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稳定物价的方针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稳定物价的方针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云更进一步说明,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保持物价稳定的方法。陈云认为,在参照这一因素确定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后,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就要在宏观上防止这些基金被突破,即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国营企业基本建设的资金都来自财政拨款,集体企业如农业生产合作社部分基本建设的资金亦然。[10]如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固定的计划价格,这就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稳定物价的方针

陈云更进一步说明,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保持物价稳定的方法。他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大方针是:要使10亿人民有饭吃;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此目的,就“必须在保证有饭吃后,国家有余力进行建设。因此,饭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吃得太好,就没有力量进行建设了。这里就包含一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界限:只有这么多钱,不能提高太多,必须做到一能吃饭、二能建设。”[7]为了确定这个原则界限,就要总结多年来国民收入中划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以何者为度最为适宜。对于这种划分,薄一波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言中有所论述。对此,陈云十分重视,说:“我很同意他的研究。他所提出的比例数字可能会略有出入,但找寻这种比例关系,是完全必要的。”[8]

这个由我国经济工作大方针所决定的比例,以及根据它将国民收入分解而成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就构成我国最宏观的计划。这是因为,积累基金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决定生产资料在原有基础上增长的总价值额;用于增加就业的部分,连同消费基金决定消费资料在原有基础上增长的总价值额。这样,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增长规模,就有所规划。当然,这两者规模的决定,并不能像现在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们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陈云认为,在参照这一因素确定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后,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就要在宏观上防止这些基金被突破,即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陈云认为:“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9]总的来说,这就是货币流通量要和商品流通的总价值相适应或平衡。

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国营企业基本建设的资金都来自财政拨款,集体企业如农业生产合作社部分基本建设的资金亦然。这样,只要财政收支平衡,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物资,就全部或大体来说是会平衡的。如果发生赤字,就意味着积累基金突破限额,它和物资供应就不平衡。这赤字,如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就等于将既定的消费基金部分地转变为积累基金,这样按既定消费基金而生产的消费资料,就有一部分缺少相应的购买力。这赤字,如用向国家银行透支的办法,亦即由中央银行增发纸币来弥补,由于基本建设周期长,在生产出产品之前,货币流通量就超过商品的总价值量,在实行固定的计划价格的条件下,商品不能自行涨价以吸收更多的货币,就发生有货币却买不到商品和非计划价格暴涨的现象。

同样道理,银行信贷平衡也是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不被突破所必需的。但要指出的是,银行并不是只能根据它的存款来决定它的贷款;如果是那样,银行信贷自然是平衡的。银行能产生信用,即贷款额可以适量地超过存款额。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银行短期贷款用于满足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要,长期贷款用于满足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对基本建设的需要。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就要由中央金融机关按照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全国的信贷计划,对各银行下达数额。这样,货币金融才能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果全国银行合起来突破贷款总额,就必发生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和非计划价格暴涨问题。

陈云在总结1956年的财经工作时说: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缺点;缺点是,在财政信贷方面多支出了近30多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多用了15亿元以上,工资多支出了6亿元至7亿元,农贷和其贷款多开支了5亿多元。结果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都紧张。基本建设和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如钢材、木材、竹子、煤炭等,人民生活需要的许多必需品,都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其中的规律是:“钞票是物资的筹码,发行钞票必须有可以相抵的物资。按物资的数量来说,1956年比1955年是增加了,但是却发生了供应紧张的现象,原因就在于财政和信贷多支出了近30亿元。”[10]如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固定的计划价格,这就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注释】

[1]薛暮桥:《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光明日报》1988年6月30日。

[2]以上参见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6—687页。

[3]以上参见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688页。

[4]同上书,第688页。

[5]以上参见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6]《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7]《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8]《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9]《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10]《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