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察采访法

观察采访法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观察采访法一、观察及观察的特点观察是指记者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从社会生活现场直接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通过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观察与访谈、文献收集一道构成新闻采访的三种基本方式。

第二节 观察采访法

一、观察及观察的特点

观察是指记者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从社会生活现场直接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通过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观察与访谈、文献收集一道构成新闻采访的三种基本方式。

作为新闻采访方法的观察有以下特点:

1.观察的直接性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广播电视记者的观察非常重视亲眼所见,并把所见所闻摄录下来,这就要求记者直接深入到新闻发生的现场,直面事实,进行直接的观察。

对于电视采访而言,可以直接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用在节目当中;对于广播记者而言,视觉的观察需要转换为解说词,而听觉的观察则能直接进入节目;而对于印刷媒体的记者来说,观察的内容虽然要转化成文字,但通过直观的描述也能让读者感觉到。

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的记者曾经到沈阳采访非法药材市场,记者将所看到的内容写成了这样的解说词:“1月12号上午10点半,记者驱车前往南五市场,在通往市场的公路上,几辆满载着成箱药品的货车从我们的车边穿梭而过,离市场还有几百米喧嚣之声已扑面而来。一些人正忙着把药箱往车上搬。进了二楼营业厅,只见4000平方米的大厅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接踵,450个营业摊位座无虚席。”这段解说的环境声正是当时记者采访时记录下来的声音,有汽车声、装缷声、人声、讨价还价声……这些记者观察的内容通过解说与音响的配合让听众如临其境。

又如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前去采访,在映秀小学观察到了这样的场景:

“婷婷,我的娃儿!”34岁的刘顺秋冲破成都武警指挥学院指战员在现场设立的警戒线,跑到一个从校舍废墟中刚刚被救出、用黑布蒙着双眼的女孩身边。女孩是10岁的映秀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尚婷。……

48岁的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满身干涸的血迹,双手虎口和掌纹都泛起了白皮——他用双手协助救援已经100小时。“尚婷是映秀小学473名学生中,第212名存活的学生。”[1]

2.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在这里,视觉器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眼睛看之外,记者的观察还应该在大脑的支配下,调动起眼、耳、口、鼻、舌、身体等各种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多方面的审视、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足够的细节来进行展示和讲述。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2002年3月推出了一个节目,报道的是河北省白沟镇一些皮包作坊违规使用含苯量很高的胶水导致一些打工者长期受化学品污染而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有六人已经因此死亡。记者对这些黑作坊进行了暗访,除了看到这些小作坊车间与宿舍合二为一、没有排风扇和通风口外,还用自己的嗅觉进行“观察”,向观众报道自己闻到浓烈刺鼻的味道,闻过之后有头晕感,加深了观众对苯的危害的印象。

3.观察的客观性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的状态和性质,都是由事物内在的矛盾所决定的,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记者不应该依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戴着有色眼镜进行观察,而应该用客观的视点观察。

记者报道他在现场观察的场景、声音和气味,这些属于客观存在,是任何人在现场都可以观察到的。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在报道中尽量排除自己的个人感受,用第三人称把观察到的内容描述出来。

4.观察的敏感性

在现场观察中,记者要有一双机警、灵敏、锐利的眼睛,既能纵观万物巨变,又能明察秋毫,对于新闻事实,一眼就能看准,很快就能抓住。记者通过敏锐地观察能给报道增添色彩和细节使之人性化。观察能力的强弱,标志着一个记者业务能力的高低。

如果你到达了事发现场,应该先花点时间四周看看、听听,甚至闻一闻。利用你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判断一下什么事物看起来像本来就在那儿的?什么事物看起来不正常、混乱或不适当?谁在现场?他们在干什么?谁看起来像是在负责?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什么东西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你闻到了什么?哪里发出这种气味?

