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功能建设和发展思路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功能建设和发展思路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功能建设和发展思路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张少波浦东新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9万,二者均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现有38所街镇社区学校,1052个村居委社区教育教学点。2006年12月成立的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是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区域终身教育指导与办学机构,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开放大学在上海的率先成立,也为社区学院全面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发展空间。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功能建设和发展思路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 张少波

浦东新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9万,二者均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现有38所街镇社区学校,1052个村居委社区教育教学点。2006年12月成立的浦东新区社区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区域终身教育指导与办学机构,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一、功能形成的历程回顾

三年多来,学院延续建院之前和建院初期的主要做法,发挥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大力开展以社区教育服务和指导为主的各项工作;同时,逐渐加大以社区学院为指导中心的区域内开展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向示范区推进的过程中,学院保持和发扬新区社区教育所形成的风格和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全区的社区教育经历了“五个拓展”:教育内容由文体活动向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生活艺能拓展;教育方式由课堂教学向网络教学拓展;教育对象由单一群体向多类群体拓展;教育年段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发展向学习型社会建设拓展,形成了大教育、大培训、大活动的新格局,学习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新区“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格局下,学院形成了五项“社区教育推进模式”: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以街镇社区学校及市(村)民学校为依托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以培育社区教育实验街镇、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的方式引领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市民整体素质提升的目标形成合力,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拓宽社区教育渠道;以社区教育机制的自主运行,激发社区教育工作活力,创新发展社区教育。

学院贯彻市教委、市文明委《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07〕18号)文件精神,在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方面,探索以社区学院为重要载体的区域内开展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联动机制,探索以社区学院为整合平台的区域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机制,探索以社区学院为主要场所的区域内开展社区教育的引领机制,探索以社区学院为指导中心的区域内开展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机制。在功能强化的内涵建设方面,明确社区学院各部门处室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社区学院的十大能力:指导、组织、管理、整合、培训、评估、宣传、科研、公共教育产品开发制作和网络信息技术能力,为发挥其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并使其成为区域性终身教育的主阵地奠定基础。

社区教育及其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得到充分肯定和明确表述,为新区社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放大学在上海的率先成立,也为社区学院全面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发展空间。在浦东“二次创业”和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继续围绕“双目标”开展“双服务”,在原有基础上谋求新发展、新跨越,是学院面临的新课题。

二、功能发挥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和目标

本市社区学院大都是在适应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社区学院的指导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社区教育的指导上,具体表现为指导和服务街镇社区学校及各类教学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基层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学院主要依托各街镇社区学校并延伸至各村居委教学点、主要依托在建中的区域终身教育系统、主要依托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网站和《浦东社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相关实验和研讨成果,形成区域性市民终身学习指导中心。

(一)建立社区教育例会制度

学院定期或分批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例会,交流总结社区教育工作经验,共商共议社区教育工作事宜,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例会为各校提供交流经验、商讨工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出席对象为街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或教务长,例会每月召开一次。

(二)承担街镇社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教研和评估

学院按教育署和街镇社区学校二个层面,开展教学指导和教研活动,从街镇社区学校中选择一批受众面较广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建立课程教研组,不定期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受到社区学校和任课教师的欢迎。现已有摄影、书画、礼仪、钢琴和编织课程教研组并组织了教学观摩活动和听课评课活动,促进了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学院还将组织开展社区学校“魅力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围绕社会要求和市民需求,学院每年组织社区学校开展相关主题培训,如与区妇联、区文明办等联合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文明观博礼仪”、“百万市民学环保”等活动。从方案制定、计划落实、宣传发动、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专题培训、表彰奖励等,学院教学培训部给予全程服务、指导和督导。截止至今年6月,新区市民学环保已累计培训108713人次。浦东代表队取得了上海市百万市民环保培训知识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获优秀组织奖。

