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作品教学的教学内容

汉语作品教学的教学内容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汉语作品教什么?教学的聚焦点在于作品的内容,即作品的意思及其表达。以上这些基本构成了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照此实施,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起码没有完全到位。上述教学内容,显然是出于使学生学会有关说明文写作知识的教学目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

关于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汉语作品教什么?就是教作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知识需要掌握,对学生有什么教育意义。教学的聚焦点在于作品的内容,即作品的意思及其表达。分析工具是文章学的一套术语,如记叙文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说明文主要抓住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三要素,而议论文主要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以上这些基本构成了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照此实施,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起码没有完全到位。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以说明文为例。

我们曾翻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和网络资料,大多数教师对于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定位基本相同:

一、学习各种说明的方法。

二、了解不同的说明顺序。

三、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上述教学内容,显然是出于使学生学会有关说明文写作知识的教学目的。可问题在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知识?答曰:为了更好地阅读和写作说明文——是的,为了更好地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学生当然应该学习有关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知识技能。但是实际上,学生光是学会这些说明文的知识技能,并不能真正达成上述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里有两个更为根本的问题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第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说明文,即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第二、这篇说明文是写给谁看的,即读者对象是谁?我们之所以说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是两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因为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的,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说话者表达了什么意思,任何人的任何话语都是表达某种意图的事件,说话的本质就是表达意图和实现意图。话语之所以能够从事交流,并非在于它有意思,而是有意图。假如没有意图的支撑,我们根本就找不到对话的支点。所以说,是意图——说话者在一定语境下的现实的、具体的意图才使句子获得了交流的能力,话语与话语的交往实质上就是意图与意图的交往。人与话语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认识应该作为语文教学新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只关注说写者而忽略听读者,人的语言活动,尤其是说和写,必然都不仅仅是对语言的单纯操作,而是对听读者的对象性意识的表现。语言总是对话性的,它不是独语,而是对语。在对语情境中,读者对象的存在制约了说写者对语言的姿态和实践,甚至可以这么说,对语言的处理就是对读者的处理,对语言的选择就是对读者的选择。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一新的语文教学逻辑起点上,我们再看说明文的教学,可以说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是说明文教学内容构成中的前提性要素,这两个前提性要素深刻地制约着一系列其他要素:一、选择哪些说明内容,而这些说明内容又需要把握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二、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才能使“我的读者”最容易接受“我”的意图;三、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意图,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四、话语该怎么表达对实现意图才是最恰切的,等等。我们说,从学以致用的要求看,只有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说明的内容、顺序、方法等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否则就有可能悬在半空而不切实用。换句话说,学生如果在学习中失却了“意图和读者”两个意识,即使学了不少的说明文,掌握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技能,却未必能够根据某一具体的写作意图,针对具体的读者对象来写好一篇说明文。这就好比我们学习语法是为了把意思说得更加准确、清楚,达到说话的目的,但是如果只是为学语法而学语法,不关注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对谁表达,那么语法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一个死的规则系统,即使学了再多的语法,与说话能力的培养总难免会有一段距离。

鉴于上述学以致用的目标,我们主张必须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跃进到话语的意图本位,从意图本位出发观照其他要素,从而重构说明文的教学内容。我们将此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作品?

二、作品是写给谁看的?

三、作品是怎样写的?

四、作品写了什么?

五、有什么值得我们质疑和学习的地方?

从作品本身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能结合旁证材料则更好)和作品的读者对象,是我们学习说明文的第一道关口。比如教《中国石拱桥》,我们初看作品,脉络似乎非常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加以说明,最后又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在解放后的新发展。作者的意图似乎主要在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功能等有关知识。但果真如此,我们发现作品中就有不少文字与上述意图并不匹配。是不是还有别的更为重要的意图呢?细读作品,我们看到作品时时处处流露出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的赞扬,以此观照,全文很多文字才找到了它们的“意图之家”:

第一,写赵州桥,作者最后评价说“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如果作者的用意仅仅在介绍赵州桥的结构和功能,作者为什么还要作这样的结论呢?第3自然段不是早已说过赵州桥是我国石拱桥的惊人杰作了吗?

第二,在介绍完了两座桥后,作者说:“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说明桥最后还是归结到人。

第三,作者最后又说:“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全文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分明感到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始终奔涌在作者的胸中。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作品很可能有两个意图:一、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二、歌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而且我们看来,第二个意图更为重要,第一个意图是为第二个意图服务的。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意在歌颂人,或者说通过说明桥来歌颂人。茅以升先生的创作谈,就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经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绝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石桥铭序》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20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6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取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1)

上引创作谈反复强调的是,(中国石拱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请注意“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一表述——是的,作者所说的“说明什么问题”确实是理解这篇说明文的关键。作者明确告诉我们,他的主要意图不是把桥单纯作为一个物质存在(“一两座孤立的躯壳”)说明有关科技方面的知识,更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的体现,“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如果作为一篇单纯的科技说明文,它还不是尽善尽美的,或者径直地说,它还是有缺陷的。因此,作者在1980年6月7日给读者的一封回信中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敝作中“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一语,对赵州桥而言,“结构巧”指的主要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因为这以前,大拱的两肩,都是用石料和土石填满的。名为“实肩拱”,而赵州桥则是首创的“敞肩拱”,其优点文中已说明。对卢沟桥而言,“结构巧”指的是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叫做“联拱”石桥。每个桥墩左右各有一拱,全桥11个拱,联成一线,每一拱上的载重,通过桥墩,而由全桥各拱所共同负担,发挥了互助整体作用。(见《文物》期刊,1963年第9期35页)用料省而强度高,其关键在结构巧;结构所以能巧,由于发挥了科学与艺术的作用。(2)