把你注意到的东西详细地写到笔记上。在你报道的某个地方它们也许能充当背景细节。此外,还要注意人,如采访对象的手势、表情、音调或清喉咙、敲指头、踱步等表示紧张的习惯。

二、观察的重点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

在采访中,要注意观察事物变化的关键态势,从开始到发展,再到高潮、结局,这些关键点往往有具体生动的情节,对这样的情节应该完整记录。

在《焦点访谈》的获奖节目《罚要依法》中,记者报道的是309国道上乱收费、乱设卡、乱罚款的情况突出,有一段记者的观察式采访让人印象深刻。当车开到山西黎城境内时,一位戴墨镜交警老远就伸手挡住了记者随行的车辆。这时记者就开启了暗访设备,开始进行旁观式的观察采访,只见这位交警二话没说就撕下一张罚款单递了过来,“20块”;司机开始讨价还价:“给10块算了,这是什么钱啊?”这时交警说:“你下来,你下来我告诉你。”“照顾一下算了,”司机继续求情。“再来20!”这时交警又撕下一张罚单甩进驾驶室。

这段内容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节目当中,记者通过把事物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有说服力地说明了这条路上的罚款根本没有法律依据,表现了个别交警的蛮霸作风。记者在总结这段采访时认为遇到这样的场景时,“记者必须保持耐心且不露声色沉得住气,给被采访对象以充分的表现机会”,把这样的情节完成观察并记录下来,对完成报道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变可循,有像可察,记者可以对现场残余的细节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从中推断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

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的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节目曾经播出浙江某县的文化馆变成城隍庙的报道,其中有一段记者的现场观察:“爆竹声声,纸屑遍地,记者看到,文化馆展览厅的门前空地上,已经建起了蜡烛台、烧香炉、烧纸炉,烛光摇曳,香烟缭绕。再向后看,展览厅100多平方米的门厅已经全部被占,门口高挂着城隍庙的横匾,门内帐缦垂挂,功德箱、香炉、蒲垫一应俱全;高处供着城隍老爷夫妇的神像,不时有善男信女进门来,磕头、跪拜。眼前的一切真难以让人相信这里就是缙云县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记者把所见到的场景通过影像或通过自己的声音、文字传达出来,表现新闻发生的环境和气氛,能让人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

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在现场捕捉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特点及其个性,这是新闻报道成功的重要技巧。有特点,才会有新意,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如观察人物时,主要抓什么是这个人物的与众不同处。包括这个人的着装怎么样?新衣服?破衣服?最新的时装?长相如何?布满皱纹的脸?伤疤?浓眉?络腮胡?浓妆?金牙?他的言谈举止是怎样的?紧张得发抖?不断地眨眼?从不微笑?办公室的装饰如何?西式的还是中式的?画作?海报?他的脸、头发、嘴、眼睛、耳朵有什么特别之处。受众能“看到”记者通过观察得来的信息。

三、常用的观察方法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

恰当的位置有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对广播电视记者而言,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细节信息。因此,在关键的瞬间到来的时候,是否能抢占有利的观察位置这对记者而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变换观察位置,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对象及其变化的准确信息;如果报道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性强,或其整体场面宏大、运动范围广阔,则首先需要选择有较宽阔视野的观察位置,寻找不易受到遮挡和干扰的观察角度;如果报道对象的细节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如其讲话、演示、表情等,则需要选择相对近些的位置。

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

在进行观察式时,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进行。观察是受注意力引导的,而注意力又受到主体心智的制约。观察绝不是被动的,而是伴随着思维的信息获取与处理交互作用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受到观察者既往观念的引导,也受到观察者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限定,并受观察目的性的控制。在观察的现场,记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多角度、灵活机动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而不能“一根筋”。

如中国入世成功时很多记者都在现场进行观察,但几乎所有记者都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如何宣布结果、现场反应怎样上,只有上海电视台的记者把观察的角度放在中国代表团座位的变化上,观察视角一变,新闻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了。就像大多数人切苹果都是从上到下切,但有人把苹果横着切开,就会发现它的横断面是一个五角星的图案。有时,一个记者直觉想象的过程也正是他不断扩大新闻线索的过程,可以说他直觉想象越广阔,他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理出新闻线索的头绪就越多。但这种广阔性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原则,不能是离开事实的凭空“想象”。

