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在科学中的作用

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在科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就是通过观察发现的,这也是证实思维方法的应用。广州市海南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仪,对海底地表进行观察,发现了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据此,国家已组织力量就全国“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并着手研究“可燃冰”的开采和运输的问题。目前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储量为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我国南海也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量总量估计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一、观察法

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认识事物,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会观察,养成观察习惯,培养观察的严谨科学态度,是提高思考能力的首要步骤,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重要途径。因此,观察对于证实思维方法来说,是经常借用的手段之一。它的重要性正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所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例如,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就是通过观察发现的,这也是证实思维方法的应用。美国、日本最早在各自的海域发现了“可燃冰”,那么在中国的近海有没有“可燃冰”存在呢?广州市海南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仪,对海底地表进行观察,发现了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接着,在我国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据此,国家已组织力量就全国“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并着手研究“可燃冰”的开采和运输的问题。

“可燃冰”是什么?在我国南海海底为什么会存在“可燃冰”?这又是需要用证实思维方法予以回答的问题。所谓“可燃冰”,外形似冰,透明无色,可以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甲烷)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透明结晶。之所以在南海海底能够形成“可燃冰”,是由于天然气和水可以在2℃~5℃内结晶,而在南海海底600~2000米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3]

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突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储量为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我国南海也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量总量估计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如果它们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对于缓解世界能源短缺将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