这一补充回答了读者关于卢沟桥“结构巧”的疑问。如果作者的主要意图在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那么写卢沟桥的“结构巧”必将与赵州桥一样详尽清晰,但正是出于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意图,作者才会把卢沟桥的结构之巧写得很简洁,而添上下面这么两段似乎属“蛇足”之语:“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作者对后一段的解释是:“因写到名桥,便自然联系到名桥与全民抗战的史实,不免多写了几句。”其实,正是由于作者对中国人民的赞美之情不能自禁,才会有这两段“插曲”。

如果将本文与同一题材的另一篇说明文——马执斌的《闻名中外的赵州桥》比一比,本文的意图就更明晰了。《闻名中外的赵州桥》主要围绕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展开:“这一奇迹(指赵州桥历经千年的风雨而不倒)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它设计建造的科学精巧决定的”,接着从赵州桥的选址、结构、施工方案等三个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建造的科学精巧”。作品的着力点在于桥本身,所以把桥的有关知识说明得非常详尽透彻,读者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疑问——两文相较,意图并不完全相同,写法自然有别。

其次,《中国石拱桥》是写给谁看的?作者在1983年11月16日在与一位读者的通信中明确指出:“该文原刊登于《人民日报》,对象是一般读者,其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也未有再修订。”从这段话看来,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是为中学生写的,作品的内容以及遣词造句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综上两点,《中国石拱桥》是一篇面向一般读者而写的,不仅仅在于普及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更在于歌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的说明文。出于对人的歌颂,作者选择的内容多着眼于人,对桥的说明最后也是归于人;作品除了大量的数字说明外,多处运用比喻和引用。比如,把拱桥比作“虹”,说它是“卧虹”“飞虹”,又把赵州桥每道拱圈的形状喻为“弓”;写赵州桥,作者引用了两位唐人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还有拟人,“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些比喻、引用和拟人都是作者基于歌颂人的情怀而自觉运用的产物——假如作者对中国石拱桥是出于客观介绍的意图甚或是否定的意图,他还会写得如此充溢着热爱之情吗?

我们说,如果我们仅以学习说明文的知识为旨归,那么就没有真正读懂《中国石拱桥》,而只有从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出发,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篇作品。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景泰蓝的制作》。这一篇说明文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但叶圣陶是写给谁看的呢?高中生?普通大众?还是别的什么人?当我们看到其子叶至善《关于〈景泰蓝的制作〉》,我们才恍然大悟:

要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就像自己去参观一样,恐怕是办不到的。第一个原因,我父亲这篇文章是写给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都跟他差不多的人看的,没有考虑到要给十四五岁的少年们读,更没有考虑到过了近三十年以后的今天还会编到语文课本里去。例如他讲完了“制胎”,唯恐讲得不够明白,接着写了一段:“制胎的工作其实就是铜器作坊的工作,……”这里讲到铜器作坊,半个世纪前比较大的城市几乎都有,到了五十年代,铜器作坊已经所剩无几,因为家庭用的铜制器皿大多被铝制器皿所取代了;到了今天,即使在北京这样大的城市里也找不到一家铜器作坊。这一段话说给见过铜器作坊的人听,当然能引起他们的联想,从而加深理解;说给没有见过铜器作坊的人听却起不了一点儿作用。此外,在遣词用语方面,也没有照顾到中学同学,有的词语对他们说来是非常陌生的。关于词语的问题固然可以让同学们查工具书解决,或者由老师给他们作解释,但是课本最好还适当地加几条注。如“点蓝”用的“挖耳似的家伙”,这“挖耳”现在不常见了,老师也未必个个能想起来,我查了《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这个词儿,似乎加一条注比较好。(3)

真想不到,《景泰蓝的制作》根本不是写给中学生看的,而是写给和作者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差不多的同龄人看的,课本编写者把它选作课文,看中的是这篇课文里内含的有关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的典型性,至于这篇文章是否适合中学生是排除在编写者的视野之外的——用如此一篇并不适合中学生的说明文去教会中学生怎样进行说明,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在当前的说明文教学中,由于缺乏自觉的意图意识,不少语文教师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上。茅以升的创作谈,有人在2006年7月26日转载到网上,点击率只有11次,证明很少有人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使看了,也未必为了求证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而多半把它当作一则教学补充材料使用。当然,大家都认识到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对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的赞叹,但并没有把这种赞叹提升到意图的高度,并从这一意图出发来认识作品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而将之处理成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并列的德育目标。

以上我们从作品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怎么写、写了什么等几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等作品的教学内容,为说明文的教学提供参考。我们认为,这一新的说明文教学内容构架,较之传统构架,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微调,更是观念上的嬗变。我们并不是以抛弃说明的顺序、方法、语言等为前提来重构说明文的教学内容,而是要从意图出发,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来考察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等,换句话说,新的内容构架既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包容,更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超越。依此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说明文教学如此,记叙文、议论文教学亦然。我们认为,只有站在新的制高点上,从“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怎么写、写了什么、有何值得学习或质疑之处”等几个方面重构汉语作品的教学内容,或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养成和提升学生阅读特别是写作汉语作品的能力。

节选自《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三章第二节,该书系我和何方、周文叶、郑飞艺、黄琼、董文明、傅寒晴合著

————————————————————

(1)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编写:《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三册),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2)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编写:《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三册),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3)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1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