精于业务的记者,他们都积累了许许多多有关的人物、事件、政策、观点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事实。在新闻现场,每当观察到一个新情况的发生,记者就会把他过去储存在脑海中的事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思考、比较,将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置于同类事件中,进行权衡、比较和鉴别,以发现事物之间的优劣异同,从而遴选和凸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新、活、特等新闻特性。当新闻事件呈现在面前时,记者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把握其中的“闪光点”,即其中哪一点最具新闻特性的,进行重点挖掘和实现。

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

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用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新闻事件现场,记者以什么样的角色定位进行观察,效果大不一样。这既决定了观察的主观视角,也决定了记者与采访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记者多采用客观视角,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在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中立的旁观者身份有利于报道的客观性,消减与被报道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关系,因而适于大多数的采访场合,是较常见的角色定位。

在某种情形下,记者也可以采取参与者的角色定位。这种角色定位,有利于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但一定要注意分寸,绝不可喧宾夺主。

4.把握好观察的时机

把握好观察的时机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观察到关键的内容。广播电视的带机采访需要追踪事态的发展,记录事件最新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而必须抓住事物变化的先兆,预见事态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以便及时做好准备,在事态变化的同时加以记录和报道。观察时要注意观察过程,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展现事件发展的情节或记者采访调查的经过。

一般来说,观察应该有一定的提前量。记者要细心观察事态的发展状况,及时抓住先兆性的信息。这是采访成功的重要保证,有时甚至是成败的关键。

5.将观察与思考结合

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要迅速通过思考分析和判断信息内容和传播价值。有时,观察所涉及的仅仅是事物的表象,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思考能让记者发现新线索、新问题,便于记者能不失时机的追问,以获得更多的发现。

四、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的对象确定以后,我们可以着手制定一个初步的观察计划。一般来说,观察计划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观察的内容、对象、范围:我计划观察什么?我想对什么人进行观察?我打算对什么现象进行观察?观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内容的范围有多大?为什么这些人、现象、内容值得观察?通过观察这些事情我可以回答什么问题?

2.地点:我打算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观察的地理范围有多大?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些地方对我的研究很重要?我自己将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我与被观察的对象之间是否有(或有多远的)距离?这个距离对观察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3.观察的时间长度、次数:我打算在什么时间进行观察?一次观察多长时间?我准备对每一个人(群)或地点进行多少次观察?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长度和次数?

4.观察方式、手段:我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是隐蔽式还是公开式?是参与式还是非参与式?观察时是否打算使用录像机、录音机等设备?使用(或不使用)这些设备有何利弊?是否准备现场进行笔录?如果不能进行笔录怎么办?

5.效度:观察中可能出现哪些影响效度的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什么措施获得比较准确的观察资料?

6.伦理道德问题:观察中可能出现什么伦理道德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的生活?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么做对我的报道会有什么影响?

五、观察的局限性及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1.观察的局限性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事实上,观察这种“眼见”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第一,观察法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任何社会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空间条件,超越了一定的地域范围,超越了观察者的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物所能观察到的范围,观察者便无法观察。

第二,观察法受观察者自身的限制。一方面,人的感官,超过一定的限度,看见的、听到的,就不清晰,使观察的精度受到局限;另一方面,观察者往往容易受到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先入为主”成见的影响,且对所获材料的结果和解释,也往往容易受观察水平的局限。如1960年初,非洲刚果发生内战,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前去调停。在哈马舍尔德将要到达的黄昏,记者等候在机场,站在警戒线100码以外的地方。突然记者们看到一架飞机着了陆,并发现一个酷似哈马舍尔德的男子露面,于是记者们忙跑去发稿,发出哈马舍尔德到达非洲并将同刚果总统进行会谈的消息。第二天,许多报纸刊登了这一消息。但实际上,当时哈马舍尔德的飞机因遭遇空难坠毁,哈马舍尔德及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记者在机场看到的只是一位和哈马舍尔德长得很像的英国外交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假新闻?主观上说,记者想当然,并急于发稿抢新闻;客观上说当时已经是黄昏,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看不清楚[2]。可见,直接观察常常难以摆脱这两方面的影响。

