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内容

二、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内容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也不例外。其中,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诚信教育的影响甚为重要。同样,高度重视中外传统文化及宗教道德观对我国诚信的作用并加以利用,认真研究当代人文精神领域关于人性人质的思想认识,把诚信作为人性教育的基础点和基本点,应是现代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内容

(一)会计教学的非诚信分析教育

社会经济高度信息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今天,大多数会计执业者同其他执业者一样,都在追求利益、效益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方面最大限度地释放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和立业生存能力。与此相伴,一些会计执业者也就滋生或膨胀了急功近利的多样化、理想标的庸俗化、个人主义的扩大化等恶病劣习。产生这些恶病劣习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其原先所受教育尤其是会计教育时的一些非诚信言行未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如对考试作弊和作业抄袭的饶让或宽恕,对实(见)习掺假和实验报告伪造的放松或放纵,对科研成果剽窃迁就或忍让,网上人格虚拟、网上虚假信息散布、他人电子信件盗视、甚至制造财务软件病毒的漠视或默认等。因此,分析会计教学中所暴露出的这些非诚信现象和行为,探讨这些恶病劣习“感染传播”的深层原因和根本途径,并将其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应成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院级教改项目《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安排》(项目编号:2009-33-34)成果之一

靳能泉(1970—),男,四川达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作用、财务管理应用及民营经济

(二)会计教学的非诚信认知教育

1.教师“教”时的非诚信认知之“传教”

会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且两者联系又很直接和密切的科学。教师在讲解书本理论的同时,就有可能也很有必要与实际紧密结合。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也不例外。比如:在讲会计的客观性与及时性原则时,就该让受教者明白做假账、错账和不及时做账与报账的害处及如何防范;在讲会计要素及其核算时,应要求受教者知道我国关于会计核算的若干法律制度规定,并严格按这些“规定”进行会计工作,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在讲有关税收的核算时,可结合我国税法的有关条文教会受教者能科学运用税法、正确计算税额、全面反映税收业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增强及时足额纳税是公民应尽义务的责任意识,强化“纳税光荣,逃税可耻”的理念;在讲证、账、表的编制时,须向受教者讲清其编制要求、方法和技巧,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受教者掌握和提高增强会计资料真实可靠性的技能,并真正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有赖于会计执业者的诚信程度;在讲会计法规时,可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例子(如基金黑幕、蓝田之谜、深圳原野、北京长城、琼民源事件、郑百文事件、银广厦陷阱及安然、世通、施乐事件等)分析说明会计造假的重大危害,并让受教者真正明白会计假账以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主要就是会计执业者的诚信缺失(如安然、银广厦事件的发生就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等)。通过诸如此类的非诚信认知教育(当然还包括使用现场实习、上机模拟操作、举行专题讲座等方法),既寓教于乐、以乐促教,又丰富了受教者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守法意识和诚信理念。也只有如此的将诚信教育的观念贯穿于会计教学全过程,并从会计教学的多角度、多层次实施诚信教育,我们才能最终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巩固受教者的立业创业之本——诚信,从而塑造一大批“诚实正直、品德高尚”的纯粹的会计执业者。惟其如此,我们的会计教学才是全面的、成功的。

2.学生“学”时的非诚信认知之“受教”

作为人立身之本、行事之责的诚信教育是启蒙教育,一直都被高度重视和强化。会计教学中的受教者,将在未来工作中直接执行会计法规政策,更需深切认识诚信缺乏对个人、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个人无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交往困难、交流不畅、交易失准;集体无诚信,就易造成其内部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管理层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团队合作、互不信任、内讧内耗等,而其外部表现则是形象不佳、臭名远扬、恶名昭著,并易导致经济危机;国家无诚信,将会产生各地方、各部门及经济单位间下级造假应对上级、平级造假谋骗对方、政府招商引资困难、国家对外贸易受阻、国民旅居他国遭受不公等严重恶果;一句话,如果世上无诚信、市场缺诚信、市民少诚信,那么人类将难有文明、难以文明长存于天地间,社会也难有进步、难以进步发展到“地球村”。所以,学生在会计教学中的非诚信认知教育,既要在教师“传教”之下“受教”;更须其自身在充分理解和摈弃诸如会计执业者的信息失真、企业老总的粉饰行为、上市公司的“包装”造假、流通企业的“三角债”循环等非诚信意识和行为的过程中透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真正内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不劳而获等不良思想的冲击,努力提升自己在会计教学中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包括诚信在内的一系列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只有学生在潜意识里把诚信容入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只有学生下意识地校正自身的诚信思想和行为,只有学生有意识从会计教学中端正诚信受教的态度、培养诚信为学的品性,我们在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才会在教者的正确引导下取得良性而长足的发展,我们的会计教学也才能在教学这个矛盾统一体的内外因协调下有所创造、有所价值。

(三)会计教学的非诚信转化教育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其中,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诚信教育的影响甚为重要。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尤须如此。因此,会计教学中的教者,必须通过自身对“诚信”方面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行动与良好表现来转化学生的非诚信思想和行为,以真正和真实的诚信为人、诚信处事、诚信立世、诚信竞争品质来影响和熏陶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监考不作弊、学术研究不掺假、网络操作不务虚、师生交流不做作、言谈举止不浮夸”,从而促成以人为本道德教育机制的健康、正常运行,促使学生在以德为经的“五育”和以“诚”为纬的“五性”(指知、情、意、行、诚)的协调发展中真正成人、完全成才。

同样,高度重视中外传统文化及宗教道德观对我国诚信的作用并加以利用,认真研究当代人文精神领域关于人性人质的思想认识,把诚信作为人性教育的基础点和基本点,应是现代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的受教者,直接担负着执行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神圣责任,直接从事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工作使命,其诚信思想的有无、其诚信度的高低,无疑会对其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受教者在不断提高其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实现诚信为人、诚信处事;要在诚实守信和诚信缺失的正反例证中尤其是从切身实际的诚信言行中真正明白“民无信不立”、“人无信则无名”、“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之大禁也”、“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箴言习语的深切内涵(如历史上的儒商与奸商、忠臣与奸臣等);要将已有的诚信思想充实在会计学习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并在会计学习和会计工作中增强诚信理念。惟其如此,我们的受教者才能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才能积极为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作出应有的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