较特别,共分南北两城,其中一座在黄河南岸,另外一座则在黄河北岸。赵恒看到南城,立即喜出望外,带着随行人员就赶了进去。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赵恒还是没有过黄河,当然也没有到前线。对于赵恒的举动,寇准已经无可奈何了,两座城只有一河之隔,而且此时又冻了冰,北城还有大队宋朝军队住房,整个河北的军队也在源源不断赶来,他居然死活不去北城。又是寇准,他几乎不想再说任何话,见到赵恒之后就是一副“你必须过河”的架势,只差动手把赵恒拉去北城。

赵恒知道寇准又要犯倔劲儿了,再加上此时已经赶来一大批武将为他壮胆,这才终于从开封出发整整七天之后,登上了澶州北城,澶州城的城墙之上,竖起了代表皇帝的龙旗。城下十几万宋朝军队看在眼里,激动地山呼万岁,震天动地,转瞬间士气增加了百倍不止。此时,宋辽之间的战事已经进行了两月有余,虽然在战争初期辽国军队气势汹汹。但是由于寇准的政策方针被及时贯彻了下去,辽国军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甚至没有打下一座像样的城市。而且整个军队中最勇猛的将领萧挞凛,也已经被宋军击毙,而赵恒又在这个时候登上了澶州城头,双方的士气此消彼长,出现了本质上的逆转。于是,就宋辽双方的战争大局来看,宋朝方面已经占据一定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在不断扩大。

如此一来,寇准对战事发展的预期就得到了验证,这自然鼓舞了他的信心,同时也鼓舞了一批为数不少的文臣武将。就这样,在寇准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向赵恒上书,既然宋朝方面已经把局面稳定了下来,不如主动发起一轮反攻。这样做不仅能够进一步打击辽军,动摇他们的战略决心,如果形势发展足够理想,说不定还可以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从此竖起中原地区的北方藩篱。可惜,赵恒并不这样想,他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战事,因而主张见好就收,主动向辽国提出议和。

当时,史料还记载下寇准对赵恒说的一段话,他说:“如果能够按照我说的去做,至少在百年之内辽国不会轻举妄动,我们也可以得享安宁。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去做,虽然我们暂时占据上风,迫使辽国选择与我们和议。但是只要到几十年之后,辽国还是会图谋我大宋领土,到时候战端又会拉开了。”只可惜赵恒一再坚持,同时又有大批趋炎附势的臣僚从旁助阵,再加上停战对于天下百姓有利,寇准也就只好选择屈从了。

接下来是讨论和谈的内容,既然宋朝在战场上形成了优势,那么在谈判桌上就有了天然的主动权。为此,寇准坚决要求收回长城防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能够如此,就等于和辽国平分了燕山山脉的天险。到时候宋朝就可以凭借长线防线御敌,边防支出将大幅削减,对于国家尤其是百姓的税赋压力的减轻也将裨益良多。而且,寇准开出这个条件是经过仔细分析的,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如果宋军想要恢复燕云十六州,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宋军想要收复长城防线,只要在中原地区打出声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前面已经说过,只要赵恒能够坚定信心,对辽国发起战略反攻,打出声势并非难事。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宋朝的北部防线有一员老将,上书给真宗,对于当时的形势分析和寇准不约而同。他在报告中具体地提到,辽国大军已经深入宋朝千里作战,后方补给完全断绝,所有辽军都必须靠劫掠各地百姓自给。而说到辽国的军队,他们最强的作战能力是骑兵冲锋,但是他们深入宋朝来作战,是为了抢夺战利品的。现在,他们已经抢得盆满钵满,这些战利品又都驮在马背上,士兵则大部分下马在地上行走。这个时候,如果对辽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一定会因为顾及抢夺来的财宝而溃不成军,宋军必可取大获全胜。而只要消灭了这股辽军,不要说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是趁热打铁,直入辽境,一举荡平敌寇也无不可。

