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的分析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的分析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人际吸引和印象管理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

第四节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又叫“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在人际交往场合中,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以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看法。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I.Goffman)认为:“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和戏剧表演一样,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展现于观众(即交往对象)面前的一种情境,个人前台专指印象整饰。一旦人们进入前台,就会使自己的种种外表和举止同他人的期望相一致,若要做到这一点,位于前台的人必须以理想化的形象,表达的控制以及一定的社会距离等手段来取得观众的信任和尊重。”[19]他还指出:“当个体扮演一种角色时,他便不言而喻地要求观察者认真对待在他们面前建立起来的印象。”[20]其意义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他人对他的回应方式。

西方有一种职业叫“形象专家”,是专为政治人物进行印象整饰的人。据报道,当撒切尔夫人上世纪70年代在英国政坛上初露头角时,她的声音又细又尖,毫不动人,后经形象专家的指点,她开始以雄浑有力的音色在国会“舌战群儒”,成为有“铁娘子”之称的女首相。在美国“形象专家”专门为总统候选人进行印象整饰,精心搭配领带(或首饰)衣着,精心设计发型,精心整饰面容、面色,为的是给选民以精神焕发的感觉和较强的可信赖的印象。同样,在新闻界形象设计也非常重要。形象设计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出镜记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节目或者栏目的需要以及受众的审美要求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形象。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吴小莉曾经换过几个造型顾问,对她采访时的每一个手势和行走、站立的姿势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使其成为现代传媒精心包装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普通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虽然不必如政界人物和出镜记者那样,刻意追求他们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但是有意识地向对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对方也是有必要的。一般讲,记者和采访对象一旦进入采访情境,都会很快地进入角色,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对方呈现出特定的自我形象,使自己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对方的期望相一致,博得对方的好感,融洽采访的气氛。

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印象管理,首先表现在自我呈现上。所谓“自我呈现”又叫“自我表现”,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外现”。[21]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妨碍党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人们尽可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的五彩人生。然而在从事某种职业时,这种展示就必须纳入职业角色的需求中。

角色理论家认为,不论是谁扮演某一角色,其态度、行为都有相似性。社会对记者这一职业有着共同的角色期望,谁违背这一角色期望,就会受到批评或谴责。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制度,他们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只要一进入新闻活动领域,就要在某种程度上“去个性化”,意思是记者个体在对记者角色认同时而产生的一种失去个性的内心体验。在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控制或掩饰个性,服从社会对记者角色的要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记者的角色期望不尽相同。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新闻记者个体服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整体需要,要求记者忠诚地充当党的喉舌和耳目。那些以强调个性自由而放弃党性原则的做法会给党的新闻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当然,“去个性化”绝不是压抑个性的正常发展,在服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每个记者都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应当形成个人的采访风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发挥个人特长是不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记者也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他们首先要为自己的老板服务,否则任你再有才华也会被“炒鱿鱼”的。

记者自我呈现的方法无一定之规,全凭个体依据对象、环境、采访内容等方面的情况做具体分析。例如,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及其类别(是被报道者?知情者?受表彰者?挨批评者?)来呈现自我的形象:对长者尊重;对平辈有礼;对幼者亲切;对领导者不卑不亢;即使对被揭露者,也要在人格上给予尊重。总之,无论记者面对什么地位的人,都应一视同仁,因为被访者在人格上与记者是平等的。有的记者有职业优越感,在采访中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这种态度不可取。记者要靠自己的内涵去震撼对方,把握局面。又如,记者可以利用媒介差异来展示自己。电视采访的特点是它的可视性,采访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交锋、表情、姿态、音调的真实纪录、现场环境的展示等构成了丰富的信息源,这种全方位信息的精彩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电视记者因在屏幕上露面就要在现场报道时把握好自己的整体形象,在仪表风度、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从容大方、信心十足,给观众以较高的可信度。同时,要注重与被访者的沟通与交流,注重表现他们的情感反应。而广播记者则可以凭借声音的特点来展示个人的风采。

采访对象要根据自己的日常角色和采访中所处的地位来修饰自己的形象,既可以呈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有意倾诉自己的难言之苦。不论怎样,都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在记者面前表现出自认为最合适的形象。

