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背景下的国际工程教育实践与思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背景下的国际工程教育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背景下的国际工程教育实践与思考赵舵[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工程项目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高度,首先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我国在201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背景下的国际工程教育实践与思考

赵舵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工程项目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高度,首先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其次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卓越硕士研究生国际工程教育培养方面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及培养经验。最后对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研究生国际工程教育进行了思考,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一些建议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际化;工程教育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作为当今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大交流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就我国而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特别是自加入WTO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教育战略、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国际化等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的挑战。

为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也分别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2010年国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也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旨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该计划同时也提出“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采取多模式、多渠道的合作培养方式,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的优秀工程师”正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之一[1]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趋势的分析

回顾历史,伴随工业化进程发展,在过去二百多年中高等工程教育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然而在全球范围来看,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短缺,无法适应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世界经济发展也对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最终满足世界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各国工程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战略选择。通过提供优秀的工程教育资源,从而吸引来自全球优秀的工科生源,最终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正是许多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等学校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在此背景下,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国际化的改革,才能满足全球化时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发展基石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改革[[2]]。

作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研究合作的一个范例,早在2005年10月,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发起了“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Global Engineering Excellence,GEE),作为一项跨国合作的校企联合研究计划,大陆集团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由其出资资助来自4大洲,6个国家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以工程教育为主的8所知名高校,共同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工程人力资源的变化、工程环境及未来工程教育等问题。经过多年研究,项目组认为“工程教育的全球化对工程教育研究的全球化要求相当紧迫。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工程教育的挑战,培养全球化工程师,需要政府、工业界、学术界以及与工程相关机构和组织共同合作,特别需要工业界在为学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工程实习机会方面做出贡献”[3]

我国在201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体系,其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向更高级别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地区的挑战,这对以培养工艺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传统工程教育构成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也必需向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迈进。“卓越计划”提出的宗旨即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则必须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国际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三、卓越硕士研究生国际工程教育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研究生国际化工程教育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之一。作为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高校——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把握轨道交通行业及其技术的国际化发展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多年来一直坚持卓越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策略,着力培养助推我国轨道交通国际化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1.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

依据“卓越计划”要求,学校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走向国际化的战略需求,科学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拉通统筹,推进“4+1+1”、“4+2+3”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统筹安排下,电气工程学院以“4+1+1”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渠道,针对卓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增加了高速铁路专业学习中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和国际工程实践锻炼的比重,设置了学生参加海外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环节,强化外语沟通交流能力(包括特定小语种)、培养了解多元文化并熟悉国际惯例的能力,重点培养适应高速铁路国际化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以2010届本科生为例,学校组织了包括北京、上海、武汉等6家铁路局联合开展“4+1+1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在本科最后一个学期即进入路局开展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项目顶岗实践训练,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师素养。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阿拉伯语的基础训练和高速铁路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为其在后续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前往沙特等国在建的高铁建设项目和运营管理项目开展国际工程实践项目做前期准备。

2.坚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一方面,电气工程学院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组织研究生申报公派留学项目,在海外合作高校攻读学位或者参与双方的联合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学院积极探索校、院际间的合作及联合办学项目,通过校院级科研合作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吸纳了国际相应学科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工程教育资源,按照国际标准开展人才培养。以近5年来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合作办学为例,双方通过科研合作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开展卓越研究生培养工作。对方学院根据我方制定的“双导师制”要求为学生配备导师,同时开放其“新能源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工程研究项目,另外还开设英语类培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交流能力。截至目前已经有35名研究生参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方面的研究项目。其中有4名学生毕业后已经在新加坡的高校或企业就业,另有6名研究生继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欧美等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3.积极推动国际产学合作,参与国际工程实践项目

多年来电气工程学院坚持并致力于推动国际产学合作。与西门子公司、庞巴迪公司等轨道交通领域的著名国际企业开展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外国企业去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训。企业则根据其实际项目需求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基于工程项目的教育。在此期间学生不仅学习企业所在轨道交通领域世界先进的技术,而且能够更好地从企业的角度认识技术的重要性,从工程的角度理解技术的现实性和时限性。学生在企业研发环境中还参与大的工程项目的研发,相关项目涉及科学研究和工程两个不同的领域,通过这些工作的体验,学生逐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结构、公司运作模式,进而增强对所在产业的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的了解。与此同时,深入科研工程的项目研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四、对今后开展国际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优秀工科生源和最大的工科教育资源,也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需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在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背景下,结合前期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我们认为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下几方面至关重要。(1)卓越的工程师是未来中国在全球化世界中的钥匙,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2)国家和社会应该将能否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工程教育资源作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标准。(3)在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中,应该考虑将具备适应全球化的能力作为工科类学生的培养目标。(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需要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国之间教育、文化和科研的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与国际学术界、科技界的合作与交流,高度重视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及与公司、企业的合作。(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各类联合培养项目,加强国际交流,开阔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解多元文化、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

[2]查建中.论工程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5):8-14

[3]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24-27

[作者简介]

赵舵,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成都:610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