第三,观察法受观察过程的限制。观察法不能直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以分辨是偶然的事实还是有规律性的事实,所获得的资料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偶然性。如记者观察到某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中有鸭子在游,但仅凭这一点得出处理后的污水已经达标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其他的采访才能弄清这污水的性质。

2.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1)努力提高观察者的自身素质

提高观察者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观察技巧,是提高观察质量,避免观察误差的根本途径。观察者必须具备求实精神,增强与观察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应加强观察能力、观察技巧的培养和培训。

(2)设法减少观察活动对观察对象的影响

观察,只有自然状态下,才能观察到真实客观的情况。因而必要时,可以采取隐蔽观察、伪装观察、突击观察等形式,减少观察活动对观察对象的影响。但使用这些方法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场合,把握分寸。

(3)力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深入细致的观察是避免观察误差的有效措施。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看清观察对象的全貌和实质,弄清事情的真相。特别是对人为的假象,持续与持久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尤为重要。

(4)采用多人多组多点重复对比观察。

对同一现象进行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并采用观察对象的横向对比观察、观察时间的先后对比观察、观察位置的多点对比观察、观察内容的重复对比观察等形式,以便相互印证,纠正偏差。

此外,提高观察设计、观察工具的科学性,注意观察记录的核查,学会利用现代化的观察仪器,都是减少观察误差的有效方法

六、有关广播电视摄录的问题

1.广播录音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广播与电视采访的共性较多,但两个媒体之间也有一些个性差异。

对于广播新闻的采访而言,面对新闻题材,是否运用录音采访、如何运用是一个重要问题。广播新闻如果不用音响,可以完全采用脱机采访,记者只需将观察和访谈来的内容整理后写成报道,然后配音播出即可;但如果需要用音响,就必须要涉及带机采访,把各种音响包括新闻环境声、记者现场的报道与解说、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访谈等录下来,在写作报道时使用。

在广播采访时,应从题材的需要出发考虑是否使用音响,用于所当用的是成功运用音响、运用录音采访方式的重要前提之一;另外,要从新闻题材提供的可能性出发,这里包括考虑新闻题材是否蕴含音响、新闻题材所蕴含的音响能否采录到、此音响是否宜于公开播出等。如果判断需要使用音响,那就要注意对音响的采录。

广播采访对音响的采录有以下基本要求:

(1)注重音响的素质

绝对真实、力求自然、捕捉特点、尽量清晰是体现音响素质的重要方面,采录时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些要求,获取高质量的音响。

·音响绝对真实

这意味着所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以及与报道内容确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本身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无论主体音响、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不能人工模拟,也不能互相替换。首先要求本体真实——所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以及与报道内容确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本身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无论主体音响、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不能人工模拟,也不能互相替换。采录真实——坚持采录的同步性,严格按音响本来的面目和实际发生过程采录音响。也就是说,记者在采录音响时,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对采访对象进行“导演”和摆布,干涉音响实际发生的状况和过程。音响之可贵,在于它能够比文字更真切地再现新闻事实。而经过导演摆布以后所采录的音响,无论如何都是对事实原貌的篡改。

·力求自然

所谓自然,就是所录的音响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不造作。采录新闻现场实况音响要自然,采用人物讲话尤其要注意自然。在这方面,录音采访和文字采访不大相同。文字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所需的材料,即使采访对象讲话不自然,只要能挖掘到真实而又充分的材料,仍然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报道。而录音采访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形,录下来的音响则会把不自然的状态如实地暴露在听众的面前,从而大大削弱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让采访对象放松,用平常心、平常话来对待采访,在讲话中传真情、达真意。

