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稳定物价、发展生产

稳定物价、发展生产

时间:2022-04-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稳定物价、发展生产解放之初,实业凋零,物资匮乏,投机势力乘机抢购囤积,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组织发展生产,实施加工订货,把大宗物资购销置于政府控制之下。这些都对稳定物价、控制市场起到重要作用。解放后,两区政府和市总工会工作组深入厂矿企业宣传党的政策法令,发动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1949年末,弹子石被服厂恢复生产。

稳定物价、发展生产

解放之初,实业凋零,物资匮乏,投机势力乘机抢购囤积,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商品价格不断上涨。1950年1月26日至2月3日8天之内,由于米、纱等物资供应失调,主要商品平均价格暴涨了66%,其中大米暴涨184.4%,棉纱暴涨70.5%。在市军管会和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两区加强了对集市的管理,重点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买空卖空的不法分子。同时,组织发展生产,实施加工订货,把大宗物资购销置于政府控制之下。组织城乡物资交流,抛售粮食、棉布、油、盐、糖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秩序。为配合稳定物价,人民银行还开办“折实储蓄”和“保本保值”储蓄[10]。到2月底,物价开始回落。4月,为了与私营商业投机倒把行为作斗争,重庆市零售公司二区营业处在弹子石、龙门浩、海棠溪、黄桷垭开设国营零售商店,主要经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盐、布、煤等生活必需品,这是国营商业在南岸地区经营百货商品的开始。同时,西南区粮食公司在南岸设立中心仓库和营业处,经营粮食批发和零售业务。这些都对稳定物价、控制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1950年下半年,两区先后成立工商科,加强对工商业和市场物价的管理。随着国营专业公司控制市场的力量逐渐加强,政府有效地控制了物价的涨落。1952年末,市场商品增加,交易活跃,物价稳定。

在农业生产上,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一心想种好庄稼,但受个体经济的限制,分散经营中存在很多困难。对此,区政府设立农贷基金,组织贷款给农民;组建农具制造厂,制造农具支持农民生产;组织自愿互利的便工队和临时性、季节性互助组;组织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试办农业试验场,推广种植业、养殖业的良种、良法,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副业生产。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提高14.6%,粮食年总产量增长286万公斤,增长40%,蔬菜年总产量增长778万公斤,增长49%,农业总产值增长215万元,增长36%。

工业生产上,解放前夕,南岸地区工矿纷纷歇业、停产、倒闭,开工仅10余家。解放后,两区政府和市总工会工作组深入厂矿企业宣传党的政策法令,发动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1949年末,弹子石被服厂恢复生产。随后,部分煤矿恢复生产,并分别在汪山、水花洞、棕子沟等地增设小煤窑。1950年,重庆市军管会接管了二十兵工厂、五十兵工厂和重庆翻胎厂,成为解放初期南岸最早的国营企业。同年,市军管会接管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四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玛瑙溪制造厂,定为公私合营,改名四川重庆水泥厂。1951年,市财经委员会在玄坛庙组建地方国营重庆茶厂。同年,由4家药房合并组建的桐君阁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将主厂从储奇门迁至海棠溪。当年,两区工商科分别接管了合益、复兴、荣记3个私营小煤矿,加上川东军区办的解放煤矿,以联营形式组成地方国营企业。到1952年,南岸有煤矿8家,资本金3.74万元,职工218人,年产煤8000吨,比1949年增长了271%。(www.guayunfan.com)在建立国营工业的同时,私营工业、手工业也陆续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私营机械工厂发展到105家,1612人。三益化学白碱厂、新生明矾厂、鑫记矾厂、和平里黑药厂等18家化工厂先后开工生产。当年,两区共有私营工商企业110家,员工4347名,资本1807万元;手工业1511家,7619人,资本248万元。1952年区属工业总产值632万元,比1949年的173万元增长2.7倍。经过3年艰苦努力,两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