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原则

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原则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1)学科、专业和课程学科,在英语里称为“discipline”。那么,什么叫学科专业建设呢,对此,似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在独立学院,提学科专业建设较为合适。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两各方面,一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主要设置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专业,造成毕业生大大超过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原则

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首先要弄清其内涵和原则。

1.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

1)学科、专业和课程

学科,在英语里称为“discipline”。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连接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形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1]《汉语大词典》中把学科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或指学校教学的科目。”[2]有的学者将学科定义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学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特定的对象,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其进行人为的划分和界定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简言之,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

专业,《国际教育标准》称之为课程计划“program”,英国高校称之为主修“Major”,我国《教育大辞典》称之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学者比较倾向于将专业解释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课程,在英语里称之为“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文“race-course”,原意为“跑马道”。后来用在教学上,指学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各种教学科目。[4]

学科专业,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我理解,学科专业是指进行专业建设时,要以学科为基础,为背景,但落脚是专业。

2)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和区别

学科与专业是非常接近的概念,因而人们常常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学科与专业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学科和专业都具有人才培养的功能,都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都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依据,都是师生活动的主要领域。同时,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知识的运用,一个学科可以包含多个专业,一个专业也可能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

科学的专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从结构上看,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专业的构成要素是课程;②从发展过程来看,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科研,专业的核心是教学;③从发展动力来看,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如社会需要、政府需要、学者的好奇心等,而专业的发展动力仅仅来自社会需要;④从形成过程来看,一个新学科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而一个新专业的设置则主要取决于学者对该专业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⑤从人才培养的功能来看,目前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而专业主要适用于本科生及以下的专门教育。[5]

3)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建设则是指专业建设主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新专业设置,完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创造性活动。那么,什么叫学科专业建设呢,对此,似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一般而言,学科专业是强调专业以学科为基础,落脚点是专业。笔者认为,对独立学院而言:一方面,学科建设是今后发展的目标,但目前开展学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学科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是专业的基础,进行专业建设应有学科意识。因此,在独立学院,提学科专业建设较为合适。

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两各方面,一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学科专业体系包括专业发展目标、专业结构、重点和特色专业、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涉及专业方面的选择、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专业装备等诸多方面。

2.学科专业建设的原则

一般而言,根据科学发展和我国学科建设现状,学科建设要遵循以下理念和原则: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参与社会知识生产,围绕学术声誉的竞争,优化学科结构;取得原创性成果,重视学科文化和科际渗透等。[6]

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要遵循一般原则,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充分体现以下原则。

1)人才市场需求导向

专业是与职业相联系的,培养的人才要适合社会的需要,专业设置主要取决于学者和管理者对专业社会需求的价值判断。高等教育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独立学院能否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需求,能否顺利就业。“就业是硬道理”,如果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率低,学校就办不下去。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导向。

独立学院起步时,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将学校办起来,如何扩大规模,因而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主要表现在:

大量设置“热门专业”,如电子信息、计算机、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以招揽更多的学生,而没有考虑未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及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主要设置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专业,造成毕业生大大超过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社会急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专业,如机械电力、材料、船舶制造等传统专业,但由于投入高、成本高,很多学院未能设置。学科跨度大,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数少,专业之间不能互相支撑,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完善专业结构和设置专业时要充分分析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特别是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考虑申报学科的学科专业优势,要考虑生源状况及学生家长的意愿。

2)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的层次,大体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毫无疑问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提高专业水平,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体现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7]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独立学院由于起步时间不长,资金有限,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校外实习基地不多,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时,课程体系中要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的比例,加速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扩大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在这里,美国一些高校的经验可供借鉴:①在设计课程时不仅要从理论上考虑,还要考虑各行业的需求;②通过咨询与科技会议同产业界保持联系;③鼓励学生到各行业实习;④鼓励学生拜访雇主;⑤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推荐;⑥鼓励产业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学术性实验室短期工作,学习新技术。

3)特色就是水平

特性与共性密切相关,特性改变共性,共性的丰富性取决于特性的多少。特色是一个事物的优势所在,有了优势,才谈得上水平,因此特色就是水平。

高等学校是高度趋同的社会组织,越是趋同,越要同中求异,创立自己的特色。对于任何学校而言,资源都是有限的。实力雄厚的大学,不论其如何强大,不可能在一切时空都占优势;任何规模小,层次低的大学,不论实力如何小,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可能占有某种相对优势。我国独立学院是在几百所公立大学创办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格局情况下创办的,而且自身办学资源有限,生源不理想,办学历史短,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更应在学科专业上创造自己的特色,办出品牌专业,否则很难生存和发展。在这一方面,一些地方大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例如:徐州医学院大胆创新,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集中力量发展,使之走在全国前列。麻醉学科的发展,又带动了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专业的发展;青岛科技大学以橡胶专业发展为特色,培养具有“橡胶品格”的高素质人才,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学生的需求和满意是学校工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学生即顾客,学校完全依靠学生缴费办学。没有学生,没有学生交的学费,学校就办不起来;学生培养质量不高,不能就业,学校就办不下去。因此,“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除了解社会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外,要重点了解学生的反映,如学的东西是否有用?教学是否有针对性?课程是否太多或太深?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反映,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教育中,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进行,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培养理论学习的兴趣,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