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2年清明节是冬至后的第几天

2022年清明节是冬至后的第几天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 亦称“二十四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到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围绕农事活动,每一节气都有不同风俗,历代传承。系立春日的一项祈吉活动。汉族民间岁时风俗。
二十四节气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亦称“二十四气”。我国民间传统节令。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列在12个月里。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2个节气,以及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12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人们已用“土圭”(亦称“圭表”)测日影的方法,测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到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玉海·律历·时令》:“方氏曰,积六候而成月,故一岁则有七十二候。三候为一气,积六气而成时,故一岁则有二十四气。”天文学家将周天分为360°,自春分起算,春分为零度,夏至90°,秋分180°,冬至270°,更进而至春分,合成360°,各六分之,共得二十四节气。后又分出七十二候。《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贾公彦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因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计算和阴历记月不能适合,故旧历以无中气之月置闰月。我国幅员广大,就是同一节气各地区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也有所不同。围绕农事活动,每一节气都有不同风俗,历代传承。

img2

续表

img3

注:节气日期系比较常见的公历日期。

打春牛 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春牛以桑木为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四尺,长三尺六寸;头尾全长八尺;画四时八节三百六十日十二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先农坛奉祀,而后众以彩鞭鞭之,赶归县府大堂。把“春牛”赶回县府后,设酒果供奉,居民老幼集堂上作挽牛扶犁游戏,唱栽秧歌。小童扮采桑、采茶人次第入堂,吟诵颂词赞牛并祈丰年。

打春官 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等地。系立春日的一项祈吉活动。每年立春日的“迎春”活动中,由管农事的胥吏(或乞丐)扮演春官,头戴无翅乌纱帽,身穿朝服,脚登朝靴,坐在四周围红布的明轿中巡游街市,表演诙谐风趣的动作。也有拿着“春鞭”边走边表演赶牛的。人们争向春官掷米,以掷中者为吉利。

煨春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温州地区。即在每年立春日,烧食春茶。早时曾用朱栾碎切,间以白豆或黑豆,放在茶中食饮,以后改用红豆(方言,“豆”与“大”同音)、红枣、柑橘(“柑”与“官”、“橘”与“吉”同音)、桂花(“桂”与“贵”同音)、红糖合煮,煨得烂熟,俗叫“春茶”。饮前先敬家中六神祖先,然后家人分食,俗谓吃了春茶,可以明目益智,并取其大吉大利、升官富贵之意。清方子颖《温州竹枝词》:“炉烧榾柮竞煨春,梅柳先开物候新,粔籹粉餐争利市,双声爆竹闹比邻。”

春鞭 亦称“春杖”。古代汉族立春日鞭春牛用的鞭子。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引《岁时杂记》:“春杖子用五綵(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其制法原用竹竿扎上五色彩丝或纸花,成为彩鞭。后简化为用普通竹竿代替。

春台席 立春日活动之一。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湖北监利等地。立春这一天,人们聚亲会友,郊游踏青。选择高处胜境,造席宴饮,以吃春饼、生菜为主,故称。此俗源于古人的游春野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咬春 又叫“食春菜”。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每逢立春日,无论贵贱,家家咬食生萝卜,取迎新之意,故名。民间认为还可免疥疾和解除春天困乏。也有和食春饼结合在一起的。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民间至今尚有此俗。

迎春公鸡 亦称“春鸡”。汉族立春日佩戴的布制饰物。流行于山东滕州、费县、曲阜等鲁南地区。立春前,年轻妇女用彩色碎布缝制“送春娃娃”、“唤春咕咕(布谷鸟)”、“迎春公鸡”之类节日佩饰物,立春日佩挂在孩子身上。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与身等长的花布条作鸡尾,造型朴拙,色彩斑斓,具有浓厚的鲁南乡土气息。春鸡钉在孩子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于夏历正月十六日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此俗现仍流行。未种牛痘的孩子,春鸡嘴里要衔一串黄豆,几岁串几粒,称作鸡吃痘。

炒惊蛰 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广东大埔等地。当地有一种黄蚁,凡人家所藏糖果等,必蜂聚而食,民皆恶之。每年惊蛰日夜,家家户户炒黄豆或麦粒,炒完舂后又炒,反复多次,边做边说:“炒炒炒,炒去黄蚁爪;舂舂舂,舂死黄蚁公。”民间以为如是可减少黄蚁的危害,并且当年家中将蚁蝼皆无。

雨水回娘屋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四川一带。每年夏历雨水节气时,当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回去拜望父母。久婚未孕的女儿,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届时母亲给女儿缝制红裤子一条,穿在衣裤里面,以示吉祥,求来年得子。

