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期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作用

近期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作用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货币政策,并运用其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和各种政策工具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总体来看,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政策传导机制。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选目标。所以货币政策目标不是简单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通常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货币政策,并运用其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和各种政策工具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

总体来看,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政策传导机制。这四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进而通过中介指标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货币当局所期望达到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是一致性的。

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各种控制货币和信用的手段所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般主要有四个: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选目标。

1.物价稳定

所谓稳定物价,就是指在某一时期,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也即在某一时期,平均的价格是相对不变的。这并不意味着,个别商品的价格是稳定的。在动态经济中,整个价格的稳定是与个别市场的价格变动相一致的。在实际生活中,整个社会物价稳定的同时,会出现某种商品价格可能上涨或下跌的情形。因为当社会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价格就上涨,这促使这种商品生产增加,以满足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价格机制自动发挥作用。这种价格变动,往往会促使全社会资源得以有效地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所以货币政策目标不是简单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不是同义词,但稳定物价的实质是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普遍、持续、大幅度地上涨。物价“稳定”到什么程度呢? 具体指标视各国不同情况而有异。但是,任何国家都想把物价上涨控制在最小的幅度内。1970年后,各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成为经济上的普遍问题,各国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当作主要目标。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工作,或每个劳动力在现行工资率下都能有一个职位。实际上,充分就业是同某种数量的失业同时存在的。在动态经济中,社会总存在某种最低限度的失业,失业有两种情况: 一是摩擦性失业,即由于经济制度的动态结构、技术、季节等原因短期内劳动力的供求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二是自愿失业,即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或嫌工作条件不好而造成的失业。这两种失业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都难以避免的。

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之外,任何社会都还存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非自愿失业幅度,即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条件,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即对劳动力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我们称之为周期性失业。一般认为,如果不存在周期性失业,则可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等于零。

通常以失业率即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的比率来表示就业状况。那么,失业率多少就可称之为充分就业呢?或者说一国的可容忍失业程度为多大呢?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3%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也有的认为,失业率长期维持在4%~5%算充分就业; 而在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家则认为,失业率在5%左右就是充分就业。因此,究竟失业率为多少才是充分就业,只能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判断。制定一个准确的指标,作为合理的失业水平,是很难办到的。

3.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衡量。理解经济增长必须区分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经济增长,并分析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动力; 不仅要考察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更要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

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要求的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持续增长的状态中,不出现大起大落。经济增长应有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人口增长、各种资源潜力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客观上主要取决于该国要素资源的投入水平,而要素资源的投入水平又取决于要素资源的实际供给潜力,因此,过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形成资源的浪费,而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则造成资源的短缺。衡量经济增长的程度,不仅要从增加的数量指标上看,还要从增长的质量上看。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由于过度使用和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无效的重复建设等实现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因此,货币政策实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调控各种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等导致国民经济负增长的因素,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往中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综合能力。

国际收支反映的一国对外经济交易活动,按其性质来分包括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类。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指经济实体根据自主的经济动机而进行的各种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输出入、赠与和侨汇、资本输出入等。调节性交易又称补偿性交易或事后交易,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差额或缺口而进行的各种交易活动,如分期付款、商业信用、黄金外汇储备的支付等。一国的国际收支,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数额过大,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尤其是一些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的国家,更是将此目标摆到突出的位置,如日本。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大体持平或逆差或顺差减小,避免逆差或顺差的进一步扩大。

三、货币政策各目标间的相互关系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1958年菲利浦斯得到关于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研究结论,后人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也证明了失业率与物价变化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如果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货币供给,物价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上涨; 如果要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压缩生产规模,须承受较高的失业率。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给政策的制定者一个启示: 要实现充分就业必然要忍受一定的物价上涨率; 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承受一定的失业率。政策目标之间需要设置社会临界点组合: 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组合。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稳定的物价,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生产充足的商品,保持物价的稳定。从短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 稳定物价需要抑制总需求,而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扩大总需求; 要加快经济增长,就必须配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又有可能引发物价上涨; 要稳定物价,必须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这种政策又可能损害经济增长速度; 最坏的状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出现经济“滞胀”。所以,既要保持持续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也是政策目标的难解之题。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是货币政策的内部目的与外部目的。由于影响国际经济因素比影响国内经济关系的因素更复杂,中央银行同时实现其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将更为困难。当本国出现通货膨胀时,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同时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将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出口能力。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长,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及购买能力增强,由于进口一般是国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这样就会导致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根据奥肯法则,在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实际经济增长越接近潜在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失业率便接近自然失业率,所以可以理解为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数提高,能实现充分就业。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出现变化的时候,两者之间的正相关被打破,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增加可能并不明显。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和冲突性,各个国家所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历了30年的演变,以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而建立起正式的中央银行体制为标志,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践。在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可以1995年作为分界线。

(一)第一阶段: 1995年以前

我国1995年以前是双目标即经济发展和币值稳定,这种选择也是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中共十二大提出“翻两番”战略目标的激励下,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至1984年第四季度,经济已显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 为满足高速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财政收支出现较大赤字,而弥补赤字的货币超量发行,使得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致使1984年10月中旬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抢购风潮”。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应该说,这次货币政策实践是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式上由直接的行政和计划干预向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间接调控过渡的第一次重大尝试和标志。不过,由于当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政策工具也不完善,因而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我国1985年、1988年、1992年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都是由投资过度引发的。1993年和1994年我国的零售物价上涨均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3.2%和21.7%,引发了经济、金融界人士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思考。

(二)第二阶段: 1995年至今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则明确地将货币政策的目标界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基本上结束了有关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争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已经完成了由双重目标向单一目标的转变。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买方市场的接踵而来,使我国的总需求首次出现严重不足。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我国的零售物价与消费物价相继出现负增长,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最迫切的任务。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实际上已经由币值稳定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从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如适当增加货币供给量、多次降息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等,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在其后的两三年中,货币政策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居民储蓄存款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未能被有效激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重创。

2003年,以币值稳定为首要,兼顾充分就业的其他目标。自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信贷、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1998年以来名义上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国家开始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利率。200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改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内,央行10次上调准备金率,5次提高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行票据,20年未动用过的特种存款也被再次使用。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调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仍处高位,而且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也被打破。我国2007年全年物价控制目标是3%,但是从3月份开始这一警戒线就被突破,8月、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达到6.5%,11月更是高达6.9%,创下10年新高,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4.8%。二是2007年年初制订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被突破。至2007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36万亿元,同比多增6073亿元,已经超过了上年3.1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纪录。

2011至2012年主要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执行上都有相当充裕的调整空间,在经济未明显发生严重过热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是长期的,而只要经济未处于明显过热或严重衰退,货币政策就可以一直保持稳健。第一,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