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居民生活农民生活农民收入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无田地或少田地,靠租地主的田种或受雇于业主。此后,政府号召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生活稳步上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人民手中有钱,高档耐用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
居民生活_八景镇志

第一节 居民生活

农民生活

农民收入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无田地或少田地,靠租地主的田种或受雇于业主。租赋重,全部收获的十分之三甚至半数以上交纳地租。正常年景勉强维持生活;若遇灾荒,就靠借高利贷、吃糠咽菜甚至吃树皮、草根度日。民国二十六年(1937),境内四保、五保呈省、县府文载:本年六月间赣河水涨,早稻淹没殆尽,间有稍高之田,不及十分之一,水退之后补种晚稻,八月间复遭洪水,较前尤大,晚稻继被淹没,谷种无收……如灾区民众号寒饥饿,日用衣被现已典卖一空,少壮则在外卖力,老弱则割草营生,困苦之情,莫可言状……民国三十三年(1944),洪水浸没之后遭旱灾,禾苗枯死殆尽。继民国三十五年(1946)之后,连续三年发生水灾,造成深重灾难,有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自主经营,收入自行支配。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8元。此后,政府号召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生活稳步上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农民评工记分,按劳取酬。196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杂优水稻栽种,粮食产量提高,吃饭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随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逐渐向商品生产、市场经济过渡,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年人均纯收入747元,较1978年增加658元,12年增长7.39倍。此后,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逐步以工业反哺农业,重视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89元,较1990年增加3742元,增长5倍多,17年中每年递增11%。

表31-1 部分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表  单位:元

img342

续表31-1

img343

农村购买力 民国时期,农民生活困苦,购买力低下,能穿上士林布衣服,已十分不错,像保温瓶之类日常用品,一般人家不敢问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人民手中有钱,高档耐用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1965年,杲溪退伍军人廖平生首购一台三波段收音机。其后,逐步普及。20世纪70年代,时兴手表、缝纫机、自行车。80年代,购买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耐用商品,开始以摩托车代替自行车。90年代,黑白电视机被彩电代替,安装程控电话,购买冰箱、洗衣机等高档生活用品。进入21世纪,彩电、冰箱、手机基本普及,购买小汽车、电脑、空调也不是新鲜事。

表31-22007年部分行政村大件生活用品统计表

img344

说明:根据石头渡、庄头、樟坑、灶岗、礼港、槐山、盐湖行政村2007年底统计数字。

表31-3     2000~2007年农村住户购买力抽样调查表 单位:元

img345

储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活尚不富裕,基本上没有储蓄。20世纪60~70年代,略有储蓄,一般是干部职工家庭,数量极少。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1990年,全镇人均存款220元,年末储蓄余额1012万元(含矿区)。

2007年,全镇人均存款8003.60元,年末储蓄余额36817万元(含矿区),分别比1990年增长35.38倍。

职工生活

清末至民国时期,老板招收学徒,皆沿古制:学徒3年,帮工一年。学徒期间,只供膳宿,没有工资;一年帮工,工资甚微;四年后,工资面议。新中国成立前夕,礼港街商埠,管事兼账房月薪银元10元左右,“伙计”6~8元,杂役小工一般2元。灾年和农闲时,农民“锄窿”(采煤)的很多,工作繁重,时间长(12时、天地班),环境恶劣,危险性极大,民工吃糙米饭,睡窝棚,无洗浴设施,无医疗卫生保健。据调查,工资待遇:采煤工每日工资相当于大米7.50公斤,绞车工4公斤,拖箕工(井下运输)2.50公斤。民国三十六年(1947),乡村中心小学和国民学校教师月薪80元(法币),由于物价飞涨,币值大跌,收入所得无法生活。后改为以谷计酬,乡村教师每月谷酬150公斤,工友120公斤。民国三十七年(1948)《高安民报》载《穷教师》诗云:“贫穷先生百辛酸,食绝衣无心不安;饿火内烧外风雪,举家战栗不胜寒。”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发展,职工生活逐年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迅速,职工工资大增。1977年,小学教师人均月工资39.78元。1981年增至55.90元。1985年77.54元。1993年329.90元。2007年达1472元。

20世纪70年代,发展社办企业,一些农民成为社办企业职工。80年代企业红火,职工工资待遇逐渐提高,社办工厂成为青年农民的热门。90年代中期后,企业转制。2003年,瑞景陶瓷集团职工工资由原来月均工资不足500元增至600元。2007年,月均工资900元,五年增资400元。每年递增13%。企业实行8小时工作制,并增设防暑降温设备,定期为职工体检,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2005年,高安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员工人均月工资1200元。2006年增至1300元。2007年达15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