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

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杨惠福举步维艰的十年嘉峪关关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一消息引起了正在筹建中的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市文教局、市委政治部的高度重视,请来了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的专业人员,在这一地区进行古墓葬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两项重大发现,大大丰富了嘉峪关市的文物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我市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1972年9月12日,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_嘉峪关志

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

杨惠福

举步维艰的十年

嘉峪关关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1970年以前,嘉峪关关城由于历尽沧桑,残破不堪,时有嘉峪关乡农民常德福,乡政府电话员贾怀礼拿着城门钥匙,来了重要客人参观时,他们开门应酬一下。当时关城不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且于1970年把关城内的关帝庙拆了。这年3月,当时的嘉峪关市革委会决定,在关城内设电影放影点,没有场地,就派人把关城内已有300多年历史、河西走廊最负胜名、规模最大的关帝庙拆除。高大塑像被推倒,大殿及两厢内精美的壁画被铲除,清咸丰年间为关帝庙铸造的铁狮子香炉被砸毁。更为严重的是把大殿和两厢屋顶全部拆除,木料拉运到嘉峪关公社修建了供销社的商店、库房和职工宿舍。同年还把关城内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官井井亭拆毁。据说要在官井里打机井,为方便作业,就把井亭拆除。机井打到30多米深时,钻头掉到井里拿不出来,结果井没打成,井亭却被名正言顺地拆除了。

1972年成立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抽调了几名懂一些文物知识的同志到文管所工作,接管了关城大门的钥匙,对城墙上部的宇墙、垛墙、马道等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补后,第一次开放参观,每张门票只卖3分钱。直到1980年,也只卖5分钱。

在这期间,嘉峪关市的文物方面有两次重大发现,一是1971年冬在关城南侧挖掘通往市区下水管线时,发现了几座古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有三块画像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接着,在第二年春,新城乡的牧羊人报告,在新城乡西南面的戈壁滩上也有同样的“人影画”墓葬。这一消息引起了正在筹建中的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市文教局、市委政治部的高度重视,请来了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的专业人员,在这一地区进行古墓葬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新城魏晋壁画砖墓群。二是1972年冬,在嘉峪关关城举办了嘉峪关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土文物展览。没想到由这个展览又引出另一处重大文物的发现:黑山湖农场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魏晋墓出土文物展览时,向城楼的工作人员询问:“刻在石壁上的人物、动物画算不算文物?”由此而发现了黑山岩画。这两项重大发现,大大丰富了嘉峪关市的文物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我市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

1972年9月12日,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文物保护维修,调查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做的主要工作是对关城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长期以来,由于风吹雨淋,年久失修,致使关城垛墙、宇墙上的大部分包砖毁坏,部分墙体坍塌,柔远楼、光化楼上的门窗大部分损坏,箭楼、敌楼、角楼上的砖瓦也遭毁坏。市文物管理所从1973年至1978年,先后对上述部位进行了全面维修,尤其是对城墙和垛墙、宇墙大面积维修时,省文化厅拨款8万元,市财政拿出了5万元。当时没有烧制大型城砖的砖瓦窑,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到处寻找烧城砖窑时,打听到山丹县正在拆城墙搞扩建,他们就不辞劳苦,在山丹县城边的废土堆里一块一块的捡来了与关城砖大小一样的旧城砖,兴旧利废,用在了我市的关城上。据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讲,1975年仍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别人在“破四旧”,我们却在捡旧砖保护古城楼,有被“扣帽子”、“打棒子”的危险。另外,当时交通运输非常紧张,公路运输路途长,汽车很难找,铁路运输申批手续非常烦琐。为了能把城砖从山丹及时运来,费尽了周折。当时物资供应紧缺,连搭脚手架的木料都要从陇南、天水等地调运。尽管困难很多,但文管所的人员还是不畏艰难,想尽办法对关城进行了全面维修,更换了“嘉峪关门”、“光化门”、“柔远门”、“会极门”、“朝宗门”等五个大门和两座马道门的门扇。修缮了所有楼阁的门窗格子和木质栏杆、楼梯、楼板等,修补了关城所有阁楼上的砖瓦、脊兽、龙头等。1978年,又聘请天水麦积山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对关城墙体加固保护做了多项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确定了“沙浆高压喷锚加固维修方案”。

这一时期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全市地上地下文物进行了普查。虽然当时调查达不到十分科学和翔实,但总归有了第一手文物资料,大致摸清了文物家底。在此基础上,市人民政府于1978年12月发布了关于文物保护的公告。在国家文物保护法公布之前,地方性的公告也起到了法规作用。

取得成果的十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文物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是继续对关城内的一些重点部位和主要建筑进行保护维修。

