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君臣之交_大宋名相

君臣之交_大宋名相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君臣之交_大宋名相按照惯例,寇准还需在成安县令任上干满三年。两年之后,寇准升任枢密院副使,成为整个北宋王朝主管军事的二把手。这里再具体交代一下,宋朝的中央领导集团,核心人物只有四个,分别为正副宰相和正副枢密使。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寇准只有不到33岁,从此成为整个大宋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领导。然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赢得贤德美名

君臣之交_大宋名相

按照惯例,寇准还需在成安县令任上干满三年。然而,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让他得到了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从而让他在千千万万个地方官员中脱颖而出。

就在寇准任成安知县的第二年,北宋和党项之间发生了边境冲突,党项首领李继迁聚众反宋,转而附辽。党项活跃于西北地区,虽然名义上属于宋土,实际上处于自治状态,拥有极大的自治权限。后来,党项首领李继捧主动放弃自治,带领党项贵族来到开封居住,但又有一个人非要与北宋为敌,并且逃到了大漠里和北宋边军打游击,他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为了剿灭这股反叛势力,赵光义开始对西北地区大举用兵,而寇准之所以来到开封,就是被临时抽调而来,他的任务是押运军粮送去西北前线

然而,寇准并没有满足于押运军粮的任务。一路风沙来到西北前线,眼见一场场惨烈无比的战事,他开始全面搜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用来分析和思考如何解决边患。回到开封之后,寇准利用天子门生可以直达圣听的机会,将自己在西北前线的所见所想写成书面报告,呈现给了赵光义。赵光义看到这份报告,不禁喜出望外,立即召见了寇准,眼见寇准一表人才并对答如流,赵光义自然颇为欣赏。与此同时,寇准因为押运军粮有功,已经被吏部擢升为郓州(今山东郓州)通判,但是在赴任的当天,他忽然接到赵光义的圣旨,调他去“三司”工作。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三司”不仅是中央政府机构,而且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或者说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赵光义让寇准去“三司”工作,用意已经很明显,那就是把他培养为自己的股肱之臣。果不其然,寇准在“三司”工作四年之后,即被调入枢密院任直学士。至此我们应该有所了解,当年赵普在担任宰相之前,其职务就是枢密院直学士,寇准升任这一职位,不仅是官位的擢拔,同时也距离北宋政府的核心权力或者说距离赵光义又近了一步。(www.guayunfan.com)这样一个职位,不仅让大多数人垂涎,即使寇准本人,也有些受宠若惊。可是在赵光义看来,这个职位仍然给低了,他原本想要给寇准更大的官。据史料记载,赵光义想要提拔寇准,便让宰相们商议,结果从低到高一连说了几个职位,赵光义都不满意。直到最后议出枢密院直学士的职位,赵光义才勉强同意。按照当时的规定,政府任用官员必须按照既定的程序,说白了就是不能让皇帝随便任命官员。赵光义提名寇准升官,实际上是和宰相们进行了一番博弈的,如果按照他本人的意思,寇准得到的官位会更高。

赵光义的态度,向众人展现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将来必定要进一步提拔寇准,因而寇准的官运从此亨通起来。两年之后,寇准升任枢密院副使,成为整个北宋王朝主管军事的二把手。这里再具体交代一下,宋朝的中央领导集团,核心人物只有四个,分别为正副宰相和正副枢密使。寇准升任枢密副使,也就意味着他从此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机构,而这个时候距离他向赵光义递上那份报告,仅仅过去两年。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份报告,此时的寇准刚好在成安县令任上期满,接下来还可能会被平调到某个县城任县令,不被赵光义所知,更不被天下人所知。

又过了三年,寇准再次得到提拔,这次他的官位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寇准只有不到33岁,从此成为整个大宋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领导。那么,赵光义对寇准的赏识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宋朝人有“簪花”的习俗,就是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将花朵折下来戴在头上,以此来表示对春归大地的喜悦和欢迎,乃是一个大型的盛会。在开封西郊的皇家园林金明池,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一次簪花大会,赵光义会带着大臣们来到这里参加,同时也会让老百姓进园同乐。

