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的分析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的分析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违反同一律的基本要求,表现在概念方面主要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表现在判断方面主要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从同一律的观点来看,都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都是在运用判断时,没有保持确定的含义,不同的是,转移论题属于疏忽、认识水平不高或缺乏知识造成的离题、走题现象,而偷换论题则是故意违反同一律,属于自觉地另有目的地改变论题的错误。转移论题是开会讨论常犯的逻辑错误之一。

违反同一律的基本要求,表现在概念方面主要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表现在判断方面主要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都是改变概念的原意,没有在确定的意义上使用概念。不同的是,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偷换概念则是故意的,有意用一个概念去代替另一个不同概念。带有隐蔽性,常常不易被发现。

混淆概念一般是由于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甚清楚、无意中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例如,有人说:“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破产、兼并制度,使许多下岗工人失去了工作,丢掉了铁饭碗,这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些议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不真正了解,却把“铁饭碗”和“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了,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

又如,有人说:“一个好的领导就该听取群众的意见,他也是群众,为什么他的建议领导就不采纳呢?”这段话中,前后两个“群众”的含义并不相同,前一个“群众”是集合概念,它的意思是指大家。而后一个“群众”是非集合概念它的意思是指“个人”。这样,说话人就没有在确定意义上使用“群众”这个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是用一个概念去偷换另一个概念。故意偷换概念,是诡辩者惯用的一种手法。例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之后,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恶毒攻击,他们认为:该书关于“人起源于类人猿”的论断亵渎神灵,有损人的尊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人的祖上父母同无尾猿有亲属关系。宗教界人士把达尔文认为的“人起源于类人猿”中的“人”是集合概念,偷换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这里的“人”是指非集合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又如,儿子考试得了零分,父亲批评他,儿子不以为然地说:“考0分怎么了,你不是经常说要从零开始吗?”儿子似乎说得有理,其实是在狡辩。他是为了反驳父亲的批评,偷换了“0”这个概念。从零开始,指的是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无论已有多大成绩,都只能作为“新的起点”,和“0”分的零,不是同一个概念。

偷换概念,在政治理论斗争中是屡见不鲜的。把“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说成是“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把“世界统一于物质”说成是“世界统一于存在”,都是为错误的理论大开方便之门。从同一律的观点来看,都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

2.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

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都是在运用判断时,没有保持确定的含义,不同的是,转移论题属于疏忽、认识水平不高或缺乏知识造成的离题、走题现象,而偷换论题则是故意违反同一律,属于自觉地另有目的地改变论题的错误。

例如:“我是同意解放思想的,因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思想一解放,谁想说啥就说啥,谁想干啥就干啥,这就势必要削弱组织性、纪律性,削弱党的领导。”这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因为前面谈解放思想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后面又把解放思想理解为谁想干就干啥。

转移论题是开会讨论常犯的逻辑错误之一。例如,在一次会上老王对老李说:“老李呀,你批评别人往往简单粗暴,今后可注意点。”老李说:“公民都有批评的权利,难道我没有批评的权利吗?”老李的话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因为老王指出的是老李对别人的批评态度简单粗暴,而老李却把它变成“公民都有批评的权利”。

不但开会讨论不能离题,就是两人对话也不能答非所问。答非所问也是转移论题的一种表现。如有人问:“你厂今年生产了多少部汽车?”答:“我厂今年生产的是豪华型小卧车。”这就是答非所问,抛开问话人的话题回答问题,没有保持论题的同一性

写文章切忌东拉西扯、转移论题。文章一定要紧紧扣住主题,保持论题的同一。理论文章一般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展开论证。论点要遵守同一律,保持论题的同一性。

偷换论题是在议论或论证中,有意识地用另一个论题去代替原来所有论证的问题。例如,在历史上,无政府主义者为了攻击马克思主义,就曾把马克思关于“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判断歪曲为“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就是有意偷换论题的典型。为此,斯大林揭露说:“……难道你们不知道,象吃饭这样的生理现象是和人们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斯大林全集》第1卷298—2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