三、人际吸引和印象管理

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包括:情境层面(时空接近性、重复曝光)、个体属性层面(外表吸引力、相似性、自尊),以及个体行为层面(好感的传达)。[22]人际吸引可以加强印象管理的效果。

采访中的人际吸引主要指记者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人际吸引规律想方设法与采访对象在理智上认同、感情上相融,双方从生疏到熟悉,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关系淡漠到产生感情和继续交往的愿望。

(一)接近吸引律

美国心理学家G.L.克莱思科认为:人们通常喜欢和他们相似的人。接近吸引律正是利用交往双方的某些接近点,有意识地缩小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的目的的规律。

1.时空接近

交往双方利用他们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共同之处,达到相互吸引的目的。这是在采访活动中有经验的记者经常采用的而且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如从采访对象的口音认老乡,从对方的经历找共同点:像同一学校毕业,同一地区工作过,同一年出生等。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方面的直接的共同处,还可以找间接相似点,例如:我爱人和你是一个县的人,我兄弟同你是校友。这同样也能使对方产生亲切感。

时空接近为什么会缩短心理距离,产生人际吸引?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以建立起邻近感。此外,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地理环境容易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和所熟悉的生活习惯的联想,从而产生“自己人效应”,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兴趣和态度相似

尽管时空接近效应有助于提升陌生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引发双方的好感,促使友谊的建立,但如果双方关系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其他的“燃料”,这就是相似性——我们和他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生活背景或是人格因素上的匹配程度。有研究表明,是相似性而不是互补性把人们结合到了一起。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显得非常重要,至少有三个原因:其一,我们趋向于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其二,那些相似的人们确证着我们的特点和信念,也就是说,他们带给我们一种我们是正确的感觉;其三,对于在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我们会作出一些负性的推论。简言之,被人喜爱的渴望、被人确证的需要,以及我们对人的性格所下的结论,都在提升一对相似心灵之间的吸引力或降低一对相异头脑之间的吸引力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3]既然人们喜欢与自己的兴趣、态度、观点相似的人,认为和这种人打交道容易有共同语言,所以记者在采访时应当着意寻找自己和采访对象在兴趣爱好、态度观点、价值取向和人际风格等方面的相似处,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对象的话匣子。比如,从墙上挂的画谈美术;从采访对象亲自打的家具议室内布置;从采访对象嫉恶如仇说为人;见到工人侃企业,碰到教师论教育。虽然这些问题不一定和采访内容直接相关,但只要双方谈得来,情投意合,就可以为进入正题铺平道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24]

(二)情感吸引律

情感吸引律是指交往双方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心灵交融、情感共鸣、心理接近、相互感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规律。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情感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情绪情感具有组织和激发全部行为的作用,它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是处于向采访对象“索取”情况的地位。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对记者的意图在认知上是很容易了解的,但在感情上是否情愿“给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他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是通过语言和“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传达的。“在社会交往中,表情是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指示器……”[25]记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折射出记者的内心活动。无论记者面对什么,作出何种表情,传达何种情感,其核心是一个“诚”字,正如俗话所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记者靠真情实意去吸引、感染采访对象,使其感到不是在向记者“卖”材料,而是在和朋友谈心、交底儿。在这样一种心心相印的情境中,采访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前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给予了许多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以诚挚而深沉的爱。

被余秋雨誉为“上海都市的良知”的《文汇报》首席记者周玉明,在40年的工作生涯中,一直激情燃烧,她的侠义心肠,她出于本能的对“善”、对“真”的追求,即使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发生混乱的情况下,也一直没有改变。尤其是她“亲”被访者,用一个“亲”字来处理采访者和被访者的关系,把被访者当自己家人一样深入到对方心里,脚踏实地地为她所遇到的每一个珍贵的生命解决问题,提供抚慰,以致绝大多数被她采访过的人都成了她的莫逆之交,乃至生死之交。

新华社记者杨建业不因第一次采访吃了闭门羹而退缩,他急马老(马寅初)之所急,想马老之所想,为马老平反奔走呼吁,上书中央。他的诚心感动了马老,他们因此成了好朋友。

凡此种种,情况虽殊,但因真挚的情感吸引了采访对象,使采访获得了成功却是共同的。

四、印象管理效应

印象管理效应是指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带有规律性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反应在采访活动中经常出现,并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也即日常所说的“第一印象”。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26]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研究中发现,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意思是在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在时相上相反,是指认知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讲,首因效应更多出现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上,而近因效应则更多出现于熟悉者之间。