寇准任副宰相的这一年,赵光义照例带着大臣们来金明池参加簪花大会,寇准也在众臣之列。赵光义入园之后,文臣武将连同远处的老百姓,铺天盖地般大喊万岁,自然惹得赵光义龙颜大悦。这个时候,有女侍端上花给赵光义佩戴,赵光义从中挑出最美艳的一朵,居然抬手赐给了寇准。寇准接过这朵花,佩戴在官帽上向众人展示,一时间风头无两。赵光义看在眼里,更是颇为满意,笑着对左右大臣说:“寇准年少,正是戴花饮酒时。”

如果说,在赵光义的心目当中有一个理想的宰相人员,那么寇准的出现就把他的理想人选具体化了。首先,寇准的才华出类拔萃,而且容貌伟岸,个性特立独行,这些都是赵光义所欣赏的;其次,寇准的出身比较单纯,思想也比较单纯,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想法,这些又是赵光义所需要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寇准确实是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向赵光义提交那份报告。应该说,赵光义一朝的老臣,基本上都是一些谋私营私的人,当寇准这样有担当的人出现后,又怎么可能不被赵光义重视和重用呢?

史料记载,寇准任枢密直学士的时候,副宰相王沔的弟弟王淮贪污受贿数额巨大,按照国家律法当处斩首抄家。但是凭借王沔的权势,王淮最终只是被带回家里惩罚,一番批评教育就不了了之了。同一时期,有一个名叫祖吉的人,犯了和王淮几乎同样的罪,结果却按律斩首抄家了。这件事,不要说满朝大臣,就是赵光义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碍于王沔的面子才不闻不问。结果寇准却把此事抖了出来,要求按律惩办王淮,而且请注意,这个王淮乃是和寇准一年考中进士的同学,这在当时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

因而我们可以想象,当寇准在朝堂之上把这件事说出来的时候,包括赵光义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寇准知道这件事,赵光义也知道这件事,同时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寇准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实际上相当于将了赵光义一军,这种事可不是谁都有胆量做的。朝堂之上的赵光义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作势说:“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把王沔找来,我要好好地教训他。”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赵光义的意思很明显,首先是推卸责任,其次是摆明立场。这件事虽然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但寇准给了大家这次教训,连赵光义也不敢随意偏袒谁了,何况是朝堂之下的群臣,北宋政权的风气为之一清。

后世史家认为,赵光义之所以喜欢寇准,还有另外一层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他喜欢以唐太宗自居。众所周知,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由他一手创建的贞观盛世为他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然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赢得贤德美名,却要完全依赖一个人,那就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把寇准和魏征拿来做一番比较,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赵光义每每以李世民自居,如果能有一个“魏征”对号入座,自然可以让他感到心满意足,这才有了寇准的表演舞台。

据说,有一次寇准和赵光义商议某事,寇准照例又像往常一样坚持己见。赵光义实在气不过,站起身要走,意思是不和寇准一般见识。但寇准居然不允,并且伸手拉住他的衣服不放,赵光义只得留下来继续商议,直到达成寇准满意的结果。而在事后,赵光义也只是悠悠地说了一句:“朕得寇准,犹唐太宗得魏郑公(即魏征)也。”在此可为佐证。然而,寇准可以是“魏征”,赵光义却很难是“李世民”。赵光义希望用寇准来彰显自己圣君的形象,却又时时因为寇准的棱角自讨苦吃,因而他对寇准的印象便悄然发生了变化。

之前,寇准在枢密院任副使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下班,天已经擦黑了。枢密使张逊的仪仗在前,枢密副使寇准和温仲舒骑马在后,这在当时属于国家规定。寇准的心情不错,因而边走边和温仲舒闲聊,就在他们聊得尽兴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冲向仪仗队,嘴里还不断地喊着“万岁”。显然,这是一个被酒乱了神智的人,被差役制伏之后就移送治安部门了,谁都没有当回事。然而,到了第二天早朝,负责审查此人的官员居然向赵光义报告,这个人拦住了寇准的马头,一边行跪拜礼一边口喊“万岁”。