清明节 亦称“植树节”、“踏青节”、“聪明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时间在夏历三月间(公历4月5日前后)。在古代,清明节前两日(也有前一日)原为寒食节,有禁用烟火,只食先期做好的熟食(冷食)之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后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为同一个节日。至唐宋时期,进一步形成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等风俗。因为逢寒食禁火,到清明重新用榆柳取火,故人们在门口插柳,本为取火用;山西等地插柳或用柳条穿用面粉做成的“子推燕”挂于门口,是为晋介子推母子招魂,均含寒食遗意。以后演变为于此日植树,或在门口檐上插柳,以柳枝青焦验晴雨;或于头上戴柳圈或插柳于鬓,有驱毒、明眼、祈年之义。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江南民谚:“清明不戴杨柳,红颜变皓首。”该日,又为民间祭祖日,人们拜扫坟墓,追忆先人。此俗始于唐代。《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3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清明正交暮春三月,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作春日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形成了遍及全国南北的踏青之俗,故又称“踏青节”。唐代最为盛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人们出郭扫墓踏青归来的情景。踏青时,还进行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元代此俗亦盛,《析津志辑佚·风俗》:“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明清以来,民间尚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因清明和“聪明”谐音,江南民间以此日生子最佳,谓“聪明儿”,并有抱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谓“讨聪明”。今清明节有祭祖、扫墓、植树、踏青、祭扫烈士墓以及吃青团子等风俗。部分少数民族如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家、黎、傈僳、畲、水、纳西、仫佬、羌、毛南、仡佬、锡伯、普米、俄罗斯、鄂温克、京、赫哲等族也过此节。参见“寒食节”。

插柳节 清明节的别称。流行于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因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门首插柳、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等,又传是日插柳极易成活,故名。此俗约始于唐代。至宋代益盛。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淮河岸边的寿春(今安徽寿县)岁时:“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今人《芜湖古今》记芜湖风俗:“(清明日)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江淮之间的和县、含山、无为等县民间,有以清明节这天柳叶的焦、青,占农作物之丰歉的习惯,谚云:“清明柳叶焦,二麦(指大麦小麦)吃力挑”,“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近人杨韫华《山塘櫂歌》,言长江下游苏南清明插柳风俗:“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此俗今仍流行。

聪明节 清明节的别称。流行于浙江金华地区。“清明”谐音“聪明”,故称。俗以清明日所生的小孩为最佳,谓“聪明儿”。

清明馃(馃guǒ) 汉族民间节物。流行于浙江部分地区。清明日,孩童妇女,提篮携筐,纷纷出郊,采集野荠、青蓬等,回家浸泡在水中,再捞起挤去其汁,然后切碎和入粉中,揉成面团,以作青馃,故称。有做成畚斗状,谓之“畚斗馃”,意为粮食丰收,有粮可装;有作犁头形,寓耕作顺利意;还有做成羊、狗形状的,称为“清明羊”、“清明狗”。乡间妇女,多抱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馃,俗称“讨清明”。“清明”谐音“聪明”,谓孩子日后容易抚养,健康成长,而生性聪明。该日祭祖,祭品中必有“清明馃”,寄有孝顺意。

七家茶 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每逢夏历立夏日,各家烹新茶,配以花红等细果,馈赠亲戚、邻居。有钱人家,还将水果雕成各种形状,并用金箔装饰,放在瓷碗上相赠,以侈靡为荣。

吃三烧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三烧”,指烧饼(夏饼)、烧鸡、烧酒(或甜酒酿)。杭州人过立夏,常吃“三烧”,为时新食品。

上吴山 全称“五郎八保上吴山”。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每逢立夏日,该地店铺、作坊各伙友,都放假休息。吴山,俗称“城隍山”,又是杭州三教九流集中热闹的处所。届时,“五郎八保”都要上吴山一游。据钟毓龙《说杭州》记载:“五郎者:一为剃头郎;一为打米郎,米店中之舂米者;一为倒马郎,即出粪者;一为皮匠郎;一为蜡箔郎,打蜡箔者也。八保者:酒店之伙友曰酒保;茶店中之伙友曰茶保;饭店中之伙友曰饭保;以马赁人而随其后者曰马保;一曰地保,管一地方之事者;一曰像像保,即阴阳生;一曰奶保,即以育婴为业者。”

鸡王镇宅 旧时汉族岁时厌胜物。蝎子符的一种。流行于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一带。每年谷雨节,当地人早起收露水研成墨汁,在纸上画一红冠公鸡,嘴啄毒蝎,毒蝎身上涂上红颜色以为血迹,表示已被杀死。民间贴于墙壁,用以镇压毒蝎,以求家宅平安。

饯花会 古代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江南地区。每年夏历芒种日举行。俗信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是日要摆设多种礼物为花神饯行。也有用丝绸悬挂花枝,以示送别。《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这日(芒种节),“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注:干,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