通常,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作用更为明显。有经验的记者十分重视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做精心的设计和妥贴的安排,以求赢得对方好感。著名记者肖乾对此颇有体会,他说:“做记者还要适当注意仪表,要衣着整齐。我这个人一向邋遢,记者生活强迫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在旧社会做记者,不管家里多穷,出门也要西服笔挺,否则人家看不起你。新社会当然不存在这种事了。但是假如你搞得很脏,在被采访者面前又是抠鼻子,又是掏耳朵,就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不乐于同你谈话。”

沈德灿教授曾在《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西方心理学》一文中指出:重视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有关个人能否成功,能否抓住机会,使自己时来运转的问题,是一个能否在社会环境里适者生存的问题”。

如果记者因种种原因,没能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则应设法利用近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较佳的最后印象。比如,第一次采访由于缺乏经验,用语不当,引起采访对象反感,不愿与你交谈,记者就应迅速调节心理状态,主动消除误会,逐步取得对方好感,采访结束时,或许会使对方改变态度,主动邀请你再次采访,这就是近因效应起了作用。

(二)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

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在意义上相反,都是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好的认识和评价。反之则叫扫帚星效应。

心理学家凯利曾于20世纪50年代做过关于印象形成的实验。他把55名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向他们介绍同一位新招聘的教师,基本材料一致:26岁,已婚,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曾任心理学教师3年,当过兵。差异在于,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位教师“待人热情”,而告诉第二组学生,这位教师“待人冷淡”。然后,新教师以同样的内容和教态、教法分别授课并组织两组学生进行20分钟课堂讨论。最后,实验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两组学生对这位教师形成的印象显著不同。第一组认为他有同情心,而另一组却认为,该教师严厉、专横等。

这个实验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人的评价以“人品”为中心向外泛化,对人的品格褒贬的词语谓之“中心词”;二是“中心词”的褒贬含义会相应地使认知者产生晕轮效应或扫帚星效应。作为记者当然要力争前者,避免后者。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人品”的评价也会有差异。中国人讲求做人要厚道忠实,而西方人推崇个人奋斗。在同样的采访情境里,中国记者大多“露而不耀”,力求给人以谦虚之感,而西方人则可能更欣赏直露个人才华的记者。

(三)定势效应和刻板印象

定势(Set)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于1889年提出的,它原来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目前定势一词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心理活动,它是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27]定势有知觉定势、思维定势等,因社会现象形成的定势称“社会定势”。这里的“定势效应”主要指“社会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所谓刻板印象则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对于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以及对于职业、年龄、性别、党派属同类者,人们在认知上常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模式。定势效应侧重于对个体的认知,而刻板印象则主要表现在对群体的认知上。虽然这两种效应有助于人们较快地对某人或某个群体进行概括的认识,但是也容易因“先入为主”的偏见妨碍人际认知和交往,所以无论是记者还是采访对象都应有意识地避免。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逃脱这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

据说有这样一件事。“文革”后,某大报一位很有名气的女记者有次下乡采访。为了少给地方领导添麻烦,下了车(公交车)后便步行向目的地走去。谁料雨后道路泥泞,等跋涉到目的地时已狼狈不堪。地方干部目睹这位女记者裤筒儿泥点斑斑,鞋底半寸厚泥的惨相,任凭她拿出记者证怎样说明自己的身份也不肯相信。在他们看来,从北京来的大记者只能乘车来,哪有“走着来”的?这正是当时的老百姓对名记者的一种刻板印象。

五、印象管理的策略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彼此的态度都应当是真诚的,为什么还要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呢?因为真诚的态度与交往成功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动机好但方法、策略不当,有时也会“砸锅”。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在交往中作为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在目的正确、态度诚恳的前提下,再辅以恰当的印象管理的策略、方法、技巧,就能大大提高采访的成功率。下边介绍几种印象管理的策略。