这样的事可大可小,但既然审查官员上报了,赵光义只能找出三名主要当事人,也就是张逊、寇准和温仲舒。寇准早就听明白了,这分明是有人想陷害他,而幕后主使一定就是自己的直属长官张逊。果不其然,寇准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张逊立即跳出来反驳,二人很快在朝堂上吵了起来。实际上,赵光义心中早就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寇准肯定没有谋反之心,因为没有哪个真心谋反的人会找人到大街上喊自己万岁。张逊也不是真心告他谋反,只是在平时被寇准顶撞惯了,想要教训他一下而已,可惜寇准就是寸步不让,二人在朝堂之上越闹越凶。

面对两位不识大体的中央高干,赵光义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但是天子的威仪又不能丢,于是只好面不改色地打圆场。张逊为官多年,心知事情不宜再闹下去,就打算从此打住,一时没了声音。可寇准却不依不饶,他抓着张逊不放,非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张逊搬起石头反而砸自己的脚,但是在百官面前他实在挂不住脸,一时脑羞成怒地和寇准继续激辩。赵光义看在眼里,终于也忍不住了,他大声斥责了二人,同时罢免了二人的正副枢密使职务,寇准因此被贬往山东青州任地方官,按例又是三年。

赵光义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再用三年时间磨砺寇准,希望他能够变得圆滑一些。对于这次事件,虽然张逊和寇准一起受了罚,但赵光义明显偏袒了张逊。因为赵光义在当上皇帝之前,张逊就一直追随在他身边,这也是张逊能力平平而能够坐上枢密使这样的高位的原因。要知道,枢密院虽然从中书省分离出来,但是和中书省同属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中书令和枢密使基本上都相当于国家的二把手。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换作李世民,恐怕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然,需要我们继续关注的是,寇准会因为这三年的经历,而磨掉锐利的棱角吗?

应该说,在赵光义放弃对辽国用兵之后,整个北宋王朝就陷入一片治世,动辄兴兵大战的氛围已经渐渐远去。在这种情况下,赵光义基本不需要有能力的大臣,这同样也是张逊得以染指国家政权的原因。但是就在寇准被贬青州的第二年,四川爆发了规模庞大的王小波和李顺之乱,他们甚至占据了首府成都,大有蔓延至四川全境的趋势。与此同时,西北作乱的李继迁也是一刻不能安宁,他以游击作战的方式,在宋朝大军前去的时候四散遁逃,等到宋朝大军撤离,他又开始聚众作乱,让赵光义很是头疼。而对于这些问题,赵光义身边的大批近臣,是无法替他分忧的,所以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寇准。

于是,寇准去青州赴任仅仅七个月后,便被赵光义召回了开封。寇准见到赵光义,心中多少存着一丝怨气,赵光义赶紧动之以情,他露出自己腿上的箭伤说:“朕已经年老了,又时时被伤痛折磨,你要能够担起大任啊。”赵光义是很了解寇准的,而且感动他的切入点也找得很准,因为寇准心中始终惦念着国事,赵光义因亲征辽国而留下箭伤,也正是寇准所敬佩万分的地方。为此,寇准很快怨气全消,君臣二人又开始商讨当前战事。寇准的脾气虽然不对赵光义胃口,但是他的能力却显而易见,因为就在这次谈话之后,寇准升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后来,在寇准的运筹下,国家局势很快得到稳定,这也确实说明了他的超凡能力。

当时,在给正宰相吕蒙正的手书中,赵光义这样写道:“寇准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如今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又被新近提升为宰相,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你把工作做好的。朕已经和他叮嘱过了,一定要和你同心协力,有什么事都必须和你从长计议。希望你们能够同心同德,把上下级关系搞好,为朕分忧,把国家大事处理好。”

应该说,吕蒙正在接到赵光义的这封手书后,多少是有点哭笑不得的。寇准连皇帝的威严都敢触犯,又怎么可能在自己面前中规中矩呢?要知道,寇准在第一次被罢免中央职位以后,已经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寇准上殿,群臣股颤”,在当时广为流传。其实,不仅是大臣们看到寇准会“股颤”,就算是赵光义看到他,心中也多少会有点担忧,就怕他忽然之间又认起什么死理来。吕蒙正得到这样一个名声在外的人做下属,不用想也知道接下来要不得安宁了,但赵光义的圣意又不可违,只好硬着头皮迎接寇准上任。