食秋桃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每逢夏历立秋日,每户将秋桃分给家人,大人、小孩均食一枚,然后将桃核留藏起来,到除夕时放在火炉中烧成灰烬,但要勿为人知。民间以为这样做可避一年瘟疫。

吃立秋西瓜 旧时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上海等地。每年夏历立秋这一天,农家要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种的瓜,这天须吃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栽种技术。

贴秋膘 亦称“抡秋膘”或“补秋膘”。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北京、河北及东北地区。指立秋日食用厚味美食佳肴,目的在于弥补盛暑夏日体魄之消耗。一般多以肉食为主,寓以肉贴膘之意。其中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等更为贴秋膘之上好食品。

冬至 亦称“至日”、“长至”、“短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时间是立冬后46日,公历12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已经测定此节气,和“夏至”统称为“二至”,并应用到生产中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现象为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通讳·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我国大陆及台湾位于北半球,此日为年中夜最长,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农业生产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时期除继续进行防冻、积肥、深耕等工作外,还注意保护耕畜安全过冬。

亚岁 冬至的别称。始于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表》:“四方交泰,万汇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该日,君受万国朝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谓“亚岁朝”,故称。六朝,俗重冬至,已将冬至与岁首并称(见《颜氏家训》)。到宋代,更为重视。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八引《岁时杂记》:“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明代,吴中一带尤盛。参见“冬至”。

冬节 ❶冬至的别称。在南北朝时,已成为正式节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当时每逢冬节,民间有食赤小豆辟邪之俗。《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晔独后来。”参见“冬至”。❷亦称“杨节”、“吃杨”、“侗年”(侗语称为“年更”)和“年内”(即“小年”)。侗族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大部地区在夏历十一月初一举行。各地过节方式不同:(1)在贵州、湖南、广西有不少地方,不分姓氏普遍过此节日,叫“冬节”。(2)只在杨姓中过,亦称“杨节”或“吃杨”,其他姓氏则不过。而在杨姓中,又有所区分:凡是叫父亲为“亚”的,在夏历十一月初一过节;凡是叫父亲为“补”的,则在夏历十一月初六过节。(3)有的地方则轮流从初一到初九,每天一支房族过节。(4)贵州有些地方则从十一月初各家轮流过节,一直到月尾。(5)把十一月初一称为侗年。这在贵州的黎平、榕江和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流行。(6)贵州的锦屏彦洞、瑶白和剑河的小广地区罗姓在十一月二十七过侗年,其他姓氏则在十二月初一过年。据传,清咸同年间,姜映芳领导侗族人民起义时,当地侗家提前过年,便形成“侗年”。近年经商定以每年夏历十一月初一统一为侗族“冬节”。节日里,人们吃糯米糍粑,宰鸡杀鸭,喝重阳节酿下的酒,吃收早稻时腌制的荷花酸鱼。有的还宰羊杀猪请客。冬节请客,一般都吃早餐(即上午9时至10时)。节日那天,一般全寨休息。小孩、妇女、客人都穿上新衣服,舂糍粑声此起彼伏,满寨糍粑喷喷香,猜拳行令声充斥小街深巷。宴会往往吃到午后。到亲友家做客者,常常一醉方休。小广等地过侗年时,已嫁女儿和女婿还要回娘家向老人拜年;十二月初一过节时还举行斗牛活动。

拜冬 亦称“贺冬”。旧时岁时风俗。指冬至日的祝贺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一:“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徐士鋐《吴中竹枝词》:“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辛亥革命后仍有此俗。旧时上海地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夕称冬至夜,是夜全家合聚欢筵,有女嫁而归宁在家者,是日必归婿家。筵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祀祖,有的还悬挂祖先遗像。筵后,小辈向长辈拜节。冬至日,各家男女又必更新衣出谒相揖。

冬至盘 流行于南方地区。人们最重冬至,先一日,亲戚朋友之间,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谓冬至盘。

报春牛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宁波地区。每年冬至之后到立春之前,有肩背褡裢、手持青铜小牛者唱门报春。进院内以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上左绕3圈,右绕3圈,边绕边唱:“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或“吉祥如意”。并挨家挨户送上木刻印制的春牛图,上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贴于门庭或室内,以示吉祥,便于农民掌握农时。每家必酬以钱物。

九九消寒图 亦称“九九消寒画”。古代汉族一种以九计日的方法。流行于全国各地。其法或以画梅、或以画圆圈、或以填影格字等多种形式,用来记载“数九”日期,预测气温,直至寒尽。旧俗以冬至为“入九”,从每年冬至翌日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则春风送暖,寒气全消,故称。据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即从冬至这天起,每天涂一圈,但不要把圆圈都涂满,只涂半圆。民间有口诀云:“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格满则寒消,故又称“九九消寒表”。又据近人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字为中空影格,从头九的第一天起,开始填写第一字第一画,以后每天写一画,九天写完一个字为一“九”。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故又称“九九消寒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