然而,赵恒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史料也记载了他对寇准等人意见的回复,如今看来真可谓不负责任。他说,我们只要数十年的安宁就可以了,到时候国家富强,凭借大宋国的人才济济,也一定能够产生更杰出的文臣武将,根本不用惧怕辽国。如果轻动兵锋,只会让百姓跟着遭殃,一旦不幸战败,几十年的太平年份都将失去。所以,我们还是看看辽国方面的意思,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便让战事平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既然要和谈,双方就得出价码。宋朝这边的意思很明确,一定要恢复开战前的领土状态,并且态度坚决。这个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赵恒一向懦弱怕事,为什么这个时候忽然态度强硬起来了呢?答案令人扼腕叹息,因为他之所以如此强硬,是因为后面还说了一句话,“只要能达成这一点,每年可以给辽国进贡岁币。”所谓岁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银两,一部分是布匹,辽军之所以屡次犯边,甚至不惜大举来攻,想要的也不过就是这些。

不用打战也能得到战利品,辽国自然喜出望外,萧绰很快就给出了回复,答应赵恒的领土要求。但是,双方在岁币的数额上产生分歧,萧绰觉得太少,使者又不敢做主,只能带着半成不就的和谈结果回来复命。这样一来,矛盾的地方就只剩下岁币的数额,赵恒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找来寇准商量。寇准见事已至此,只能就事论事,开门见山地问赵恒的心理底线,也就是他最多能够接受多少数额。赵恒思索再三说,既然辽国已经答应领土要求,给他们100万两也无妨。寇准心中一阵火气,他大声对赵恒说,如果辽贼不同意呢?

赵恒不知道寇准为何生气,但还是感到莫名地害怕,只得颤颤巍巍地说,“只要能把事情办成,三百万两总可以了吧?”寇准摇摇头出门,找来此次谈判的代表曹利用说,最多允许他给辽国10万两,多一两就让他提头来见。曹利用得令,战战兢兢地上路了,毕竟10万两岁币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等到曹利用终于回来复命,寇准正好有事不在,赵恒接见了他,同时很多文武大臣也都在场。曹利用进殿之后伏地便拜,一边哭一边说:“臣有负陛下众望,许给了辽贼太多岁币,还请陛下饶臣不死。”

赵恒暗下思忖,莫不成真许给辽国300万两岁币,一众大臣也都跟着提心吊胆。很快,赵恒喝止了曹利用的哭声问:“到底是多少?”

曹利用颤颤巍巍地说:“30万两。”

当场一片哗然。

后来,寇准听说30万两的数目,也没有表示异议。他之所以会给出曹利用10万两的底线,是想给这位颇具能力的谈判官一点压力,也许在他心里可以接受比30万两更高的数目也说不定。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赵恒开口就是100万两,甚至在寇准怒其不争地喝问中说出300万两,显然又是一项不负责任的举动。

如果仅从以上内容来看,寇准所促成的“澶渊之盟”究竟对宋朝有多大贡献,恐怕还不是很直观。下面,我们用数字来看两个基本事实:

首先,宋朝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有多大影响。史料记载,赵恒继位的这一年,宋朝全国的现金税收约为2224.6万两,其余还不包括粮食、布匹和矿产,以及各地的特产等。由此可见,宋朝每年赔给辽国的30万两岁币,大概只占全国总收入的1.5%,如果把其他收入全部加起来,30万两所占比重还不到0.5%,而且宋朝的社会经济,在“澶渊之盟”过后还是逐年增长,相对应税收也是水涨船高的。

其次,既然有收入,当然也要有支出,而在当时,宋朝最主要的支出,就是用于防御辽国的军费开支。同样有史料记载,宋朝此时用于防御辽兵的开支,每年仅士兵的军饷这一项支出就超过1500万两。如果发生战事,这项开支还要成倍增加,如果再加上因战乱造成的官民损失,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澶渊之盟”的签订,宋朝的这项开支基本上都省下来了,而且每年还有战区的人民向国家纳税。

最后,萧绰作为辽国的绝对统治者,想要和宋朝签订协约,这样的机会对于宋朝来说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即便是在北宋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赵匡胤和赵光义两朝,倾全国之力对辽国用兵,都吃了很大的亏。如今,能够和辽国签订协约,可以有效地约束辽国侵犯宋朝,而且在数十年内连小规模的骚扰都没有,对于宋朝边境的人民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祉,而对于整个宋朝综合国力的增长,显然也是大为有利的。

宋景德元年(1005)一月,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宋朝每年向辽国进贡30万两岁币,辽国归还此次攻占的所有领土,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从此互不侵犯。因为此次签订协约是在澶州城,而澶州古称澶渊,因而史称“澶渊之盟”,寇准美名从此千古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