果不其然,吕蒙正根本禁不起寇准的折腾,仅仅过了半年,就从相位上卸任了。按照赵光义对寇准的宠信和器重,这个时候完全有可能把寇准扶正,但赵光义毕竟还是没有做如此轻率的事情。而是把另外一位老资历的官员,同时也是当时的副宰相吕端扶正,吕端此人城府很深,他知道赵光义对寇准宠信有加,虽然身居正宰相,但无论从日常礼仪上,还是从宰相职权上,对寇准都是能让就让。如此一来,寇准的官位虽然是副宰相,实际上已经和宰相没什么区别了。

然而,寇准和同事之间的矛盾虽然平息了,但是其他方面的矛盾随即暴露出来。古代社会有规定,但凡国家有大型的喜庆活动,都要大赦天下,同时给所有官员提升一级。在寇准看来,这件事的弊病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官员没有任何功劳而被提级,很容易打消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因此,寇准决定由自己主持考核,条件合格者才予以提级。这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寇准很快就惹来了大范围的非议,其中也不乏跳出来直接挑战他的人。

因为寇准的操作,广州(今广东广州)右通判冯拯的级别不升而降,他心有不服,拒不执行寇准的决定。寇准对此大为光火,立即发文斥责冯拯,但冯拯此人有着和寇准类似的经历,因而也有着和他一样的脾气,不仅没有因他的斥责悔改,反而针锋相对地向赵光义状告寇准专权。赵光义此人最忌讳大臣专权,再加上寇准的举动惹来了大范围抗议,赵光义为了尽快结束此事,就对寇准提出了口头批评,希望他表个态。但是寇准却更加气愤,他把所有审核官员升降的记录拿到朝堂上,一条一条地和赵光义核对,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做法毫无争议。

赵光义实在无可奈何,只能再一次罢了他的中央职务,让他去邓州(今河南邓州)做地方官。然而,让赵光义和寇准都没想到的是,此次开封一别,竟是君臣之间的最后一面,因为就在第二年初,赵光义就驾崩了。应该说,寇准对赵光义还是存在私人感情的,因为在他接下来的人生当中,赵光义曾经送给他的那条腰带,一直都被他带在身边。

寇准的刚正不阿让他得罪了很多人,甚至让赵光义都有所忌惮,却也让他在无意中得到了一个人的感激,这个人就是赵光义的三子赵元侃。就在寇准于中央和地方来回任职的时候,北宋王朝的另一波势力却处在激烈竞争中,他们就是赵光义的儿子,而他们所争夺的对象则是皇位继承人。当时,皇位的主要竞争者主要有三个人,分别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次子赵元僖和三子赵元侃。其中,长子赵元佐有后宫和宦官的支持,次子赵元僖有国家大臣的支持,三子赵元侃看似势力单薄,却是赵光义最喜欢的儿子,相当于有赵光义的支持。

各方势力打得不可开交,赵光义也被闹得焦头烂额,由于满朝文武,以及后宫和宦官都是皇位继承问题的利益相关者,他想要找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无奈之际,赵光义忽然想到了寇准,我们前面说过,寇准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意识,因而也没有结交任何一位皇子,不是皇位继承问题的利益相关者,于是赵光义就想听听他的意见。寇准见问,立即不假思索地答道:“陛下是为江山社稷挑选新君,您是江山之主,只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就好。”在寇准看来,自己的这番话,完全是站在公理的角度所讲。但是在赵光义看来,却是找到了一个支持自己的人,因而支持赵元侃的想法也就更坚定了,寇准的表态相当于支持了赵元侃。