·捕捉特点

有特点的音响用到报道里去,能使人产生新鲜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特点的音响,就是能够反映事物或人物个性的音响。捕捉和恰当运用这种音响,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个性;反之,则可能因音响的一般化而给人以雷同的感觉。有特点的音响用到报道里去,能使人产生新鲜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特点的音响,就是能够反映事物或人物个性的音响。捕捉和恰当运用这种音响,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个性;反之,则可能因音响的一般化而给人以雷同的感觉。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报道过我国人工喉研制成功的新闻,就采录了安装人工喉的患者重新开口说话的音响,这样的声音就能体现新闻的特点

·尽量清晰

音响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效果。新闻现场的音响,它清晰度不是采录者能够完全控制的。因此只能在正视它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弥补措施,要注意防止任意干预,谨防弄虚作假。有些伴随事物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声音,往往说话声、环境声混在一起,对于这类音响一般只能力求主体音响基本清晰;至于访问录音,由于采访对象和时间,记者可以选择和控制,则应该力求全部音响清晰,尽最大努力防止和消除来自周围环境的噪音,增强采录和驾驭音响的能力。影响音响清晰度的还有不少来自主观方面的原因。忽视访问环境的选择和检查,结果往往因室内有墙体回声、细微或存在着其他电磁波而造成嗓音干扰;采录前没有对录音器材作细致检查,就可能因设备故障而影响音响的清晰度;使用录音器材不当,如话筒离采访对象过近,录下的声音会发“纰”,过远则声音模糊,等等。

(2)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

因为音响稍纵即逝,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次采录机会,因此记者更需要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注意现场的变化,捕捉音响。掌握采访节奏是要注意在采访中突出重点,创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为后期剪接、合成创造条件。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关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呜……再会……实况声)

(记者现场)各位听众,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本世纪30年代由一个姓强的农民创办的强家角站今天上午9点35分把二十多名乘客从北岸送到南岸后正式停舱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长50米、宽5米多的钢结构拱桥。

(解说)在苏州河上做了三十几年摆渡工,共渡过三千多万人次的刘筛扣今天下午下班后将和几位同事一起走向新的岗位。

(同期)“做一个轮渡职工,我当然希望渡船能开下去,但做为一个市民,应该说以桥代渡是上海滩发展的需要。”

(解说)刘师傅上一辈的船工吉林发1949年就在河上做摆渡工,当时苏州河上有19个渡口,没几座桥,而今天苏州河市区段就有23座桥,但这些桥在住在渡口边上的9岁男孩薛超眼里只是小桥。

(同期)“这个桥还不算太大,我见过的桥有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还有立交桥。”

(解说)家住渡口棚户区的大学生杨坤欣喜之余还有更高的期盼:

(同期)“我们这儿还有一片棚户区,我们也希望尽早改造,在苏州河地图上让这片棚户区从此消失。”

粗听这则社会新闻,我们感觉到的也许只是个非常寻常的故事——上海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关闭了。但是,只要稍一品味,就会发现这一寻常故事的内涵非同寻常;这个渡口为何关闭?摆渡工有何感想和期盼……其实,新闻作者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切入,反映的是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大变化。这条新闻的音响采录也非常到位,最后的汽笛声和告别声,真实让人感受到最后的轮渡渐行渐远,选取了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摆渡工、9岁男孩和大学生进行采访,采录的内容都很符合他们的身份特点,摆渡工说,“做一个轮渡职工,我当然希望渡船能开下去,但做为一个市民,应该说以桥代渡是上海滩发展的需要,”没有说大话和空话,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他们的想法;而9岁孩子的话却充满童真,真实地表现了上海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愿望。这几段采访都非常自然、清晰,并且很有典型性。看得出,记者在采访前就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准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用和风细雨式的手法娓娓道来,以小见大,独具匠心。