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上半年,根据文物工作发展的要求,市文物管理所的人员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充实了一些爱好文物的人员及学过历史和考古专业的人员。80年代初,利用发展旅游事业的大好时机,对关城维修和加固保护其它文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80年省文化厅拨款3.8万元,对关城的戏台进行了全面整修,对戏台所有损坏的木质屏风、天花板和木柱予以更换,重新绘制了戏台壁画和装修画,修补了屋顶的脊瓦和仙人走兽,使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戏台焕然一新;对关帝庙牌楼也进行了全面维修。同时,还请西北油漆厂和油漆研究所,对关城楼阁的彩绘和外表油漆防日晒变色、爆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1986年对关城三座城楼进行彩绘时采用了研究成果,并提供了优质油漆和彩绘颜料。同年,对文昌阁的廊柱和挑角斜木梁进行了抢救性更换保护。以往到关城参观的大小车辆都直接开到文昌阁下,致使文昌阁东南角的三根外廊柱有两根断裂,一根从底部垂直劈裂2米多高,一根挑角斜木梁断裂。文昌阁一角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市政府领导决定拨款1.3万元,对文昌阁进行了抢修。同时还夯打了外城的拥城墙647米,封堵了南闸门,对东闸门加固维修,更换了门柱,安装了大门。杜绝了多年来大型载重车,甚至坦克、装甲车随意开进关城内古建筑物下的现象发生,使管理走上正规。这一时期还按原貌重修了关城内的游击将军府和通往嘉峪关楼台的马道。二是全面进行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建立文物“四有”档案,使文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研究保护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一个地方的文物情况,要有各种文物的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文字图片资料档案、有保护级别和保护机构。本着这一原则,从1980年至1987年,市文化局成立了文物普查队,对全市的地上地下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确定了61处文物保护点及其保护范围,其中有古墓葬区12处,古长城、古城堡、烽燧等44处,古岩画5个分布点。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了36块文物保护标志碑。

三是加大保护文物、宣传文物、开发利用文物的力度,充分发挥文物的资源优势,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曾先后编印了《嘉峪关市文物概况》、《万里长城--嘉峪关》、《长城诗抄》、《嘉峪关》画册等一系列宣传嘉峪关的书籍画册和名信片、图片等宣传品。另外,从1980年起,先后在嘉峪关城楼拍摄了近百部影视片,有些是借景,有些是直接宣传嘉峪关的历史、建筑风格、长城雄姿。这些影视片,在国内外电影院或电视台播映,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嘉峪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年到明代万里长城西端嘉峪关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四是大规模地维修长城,建立文物保护、研究、管理机构和设施。

1984年9月,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一发出,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嘉峪关市的领导和全市人民齐动员,捐钱出力,出谋划策,共商维修文物的大计。全市人民共捐款20余万元,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拨款320余万元,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150万元,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出资220万元,全市企事业单位赞助27万元,掀起了大规模维修长城的高潮。依据《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维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重新修建了被毁已久的嘉峪关楼,使其再现雄姿。修复了游击将军府,帮夯了关城内的全部土筑城墙,修复了井亭、碑亭等11项建筑物。还修筑了悬壁长城,建成了新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在各文物景点上修桥筑路,打井植树,架电通邮,设置机构,派员管理。到1989年10月,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管理组织由市文物管理处、长城博物馆、关城文物管理所、魏晋墓区文物管理所(含魏晋砖壁画博物馆)、悬壁长城文物管理站等组成。80年代,是嘉峪关市文物事业大发展的十年,是文物事业取得突出成绩的十年。在这一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奔走呼吁。尤其是奋斗在全市文物战线上的广大文物工作者,为文物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智慧。

焕发生机的十年

进入90年代,中央提出了文物工作“五纳入”的方针,即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地方财政收支计划,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地方政府部门目标责任管理范筹,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及业绩考核之中。在文物工作“五纳入”的方针指引下,嘉峪关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新的成绩。

1992年在扩建和改造312国道市区段工程拓宽道路时,遇到一座清代的烽火台。这座烽火台,虽说价值不是太大,但市委、市政府开会研究,下决心使国道改变线路,向南移4米,保住了这座烽火台。这样做,道路南侧的近百家建筑物要拆除迁移,造成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但领导看到的是更大的文物价值,1994年市政府又拨专款8万元,在烽火台周围筑起了围墙和围栏,设置了保护标志,使这座烽火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1997年夏季,市上四大班子领导3次到关城和明代长城讨赖河墩现场办公,研究决定:修复关帝庙、硬化关城内停车厂和游人参观道路、抢救明代万里长城讨赖河墩。对恢复关帝庙和保护讨赖河墩,当时有很多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关帝庙是中央明令禁止修建的庙宇建筑,不宜修复。讨赖河墩只是一个土墩,没有必要花费几十万元去保护。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关帝庙是关城内的重要附属建筑,在关城的历史上和西北地区都有很大影响,而且关帝庙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庙宇。关帝庙丰富和充实关城文化的内涵,应该修复。讨赖河墩更有其深刻而重要的涵义,它的地位是与山海关老龙头遥相呼应,是明代万里长城西部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加以保护。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要修。还亲自联系引资保护讨赖河墩。香港友好人士郭迎明先生捐资50万元,对讨赖河墩实施保护。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征得各级领导的认同后,在讨赖河墩下的北大河河谷中筑起了长192米,底宽4米,高5.5米的拦水坝和3道丁字坝,使河水不再冲涮墩下的河崖,使这一重要文物不致于因河崖坍塌而毁坏。

关帝庙也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采取整体落架,在原址按原规模、原结构,利用部分原件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三进三间大殿一座、配殿二座、刀马房各一间。按照原色调、原式样进行了彩绘,并请山西运城解州关公文化研究会有经验的工匠在修复的嘉峪关关帝庙内重塑了关公、关平、周仓三身立像和绘画关公出巡像,还塑了一匹赤兔马,铸造了青龙偃月刀,绘制了300多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修葺一新的关帝庙于1998年8月初对外开放,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今,嘉峪关市的文物事业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以文物为主的旅游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0年3月6日

(选自《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嘉峪关市文史资料第4辑——钢城嘉峪关》,作者系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