当然,事情还远没有结束。赵元佐和叔叔赵廷美关系修好,因而在赵光义把赵廷美逼死的整个过程中,赵元佐实际上站在了赵廷美一边。后来,赵廷美被定下阴谋造反罪,赵元佐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为求自保,他只能整天装疯卖傻,算是彻底退出了太子争夺战。皇次子赵元僖原本是赵光义最看重的儿子,但是有一次,五位大臣联名上书赵光义,要求册立他为太子。赵光义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不但没有册立赵元僖,反而从此开始疏远他,而且没过多久赵元僖就病逝了。长子“疯”了,次子死了,皇位自然轮到三子赵元侃继承,何况他又是赵光义最喜欢的儿子。

赵光义驾崩后,三子赵元侃即位,改名赵恒,是为宋真宋。应该说,赵恒对寇准是非常敬佩的,同时他也知道寇准在皇位继承上帮了他的忙,尽管帮得不是那么尽然,但是对于当时势单力薄的赵恒来说,也一定是充满感激的。此时,寇准还在邓州做地方官,赵恒却丝毫没有起用他的意思,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赵恒登基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想办法巩固权力,每天要面对一大群圆滑的大臣。这个时候如果把寇准招回来,以他的脾气非但帮不上什么忙,很可能还会为自己添麻烦。

赵恒对寇准有这样四点评价:资历很深,年龄很轻,脾气很糟,能力很强。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赵恒迟早会起用寇准,一方面又不会立即用他。为此,寇准在各地辗转为官,一直到赵恒继位的第五年。这个时候,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日新月异,赵恒终于想起了快要被他遗忘的寇准。很快,寇准结束了漫长的地方官生涯,奉召入京,出任开封知府。就在这段时间,宰相位忽然空缺出来,很多人都断言,这是赵恒在为寇准铺路,准备让他担任此职。

事实上,城府极深的赵恒确实有意试探寇准,想知道他有没有心思重掌大权,而寇准也及时捕捉到了他的信号。不过,此时的寇准已经不是当年的寇准,虽然他仍然想做宰相,但是几次起落,还是让他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他想知道新皇帝的真实意图,至少也要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因而一时陷入犹豫之中。一天,寇准和一位后生王嘉祐闲谈,由于关系比较亲近,他毫不避讳地说:“外面的人都传我要做宰相,你觉得我该去吗?”

王嘉祐说:“不该。”

寇准说:“为什么?”

王嘉祐说:“如果您去做了宰相,会损害以前造就的美名。”

寇准越听越糊涂,接着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嘉祐说:“自古能够建立功勋的宰相,没有不和皇帝相得益彰者,您觉得您能够和新皇帝相处融洽吗?”

这个王嘉祐平时呆里呆气,寇准之所以问他,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不想问出如此透彻的道理来,一时也就对赵恒的试探不予理睬了。即便如此,赵恒还是升了寇准的官,让他进入中央政府担任三司使。虽然寇准当年在三司任职过,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多年的积弊,这个时候的三司已经一片混乱,再加上征收全国税赋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根本没有人愿意担任三司使的工作。应该说,赵恒让寇准出任三司使,是甩给他一个烂摊子,实际上是想正式考察一下他的能力。

寇准上任之后,立即大兴改革,而且做得井井有条。我们前面说过,三司是宋朝的财政部门,要想胜任三司使的工作,不懂理财是不行的。应该说,寇准也不是理财专家,但他知道谁是,比如已经卸任在家失去权势的陈恕。寇准命人把他在职期间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整理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成册,最后又亲自到陈恕家里请他指教。陈恕很受感动,同时也愿意为国家再出一把力,全心全力地帮助寇准,这让他很快就把三司的工作正常运转了起来。赵恒把一切看在眼里,对于寇准的印象之佳,就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宋朝北部崛起的辽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如果再没有一位具备真才实干的官员出面运筹,边境问题就会面临失控。当然,这个时候的赵恒,也已经充分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对于是否任用寇准具备了足够的主动权。于是,在宋景德元年(1004),寇准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正式成为北宋王朝的宰相。当然,为了能够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赵恒还精挑细选地为寇准配了一位搭档,这就是和寇准同时出任宰相的毕士安。毕士安此人,比寇准大24岁,早年就已追随赵光义,不仅资历深厚,而且德行高远,乃是举朝公认的忠厚长者,连寇准都钦佩三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