2.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电视采访中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都会存在,其中带机采访是更为重要的采访形式。通过带机采访,记者不但能将所观察到的有典型性的场景捕捉下来,还能将与采访对象访谈的内容记录下来。因此,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为保证画面和同期声质量的技术要求。

(1)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恰当地运用景别

景别指被拍摄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是电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功能,摄录时要灵活运用景别,强化画面的表现力。调整、转换景别主要有两种方法: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机位不变时,改变焦镜头的焦距。

在一个表现大学生生活状态的节目中,记者用以下画面介绍一位家境比较好的同学。他在报到那天,带着数码照相机,一边走,一边欣赏校园的风景,看到一处好景,将相机放在石头上自拍,其中一个画面是以石头上的相机为前景,看到这位同学潇洒地摆着姿势的全景。画面把数码相机这一形象充分地运用和突出。给观众留下某种深刻的印象,使观众对他的家境、气质有所了解。当他来到宿舍后,角度是从他的背面拍过去,他在前景位置一面和进来的人们打招呼,一面漫不经心地从包里往外掏东西,手机、MP3、小巧的笔记本电脑等,由于他在前景,这些东西放在桌上,观众能清楚地辨认,并从这些物品,清晰地辨认出他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一角度和景别很有分寸,用全景看不出景物,用特写过于做作。景别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形象素材的组合有了内在逻辑联系,从而迅速激起观众的联想。对人物或事件作出准确的认识和评价。

·精心选择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摄像机同与被摄对象空间位置的角度;这种角度,又分为垂直平面角度(摄像高度,包括平视、仰角、俯角)和水平平面角度(摄像方向,包括正面、侧面、背面)两类。角度不同,屏幕效果千差万别,要主动地、有预见的选择最佳角度拍摄。

比如,在电视中我们看到的湖景往往很美,但实际上并不一定美,如岸边有许多破旧房屋,垃圾和土堆。拍摄时就可以用仰角和俯角,用早晚的雾气,用逆光,尽可能把那些东西排除在画面之外,或者掩藏在大雾霭的阴影之中。这样从画面上看去,湖是那样宁静优美。摄影记者在拍摄时需要做一番整理和净化的工作。

·巧妙运用光线

光线是电视新闻摄像的又一重要造型元素。恰当运用和处理光线,能够生动、逼真地再现被摄对象的形象、轮廓线条、质感和空间感,赋予画面不同的环境氛围,也能激发观众的情绪和联想。注意要确保画面的基本亮度。当室内自然光亮度不够或不均匀时,需要用人工照明来补光或平衡室内亮度。

比如拍摄儿童时,就要注意画面的清新优美,可以用柔和的光线和长焦镜头拍孩子,背景选择要干净利落,室内、室外光调、色温平衡好,这样质感细腻。

·恰当运用长镜头

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长镜头,又称多构图镜头,指在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地对一个事件、一个场景进行拍摄。用长镜头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或一个段落,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新闻场景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是第一个把长镜头使用到极致的人。他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力图用长镜头给人一种朴素、真实、自然的感觉。例如猎取海豹的场面,从纳努克接近海豹到把它从冰洞里拖出来,全过程记录,不间断拍摄,成为长镜头最早的范例。

2001年中秋节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报道,说的是个别月饼厂家将上一年月饼的陈馅回炉制作新月饼。

去年中秋节过后,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没有卖完的月饼被陆续从各地回收了回来,运进了蒙着窗纸的车间。据知情人透露,被回收的月饼主要有豆沙、凤梨和莲蓉三大类。它们首先要被工人去皮取馅,这是加工这些回收月饼的第一道工序,一些人负责剥去月饼的塑料外包装,另外一些人用小铲刮掉月饼皮剥出里边的馅料,被剥出来的月饼馅接着被送到半成品车间,经过重新搅拌炒制,它们由一个个独立的月饼馅融成了一个整体;当这一切都完成了以后,近百箱熬好的豆沙馅被入库冷藏。记者偷拍了这个场景的全过程,拍摄时间是2000年10月24日。