(三)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活动

针对有关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以及特色课程开发,迎世博礼仪、环保和普通话普及等培训工作,社区学校对村居委办学点的业务指导,社区教育实验街镇以及示范街镇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等,学院先行组织街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参加培训。学院每年组织街镇社区学校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如通讯员、网管员、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组成员和普及性课程授课教师。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法开展社区教育指导活动。除上述“请进来”参加培训进行指导外,学院实行指导服务人员定点联系制度,派出人员下各教育署及其所辖街镇社区学校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定点联系记录册》记载工作情况,学院不定期召开指导服务人员会议,听取汇报,布置相关工作。

(四)组织实施区级层面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

学院每年春、秋两季汇集各街镇社区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讲座和活动并整理成册,作为社区居民学习导向。2009年浦东新区街镇社区学校共开设3大类,15小类,94子类(其中职业技能类有8子类,文化素养类有19子类,生活与休闲有67子类)社区教育课程。学院先后举办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培训班和老年教育课程开发培训班。针对“如何编写社区教育教材”,学院下发了《浦东新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并到各社区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面对面指导。在2008年首届市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征集评选活动中,学院共送交92份自编教材,其中有42份教材在评比中脱颖而出,张江镇社区学校选送的教材资源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全国与本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比中,又有七门课程获全国和本市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奖,其中陆家嘴街道社区学校的“海派秧歌”课程荣获一等奖。今年学院又选送了32种社区教育资源参与全市的评比。学院运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由学院所认定的社区教育示范性课程在包括社区学院在内的各社区学校开课,并配置以大型和特色活动的展开,由此学院成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

(五)组织推进社区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

今年,针对二区合并外延扩大,学院对“浦东社区教育网”进行了升级改版,增添了更多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同时指导完善社区学校子网站功能,加强与上海终身学习网的联系,充实浦东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提升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学院制定了市民网上学习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现已评选了两次季度学习明星并予以表彰奖励。2008年由学院牵头、市学指办主办,在金桥镇召开了全市范围的“上海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研讨会”,辐射和推广金桥镇开创的网上“金桥大学校”的经验,落实本市社区教育网络资源运用的试点工作、市终身学习网的宣传推广工作等。学院积极引导街镇社区学校开展社区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验工作,先后参与“洋泾数字化信息港建设”、“张江社区教育E平台建设”、“潍坊网络视频课程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花木数字化学习卡的应用”等实验工作。

(六)以实验项目为抓手,组织实施各层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验活动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最早在浦东新区实施。五年来,已完成实验项目164项,其中2项被评为全国示范实验项目,19项被评为本市优秀或重点实验项目。现正在开展的实验有41项。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学院已形成了“五条经验”和“三个管理模式”以及一整套较规范的实验项目管理制度,成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学院也首次以实验主体的身份参与了2009年度市招标项目《区县社区学院功能建设的实验》和《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实验》。目前,两项实验进展顺利,正在做验收准备。

(七)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培训指导

学院坚持以培育社区教育实验街镇的方式引领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并以此为基点,一是深入基层培育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二是向上提升强化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建设,三是通过社区教育示范区拓展学习型社会建设。2007年学院下移社区教育工作重心,建立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通过实验,明确了村居委教学点的社区教育职能,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条线配合、管理有序的村居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创新了办学模式,试行了办学评估指标,拓展了教育教学内容。此举既培育了一批示范性的村居委社区教育教学点,也培养了基层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学院通过花木街道“以燎原计划为抓手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验项目,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通过“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村居委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项目、合庆镇“创建学习型、健康型、守法型‘三星’家庭”的实验项目,参与学习型家庭建设。

三、功能建设服务于浦东“二次创业”的需要和目标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核心是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制与机制。“功能”一词蕴含机制的概念,它与相应机制关系密切,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功能的前提。社区学院的功能建设有赖于与之配套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一)有待建立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机制

社区学院所在的区域不乏从事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经过一定程度的整合,本市各区县社区学院的组建基本完成,但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还未完成。

