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生、形成及其发展资产阶级军事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他们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最突出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旧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这一时期最突出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代表人物有拿破仑、比洛、卡尔大公、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等。从而标志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已经趋于成熟。

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包括资产阶级对战争本质、战争目的、战争性质、战争规律以及其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诸方面的认识及作战指导原则、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理论。它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及资产阶级的军事实践活动,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产生、形成及其发展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为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阶段。自15世纪起,欧洲大陆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经济贸易也活跃起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阶级关系开始发生新的变化。被称之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是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和诞生的时期。在当时,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而导致了风起云涌的暴动、起义和战争。最突出的是1494~1559年间,法国、西班牙入侵意大利和意大利人民反抗外族入侵及针对封建统治的起义的战争;1534~1577年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进行的起义和战争;1642~1648年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所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国内战争。

在这些革命和战争的实践中,造就了一批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如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英国的克伦威尔等就是最突出的代表。他们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最突出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旧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火器开始装备军队并比较普遍地使用于战场。三是军队的编制出现了较大的变革,步兵取代了骑兵而成为主要兵种,炮兵作为一个新的兵种也脱颖而出。四是雇佣兵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骑士制度,并在实践中又相继提出了新的改进。过去那种规模小而且主要依靠单兵作战的形式,已被步兵实施密集方阵,并以炮兵相配合的整体作战行动所代替,进攻已开始在战斗中占据上风。

2.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形成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前半叶,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形成并趋于成熟的阶段。17世纪40年代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1649年5月19日正式成立了共和国。以后又多次平息王朝复辟的暴动、政变、巩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于18世纪末再次爆发,这就是著名的法国革命。这次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1 000余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并诞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各反动君主国和其他反革命势力的极为不满,他们猖狂反扑并采取武装干涉,企图扑灭资产阶级革命的烈火。1792~1793年间,奥地利、英国、普鲁士、荷兰、西班牙、那不列斯、撒丁等国家,先后进攻法国。广大的法国人民奋起反击,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使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自1796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又多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他们先后入侵奥地利、北非、西南亚、意大利、普鲁士、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等。尤其是1799年拿破仑执政以后,南征北战,战果累累。人们称1799~1815年法国进行的战争为“拿破仑战争”。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拿破仑战争”,在军事上引发了一系列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期间,战争的规模扩大,交战的国家增多,联盟关系更加复杂,战争持续时间加长,政治同军事的关系日趋密切,庞大的军队已开始装备更加新式的火器和火炮,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战方法被广泛应用。总之,在战争中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开始向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整体力量相较量的方向发展。一批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积极地对战争经验加以总结,并使用新的观点去观察战争,研究战争、以探求新的认识,得出新的结论。这一时期最突出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代表人物有拿破仑、比洛、卡尔大公、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等。他们抛弃了以往军事学术上的消极因素,继承和发扬了奴隶社会在军事上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形成一整套为资产阶级军事和战争服务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从而标志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已经趋于成熟。

3.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为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具有较大发展的时期。“拿破仑”战争失败以后,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族运动和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以及国家与国家间的战争,国内战争等更是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到19世纪40年代末,全欧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爆发。通过这次革命,不但使资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此,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转变。当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战争更加频繁,其中既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有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侵略扩张战争。战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致发展到世界规模。影响最大的战争包括1853~1856年俄国与土耳其、法国、英国、撒丁等国之间的克里木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1902年的英布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反过来又给战争实践以理论指导。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变革,新机器、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很快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在美西战争中,开始使用新式小口径连发步枪和射速较高的新式野战炮、舰炮等。同时,军队在战斗队形上较之过去也有了明显的改进,散兵线的距离比过去要远得多,而且士兵还必须进行迫近作业和构筑散兵壕。在战场上还开始有了铁丝网等障碍物。在英布战争中,速射野战炮和机关枪被广泛使用,而且还注意了伪装或穿着保护色的服装,以达到隐蔽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坦克、重型远程火炮已经成为交战各方的重要兵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通信组织以及战略战术,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正是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战争实践中得以发展,以至于有了著名的“空军制胜论”,“海军制胜论”,“机械化战争理论”,“总体战”,“联盟战”,“闪击战”等一系列重要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现在乃至将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毛奇、马汉、史里芬、福煦、鲁登道夫、杜黑、富勒等一批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为这些理论的创立,为整个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现代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理论的几个特点

现代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继承了西方几百年来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很多理论遗产,尤其是总结了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军事实践与上百次战争的实际经验,并正在研究和解决当前西方各国军事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它完全是为其本阶级利益服务的,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一举成为西方的霸主,它的军事思想具有突出的强权意识,在西方国家中影响非常大,基本上左右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思想的主要潮流。欧洲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其军事思想虽然都有各自国家的一些特点,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制度是一致的,意识形态是相同的,所以,其军事思想的主流方面没有多大区别。