今年7月2日,距中秋节还有整整3个月,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正式开工赶制新月饼了。记者发现,冷库的门被打开了,那些保存了近一年的馅料被悄悄地派上了用场。

7月3日上午,4箱莲蓉馅从冷库直接拖进了生产车间。7月23日下午,20箱凤梨馅被从冷库中拖出。在以后的几天里,记者又拍到了月饼馅出库并投入生产的镜头。

据保守估计,总共有几十吨的陈年月饼馅被冷藏在这个冷库里。有时拖出来的月饼馅料因为冻得太硬无法直接使用,就会被放在隔壁的一间小屋子里存放一夜以便化冻回软,然后再用。记者拍摄到2人用手在馅料里搅拌试着馅料的软硬。在这些馅料中有不少已经发霉变质,有些甚至已经长满了霉菌。在这箱馅料上居然还摆放着一张说明标签,标明它的生产日期是2000年9月9日。

2001年7月18日,记者偷拍到一些桶装的豆沙馅被送进了半成品车间接受二次回炉。之后,这些馅料都被送上生产线用来加工做成新月饼。据知情人介绍,在这样的车间里,月饼以大约每天9万只的生产量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如今,它们已经奔走在了销往各地的路上。

在这条新闻中,运用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长镜头,记者不间断地一直拍摄陈馅被从冷库中拖出,直接拉到生产车间并投入生产的全过程,中间没有停顿,没有剪辑,一气呵成,显示了不可辩驳的实证性。正是因为这个镜头,被批评的厂家心服口服。如果不用长镜头,被批评者可能会说我回收了陈馅,但我没有用在新月饼的生产上,虽然你看到我把陈馅拖出来了,但是送到生产车间上生产线的不是陈馅,因为你的镜头切换过了,这样就可能给被批评者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同时由于加大了单一镜头的表现容量,可以把被摄人物、环境以及人和人、人和物的关系等新闻形象融为一体。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连续记录,既能充分地显示其空间的统一性,又保持情节、动作、事件发展的时间连续性,可以收到使画面信息更真实、更客观的表现效果。

(2)进行电视摄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把真实性放在首位,不导演,不摆布,让新闻事件自然发生和演变;同时,在采用摄录技巧时,都应以不破坏真实性为原则;

·时机原则:对于电视新闻摄录而言,时机意味着一切,对构图、用光、角度选择等表现要素的考虑不能以牺牲记录新闻信息的时机为代价,采录到关键的镜头和音响时形式要素的不完美是可以原谅的。

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天鹅》的记者为了记录下了天鹅生活的几个瞬间,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执著。经常凌晨3点钟就起床,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搬上机器,猫到观察点。因为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清晨和傍晚的光线最美,是最佳拍摄时机,记者常常这样等待着天鹅出现在镜头里,有时一等就是一天。拍野生鸟类是不能惊扰它们的,有一次,为了拍天鹅孵化育雏,记者用一只废轮胎浮在水上,轮胎当中嵌一只脸盆,脸盆上再架摄像机。他穿一件渔人的胶皮裤,下到齐腰深的水里,不一会儿下肢就冻透了,他咬着牙坚持着,悄悄地推着轮胎上的摄像机接近天鹅,一次又一次重复着,终于拍到天鹅从筑巢到孵蛋、护雏整个过程。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3)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

挑,就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根据对事物的现场分析、判断、概括和提炼,挑选拍摄最能说明事件本质的形象——动作、神态或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场面。

等,当新闻事件突然发生或等待拍摄的目标出现时,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启动摄像机,把稍纵即逝的画面和同期声记录下来。

抢,是体现摄像记者工力最重要的一环。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闻事件,往往出现时,不惜任何代价,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不管能否播出,首先把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应是摄像记者终身恪守的信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