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本寒食是“寒食节”的习俗,但渐渐的,寒食节和清明节被混同于一日,也就有了长兴人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有几种说法。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到清明节,长兴人总爱结伴出行,或游长兴本土景点,或去周边旅游胜地。
清明节习俗_长兴人物风俗

三、清明节习俗

吃寒食

相信不少长兴人在孩童时代都有这样的记忆: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家中的妇女长辈早早开始裹粽子,做甜藕。等到清明那天,家中是不做早饭的,吃的就是这些早准备好了的甜藕和粽子,这就是长兴人过清明节中的吃寒食。

img61

据说吃寒食的由来要追溯到春秋年代,据传,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介子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子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子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子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树木葱苍,就是不见介子推的影子。他想,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子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子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原本寒食是“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的习俗,但渐渐的,寒食节和清明节被混同于一日,也就有了长兴人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

插 柳

在清明节当天,家中的长辈吃完“寒食”早餐后,必定要去河边折几枝杨柳插在门上,祈祷全家人身体健康。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第二种说法是,柳枝有灵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避邪的作用,所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佛经中称柳枝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亦是鬼节,古人借柳枝避邪驱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img62

第三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清明插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祭祖扫墓

清明时节,异乡游子归来祭扫祖坟,早就成了民俗唐朝杜牧的一首诗就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民俗风情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现如今,清明上坟在长兴还是非常流行,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去祭拜先人。现如今,长兴人也逐渐改变了上坟烧纸钱的陋习,以鲜花和水果等代替,以示纪念先人。

踏 青

按公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古时候,由于受交通条件限制及文化娱乐设施落后等原因,踏青有放风筝,或是亲友山野间小聚等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到清明节,长兴人总爱结伴出行,或游长兴本土景点,或去周边旅游胜地。

知识链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 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训练武士。

植 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打马球

根据文献记述和考古资料证实,这项运动早在中国的东汉时期就已经流行于中原地区。这一运动形式除了马外,主要器械为球和球杖。其中的球仅如拳头大小,是用质量轻而有韧性的木料制成的,中间挖空,外边涂上颜色。一般呈红色或彩绘,与现代马球的白色迥异。而打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由于球棍顶端的弯曲部分形如农历月初的半弦月,古代诗歌又常用“月杖”或“初月”来形容它。如蔡孚《打球篇》中有“初月飞来画杖头”。球杖有用木制的,也有用藤制的,外边裹以牛皮。由于这一运动形式具有较强的竞技特点,因而在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唐代,成为了一项影响最广、声势最大的运动项目。当然,它的盛行是与当时统治者的提倡,尤其是皇帝的爱好分不开的。因为在整个唐王朝300年间的22个皇帝中,居然有18个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

挂 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再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

拔 河

拔河发明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作“牵钩”。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轧蚕花

按照湖州当地传统习俗,清明节前后,四邻八乡的蚕农,纷纷赶往大小庙宇拜蚕神。去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得在头上戴上一朵用彩纸或绢制作的小花,名为“蚕花”。女的纷纷将那蚕花插在鬓边或头发上,男的则将蚕花插在自己的帽檐上。远远望去,成群结队的蚕农头上都是一片五颜六色的蚕花,挤来轧去,煞是热闹。故此俗以“轧蚕花”为名。

img63

去庙里拜蚕花娘娘,要“献”上一朵蚕花,为今年的收成求一个好彩头。

买蚕花者大多数为蚕农。“拜了蚕花娘娘,再买一朵带回家,放在蚕床里,盼望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唱蚕歌也是庙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过程,并表演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