在冷战结束前,世界上存在着“北约”和“华约”两大完全对立的军事集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和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各自的军事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冷战结束后,“华约”的消失,一些东欧国家也相继向“北约”靠拢。现代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1.根据实力和需要不断及时总结和创新军事战略理论。1945年8月,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长崎,造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最大悲剧。核武器的出现使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认为未来世界战争必然是核战争。因此,对战争的样式、作战行动和作战原则都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例如,他们认为未来的世界大战必然是核战争;核武器成为完成战略任务的基本手段;所有作战行动将围绕核突击而展开;应把核力量的建设放在军队建设的首位等。当他们单方拥有核武器时,奉行“核遏制战略”;当他们的核垄断被打破时,奉行“灵活反应战略”;当他们丧失核优势时,又奉行“现实威慑战略”、“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新灵活反应战略”等。三是“大战略”思想。“大战略”是指运用国家政治、经济、精神和军事等全部综合力量达到国家的最终目的。他们认为战争对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是战争取胜的最主要条件。因此,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研究大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四是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随着核武器库的储量趋于饱和,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增多,资产阶级军事家认为,“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战争已经没有意义,它只不过是互相残杀,交换自杀而已,核武器已失去了推行政治的工具的作用。因此出现了“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军事思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资产阶级军事思想非常活跃,军事著作大量涌现,在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战争与政治、经济、科技、精神、文化等关系方面关系的认识,以及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重视部队精简与科技建军。西方一些国家在冷战后纷纷提出新的军建军方针,创新建军思想。大都朝着削减军费开支,裁减员额、缩小部队编制、提高人员素质,加快军事科技开发,改善更新武器装备等方向发展。强调建立质量、合理、足够的常备军,使部队朝着量力,质优、多层次、高效能方向发展。并重视和强调后备力量建设和国家动员体制建设。

3.提倡多国联盟的作战行动。联盟作战就是指由国家间结成的军事联盟进行作战,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联盟战,二战后的许多局部战争也有联盟战的性质。如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等。当前西方国家都普遍推崇和采用联盟作战的军事战略和战争模式,以实现为其资产阶级的战争目标服务这一根本目的。联盟战一般包括以下形式:一是建立军事联盟和“共同防御”体系,如“北大西洋组织”等。二是制定共同的军事战略,建立联盟军事集团或联合武装力量。如“北约”武装力量和“欧洲军团”等。三是战争爆发后临时纠集某些国家组织联合作战。如朝鲜战争中,美国纠集15个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海湾战争则有28个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参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用维和部队也更加频繁。如1992年底,联合国同时有14支维和部队,共6万余人在世界各地执行维和行动。实际上都是西方国家所提倡的联盟作战思想在实践中的表现。但是,联盟作战的内涵并不仅仅限于军事斗争,它还包括政治、经济、心理、外交等诸多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多国部队的联盟行动,更加有利于军事上集中打击对手,政治上孤立对手,心理上压倒对手……

4.强调应急反应和快速部署。近年来,西方各国对应急反应和快速部署越来越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首先使用了远距离奔袭对利比亚卡扎菲营地进行偷袭取得成功。此后,不少国家积极仿效。人们把这种作战行动叫做斩首行动式,“外科手术式”或称之为“点穴式”的速决战术。从美伊战争美对伊实施的“斩首行动式”看,这种“点穴式”速决战术正在迅速地发展。

美国在新修订的“空地一体战”作战纲要中,首先强调了“大机动”原则,即按照海湾战争的模式,实施跨洋远距离投送,以迅速增援美国在危机和冲突地区的军事力量,及时解决问题。美国在部队建设上增加了快速反应部队的比重。在军事部署上,改原来的“前沿部署”为现在的“抵近部署”或“本土部署”,力争在危机、冲突甚至战争突发时迅速作反应,在危机或冲突的低级阶段就予以解决。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加强了对欧、亚、中东等地区的应急作战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

北约各国家目前正积极地在过去“灵活反应”战略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应急反应”战略。他们针对东(东欧,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南(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两线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危机和冲突,确定新的战略部署,将“应急反应”作为首要的军事原则。

5.“三非”及精确打击:“三非”即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以及超视距的精确打击,都是西方军事理论的突出特点之一,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和打击中的附带伤亡。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近年提出的“基于效果”的战争概念,其主要目的是要研究近十年可能发生的关键战争中如何利用美军当今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快速而又决定性地对敌人实行成功打击。“基于效果”的作战观念和作战方式将代替传统的消耗战理论和消耗战模式。“基于效果”的战争理论已在2003年美伊四十三天的战争中成功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