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基底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

基底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

时间:2022-01-26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黑池梁地区基底为火成岩古隆起,由于没有水平位移,因此黑池梁构造更加靠近米仓山冲断带。黑池梁地区成为大巴山推覆带应力消失端,使得黑池梁以西地区的构造变形明显减弱。
基底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_龙门山-米仓山褶

一、基底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

1.黑池梁—蒙坝古隆起特征

在通南巴构造带的东侧,黑池梁-蒙坝镇一带,元古界地层内发育一个大型的古隆起(如图4-29所示)。图4-29是用两条二维测线和通南巴三维资料拼接,左侧是三维资料,地震资料品质较高,真实的表现地质特征。为表现古构造特征,拉平了志留系底部反射波。

如图4-29所示,在黑池梁-蒙坝镇一带,元古界地层内有一个大型的丘形凸起,这个丘形凸起的顶部有连续的反射波组,内部为杂乱发射,表现元古界火成岩地层;上覆地层为震旦系,在川东北地区为陆相碎屑岩,米仓山地区有较好的露头可供研究。震旦系地层没有变质作用,因此有较好的连续反射。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到震旦系地层向元古界古隆起连续的上超现象(如图4-29中箭头),表明澄江期通南巴构造带的东侧-黑池梁地区为元古界的水下古隆起。

2.古隆起对后期的构造变形控制作用

1)台地的基底通常由火成岩-变质岩构成,刚性程度远远超过沉积盖层,一般很难变形。在龙门山前,大邑地区发育大邑古隆起,使得大邑地区的褶皱冲断带呈薄皮推覆样式。黑池梁古隆起也起到类似的作用,在黑池梁地区以薄皮推覆构造样式为特征(如图4-17所示)。

2)构造变形围绕刚性体发生旋转,使得通南巴构造带的局部构造轴向方向发生变化、轴线之间错动。如图3-23模拟实验表现的特征,如果基底存在刚性地体,在推覆带前方见沿着刚性体发生构造旋转。在基底存在古隆起的部位,基底很难发生水平推覆位移,只在上覆盖层形成薄皮推覆;在基底软弱的部位水平,基底向盆地的推覆距离较大,盖层受到上覆地层阻挡容易发生反冲断层(如图3-23所示)。黑池梁地区基底为火成岩古隆起,由于没有水平位移,因此黑池梁构造更加靠近米仓山冲断带。马路背-涪阳坝-河坝场基底相对较软,所以基底向盆地推覆位移距离较大,由此形成局部构造轴线之间的错动;古隆起还造成局部构造变形围绕黑池梁-蒙坝古隆起发生旋转,局部构造的轴线呈弧形展布(如图4-22(a)所示)。

3)古隆起形成应力场阻挡,使得黑池梁构造成为通南巴构造带和大巴山推覆带的分界带。黑池梁地区成为大巴山推覆带应力消失端,使得黑池梁以西地区的构造变形明显减弱。黑池梁以东地区大巴山推覆带仍然表现为坡-坪式叠瓦冲断带(如图4-21、图4-22所示),但在黑池梁构造以西,构造则变得较为完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