(一)“登门”之计

“登门”之计又叫“得寸进尺”,意思是,促使人们首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就有可能让他接受一个大的要求。这就有点像登门坎,只要对方乐意稍稍打开一个门缝,就有可能进而推门迈进门坎,登堂入室。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施坦在调查水门事件之初,曾被害怕接受采访的人拒之门外。他们在《总统的左右手》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关键就在迈进门坎……一次,伯恩施坦去拜访一个女人,她轰他。他注意到桌子上有一盒烟,要求抽完烟再走。后来她喝咖啡,他也呷上了——慢悠悠地品着味儿。就这样不知不觉之中,对方开口了。

采访后,记者顺藤摸瓜,深入调查,他们的报道导致尼克松下台。这两位记者成功地运用了“登门”之计。这种策略之所以灵验,原因在于,对较小的要求人们一般容易接受(如为别人提供某种方便),而一旦“卷”进去,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与这事联系起来,当别人提出更大的要求时,人们为了满足“在人面前树立一个有益于人的自我形象的愿望”和给人一种“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也就倾向于接受。

记者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对象出于谦虚或其他原因不愿接受采访,就可以采用得寸进尺的策略,说:“我理解您的难处,不愿接受采访没关系,聊聊家常总是可以的吧?”如果记者年纪轻,就说:“别的咱们不谈,就当是学生和老师谈谈心行吗?”还可以说:“我知道您很忙,就占用您十分钟还不行?总不能让我白跑一趟吧?”诸如此类的小要求,采访对象一般很难拒绝,只好同意“就范”,殊不知“上当”了,往往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记者设的“圈套”。

(二)“后转弯”之计

“后转弯”又叫“保留面子”,是说,当人们拒绝了别人的一个大要求(哪怕是合理的),或者作出了有损于个人形象的事情后,常常会为保留面子而接受一个小的要求。

有位记者去采访某名人,被秘书“挡了驾”,说他近日很忙,概不接受采访。记者不仅不理会,反而以强硬的口气,死缠硬磨非要马上采访。虽然目的没达到,但把秘书纠缠得心烦意乱,恨不能马上把他打发走。此时,记者忽然降低了要求,说:“不让采访也罢,请你告诉我这位名人近日常去什么地方总可以吧?”秘书为了给人留下“我不是不爱帮助人”的印象,只好满足了他的这个小要求,其实这正是记者本来的意图。

“后转弯”策略在于利用一个大的要求激起对方歉疚之情(因无法满足),为挽回面子,容易答应接受一个小的要求。

(三)“放大呈现”和“收敛呈现”策略

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策略,指在特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有意夸大或贬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强化别人对他的某种印象。

当记者面对地位高的名人或某一领域里的权威时,不必胆战心虚,谨小慎微,应有意放大、夸张自己,“见到小科学家,就谈大科学家;见到大科学家,就谈爱因斯坦;见到爱因斯坦,就谈牛顿;见到牛顿,就谈达尔文;总之,我要高你一头。不能让采访对象瞧不起我这个记者。让他从心眼里佩服我”。[28]因为“小心翼翼地虚张声势,会让人觉得与你这人还值得一谈”。需要注意的是,事先记者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力求初次见面就提几个能砸到点子上的问题,使对方感到遇上了知音,愿意和你交谈。倘若你一开口就谦虚客套一番,并直言相告:自己的水平如何如何低,对您研究的问题如何如何生疏,把自己摆到“不合格”的对话者的位置上,那人家干嘛要跟你浪费时间?!

相反,记者在采访普通百姓时,切不可以“教师爷”或“钦差大臣”的口吻说话,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即使你精通采访对象的职业,也不妨“收敛”一下,做出个大智若愚的样子,以请教、学习的口气提问题,让对方感到你平易近人,和你谈得来,这样成功的采访就离你不远了。

采用这种策略,一定要掌握好“度”。“放大”多少,“收敛”多少,要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定。例如,在某些“对峙性采访”中,对抗的双方,一个要“揭”,一个要“捂”,这种情况下记者一定要放大自己。尤其是对待那些品格低下、犯了错误还拼命抵赖狡辩的采访对象,记者一定要非常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各种事情了如指掌,让被访者感到他的狡辩在记者掌握的大量事实之前显得苍白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