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А.И.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А.И.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理论经前苏联情报学家、教育家А.И.米哈依洛夫整理,得到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2.2.5 А.И.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H.门泽尔(Menzel)从载体角度对信息交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交流模型。在这种模型下,社会中的信息交流被分为正式交流(依法组织、具有正规合法渠道、受法律保护,是社会组织机构运行的必要条件)和非正式交流(社会成员之间或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自由自愿的信息交换与沟通)两种基本形式。这一理论经前苏联情报学家、教育家А.И.米哈依洛夫整理,得到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这种模式将科学交流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如图2-8所示)。

img18

图2-8 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

正式交流是通过科学文献信息系统或“第三方”的控制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的优点是:获得的信息可靠程度高;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有关某一课题详细、全面的科学信息;不需要与信息生产者本人见面。这种交流方式的缺点是:信息传递不及时;通过文献查找科学信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非正式交流是指科学家、研究人员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信息交流,如彼此之间关于所做研究的直接对话,参观同行的和科学技术展览,对各类听众作口头讲演,交换信件、出版物预印本和单行本,研究成果在发表前的准备工作等。这种交流方式由于没有中间环节而具有以下优点:信息间隔时间短;信息选择性和针对性强;传递信息时反馈迅速;对所得到的信息易于理解,并能给出恰当的评价。非正式交流渠道局限性表现在: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检验;往往只有少数人有参与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可能为以后的加工进行情报积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