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佛招生折射中国教育评价之痛

哈佛招生折射中国教育评价之痛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佛招生折射中国教育评价之痛2005年初,在复旦附中400名高三学生中排位100名之外的汤玫捷,最终被哈佛选中,而且成为全球极少量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之一。哈佛宽容而自由的选才标准与我国的一考定终身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反思。在哈佛招生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状元学生被拒收,原因是除高分外,他们“一无所有”。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哈佛招生折射中国教育评价之痛

2005年初,在复旦附中400名高三学生中排位100名之外的汤玫捷,最终被哈佛选中,而且成为全球极少量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之一。哈佛宽容而自由的选才标准与我国的一考定终身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反思。

排位百名之外何以被哈佛选中?“她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在学校属于中上水平。但她的社会经历、沟通与领导能力无人可及,是典型的学生领袖型人才。”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评价说。谢应平举了一个细节:学校一次文艺演出,口才与表达能力堪称一流的汤玫捷无疑是最佳主持人选,在老师、同学大力推荐之下,她却执意要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而自己却担任起最繁琐的后勤工作。“在学校,她总是把最好的表现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自己甘做绿叶陪衬。工作中她就像一块磁铁凝聚并影响着周围同学。”汤玫捷小学时担任上海电视台少儿频道摄影记者;初中时独立创办网站;高中时荣获上海高中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此外,她还在艺术类、文史类、学科类等多方面荣获市级、国家级奖项,是上海被授予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最多的学生之一。

2003年9月,汤玫捷作为全国两名学生代表之一,赴美国西德威尔高中交流学习一年。汤玫捷在西德威尔学校第一次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入学一周后的一场校际曲棍球比赛,训练仅四天、作为替补上场的汤玫捷,赛场上一路带球狂奔,在与对方守门员近距离对峙中勇敢地反击得手,赢得了全场喝彩。而事实上,汤玫捷比赛前四天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曲棍球。此后,汤玫捷成为了学校曲棍球队、篮球队的主力,彻底颠覆了中国留学生的“图书馆”印象。还有一次,汤玫捷因交流生身份被美国一所大学邀请参加校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研讨会,当汤玫捷得知一位演讲者因故缺席时,便毛遂自荐要求发言。面对台下众多中美经济专家,汤玫捷在毫无准备、没有任何讲稿的情况下,从头至尾用流利的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频频获得台下专家们的赞许,演讲大获成功。

在哈佛大学读大四的师兄张敏华曾向哈佛国际招生部的负责人打听过汤玫捷的招生情况,张敏华向媒体透露说:“啥佛之所以选择汤玫捷,三分之一是看中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较好的学术功底,三分之一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极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此外,通过老师的推荐信,哈佛被汤玫捷的勇敢、热情、风趣、幽默,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打动。”

选拔:选才?选分?

当第一时间得知被哈佛录取时,汤玫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庆幸“不用高考了”,在描述对高考的复杂心情时,汤玫捷说:“我庆幸,不是因为我害怕高考,而是害怕单单这一次考试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高考带来的恐惧感,对现就读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历过三次高考的小李来说,至今心有余悸。小李回忆说:第一次高考,我的分数超过重点本科线20分,但由于离第一志愿交通大学的录取线还差几分,而第二志愿往往很少被高校考虑,所以不得不被排除在大学门外;第二次高考,考分终于高过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8分,但仍然没能录取,原因是在众多第一志愿报考交通大学的学生中,我的分数并不靠前,无奈再次与大学失之交臂。第三次高考,我也就打消了报考交通大学的念头,以高分考入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但三年的复读生活磨灭了我许多斗志,人也变得没有自信了。

“分数优先 —— 志愿优先 —— 再分数优先”我国现阶段的高考选拔简单地遵循这一原则:先划出各批次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只有达到这一分数线,才能进入这类学校的录取视野,往往一分之差可以决定一个学生是进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进本科学院还是专科学校;另外,就算分数够了,还得看填的是否是第一志愿;就算填报第一志愿,学校还要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直到录满为止。“在我国,大学的录取过程就像是一场赌博,分数背后,不乏运气成分。”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佛的选拔宽容而自由。哈佛大学四年级学生张敏华透露说,在哈佛大学,有音乐天才与数学蠢材并举的学生,有从未上过高中却拥有数个化学奥林匹克金奖的学生,也有在公益与慈善事业中默默奉献的学生……总之,每位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及常人无可比及的特质,但事实证明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

哈佛在要求学术的同时,更看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和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在哈佛招生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状元学生被拒收,原因是除高分外,他们“一无所有”。“分数只能成为选拔人才的‘之一手段’,而不能成为‘唯一手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晓威说。

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有时甚至是一分定终身。教育专家们形象地比喻:如果把考生总体比作沙金混合物,高考就像用一个硕大的“分数筛”,在筛出真“金”的同时,其实还有许多“金子”甚至很多更为珍贵的“稀有金属”被遗弃在沙堆里,未被及时选出。

谢应平校长分析原因说:其一,高考的题目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场考试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术功力。而且,高考的人工阅卷也会存在一定误差。其二,高考的巨大压力让部分学生不能发挥自如。谢应平比喻道:让你站在一张桌子上,你不会摔下来,当把桌子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可能就摔下来了,虽然桌子的面积没有任何变化。其三,高考不能分类评价人才,往往让“稀有金属”流失于沙堆。试想,一个梦想做船员的学生,是考验他的英语水平重要,还是测验他的身体素质重要呢?

客观地讲,中国人口众多,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是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手段,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学业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指标的局限越来越突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晓威表示:“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高考这一传统评价手段还应继续保留,但高校招生应统筹考虑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非知识技能因素。此外,应进一步放宽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并建立人才推荐制度促进自主招生的推进,让更多通不过高考“分数筛”的“稀有金属”破例从沙堆中“回收”。

由于我国公民诚信体系尚未健全,高校实施推荐制度和自主招生制度时难免有“走样”的可能。但杨晓威教授认为,加强高校自主招生权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关键是要建立推荐人的“认证制”、“问责制”、“惩罚制”,并建立高校自主招生的责任追究制,将评判人才的误差减至最少。另外,在自主招生、推荐录取或是选拔特殊人才时,应建立一支由有威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人才招生小组,专门对特殊考生进行面试,加强对人才的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