职业技能培训是区域性终身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身处区域内部,对本地经济结构特点及人才需求情况有着更直观的把握,因此它的课程和专业设置更有可能切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当地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构筑发展地区经济所需的人才高地。当企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提高技术含量和员工素质时,当谋求职业或要求得到较好的利益而更多地依赖于学习时,二者不约而同的指向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全方位服务。

学院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的运行机制。在社区学院和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相互了解区域内有哪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进行哪些职业、专业、技能和岗位的培训及其所设置的相应课程。区域内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行业协会、人事劳动部门或职介所等中介的招工和培训需求的调研,感触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和本地用人需求变化的脉动,至少每年或每几年能够排列区域内热门或紧缺培训项目并开设相应课程。区域内教育培训机构由分散状态逐渐聚合成大培训的整体实力,培训项目将由较为单一转向较为多样、由较为固定转向较为灵活、由较为重复转向较为独特,进而逐步形成主动适应、变通灵活、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域性职业技能培训的运行模式。

(二)有待建立区域内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联动机制

浦东新区的人才密度虽然超过本市平均水平,但人才资源在专业结构、层次与行业分布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无论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一产业各领域,中层和基层所需大量的各类专业或“半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远不能适应浦东新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和体现公平教育原则,培养“大量受过一定程度高等教育训练的专业或半专业人才”,成为地区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之一。

社区学院是区域终身教育指导与办学机构,继开展休闲教育和文化教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外,还应提供学历教育。虽然后者的难度相对较高,但目前本市已成立的开放大学,着手创新终身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区学院进行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提供条件和示范。

体现在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方面,终身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是建立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社区学院作为本市终身教育办学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下,将实行“宽进严出”的注册入学制,实行适合区域发展需要和兼顾学习者意愿的课程组合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和选课制结合的完全学分制,实行吸纳和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校际协议制。推而广之,本市各成人教育机构之间实行学分认定和学分互认制,通过学分的累积与转换进而实现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衔接贯通。再推而广之,本市终身教育系列之间实行学分认证制和学分银行,通过证书和课程学分(或经验学分)认定与转换进而实现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开放融合。

微观层面的以上终身教育制度所形成的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其运行涉及由相应机制保障的社会诸多方面的联动,主要有:适应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并承担相应的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任务,社区学院与区域内各行业协会、各企事业集团、各街镇之间(受)委托关系的互动;吸纳和引入所需的中高等教育资源,社区学院与区域内大中专院校之间协作关系的互动;专业或核心课程的设置许可、质量评估、学分认定和证书颁发,社区学院与上级教育部门、市开放大学之间隶属关系的互动。在开展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起步阶段,学院所设专业或课程组合并不急于追求门类齐全,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有为、逐步拓展则是我们的基本策略。

(三)有待建立区域内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组织机制

社区学院“四大功能”的形成,需要相应课程的支撑。课程建设是社区学院能力建设的核心,它直接体现教育目标,集中反映教育内容,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品位和特色。

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除了设置成人学历教育所需的课程之外,应积极组织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等课程,满足不同文化基础、年龄、能力、经历、家庭背景以及学习目的不同的各类群体的学习需求,既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也丰富本地居民的生活内容,不断促进社区的繁荣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学院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方针:1.设置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既有课程;2.组织开发成人职业教育课程;3.拓宽非学历教育课程:资质证书培训课程、劳动力培训课程、合同培训或定点培训课程;4.指导或自主开发包括文化—休闲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课程。

与此同时,学院还应积极筹备建立与所设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课程、成人职业教育课程和社区教育课程相对应的浦东新区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的社区学院,其功能建设存在诸多新的课题。我们的目标是,在各级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机构和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创设社区学院增强能力的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和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长效机制,整合和运用区域教育资源,形成有利于学习者自主、灵活、有效、终身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全区域、面向全体浦东市民的终身学习平台,推进浦东二次创业进程中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