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逻辑

中国的逻辑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的小康社会不仅含有价值理想,更具有实现工业化的追求,属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范畴,反映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小康理念不是凝固的,从中国的历史到今天,小康理念在不断演化。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建设小康社会也顺应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在诉求,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逻辑_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小康社会”,简称“小康”,其内涵很丰富:既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建设实践;既是中国人追求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有理想性的内涵,也有现实性的内涵;有古典性的内涵,也有现代性的内涵;有经济内涵,也有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内涵;有一般内涵,也有特定内涵。究竟何谓“小康”?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存在的特定含义来说,理想的小康社会以《礼记·礼运》的构想为代表,是一种古典型的小康内涵,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比较,小康社会是一个“大人世及”、“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刑仁讲让”的“天下为家”的社会。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集体赋予的特定含义来看,小康社会指的是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第二步,是一个介于温饱型社会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社会类型,大致从1990~2050年,其中又细分为“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约1991~2020年)与“小康社会”时期(约2021~2050年)。这种小康社会,在经济小康基础上又融合了政治小康、社会小康、文化小康与生态小康,是一种具有强烈现代性色彩的小康含义。“现在的小康社会不仅含有价值理想,更具有实现工业化的追求,属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范畴,反映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1]现代性的小康社会含义不仅具有对工业化的追求,同时还具有对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和谐化、生态化等方面的现代性诉求。而一般的含义,则是指一种不穷不富的物质生活水平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上是经济小康。

上述三种含义(即古典型、现代型和一般的小康社会含义)的相通之处在于,小康社会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经济社会构造的发展中社会,这个社会已经超越饥饿、贫困、混乱与原始公有,但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直接民主与现代公有这个历史阶段。因此,这个社会还不能一般性地否认私有制与市场经济,也还没有达到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与精神生活的“大公无私”。与“现代性社会”相对而言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中产化、生态化、教育高等化等)还没有实现,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的社会。与“大同社会”相对而言的“小康社会”,是一个还存在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权威与等级,存在家庭、家族、宗族与各种亲属关系,存在三大差别,存在个人与私有观念的社会。与“富裕社会”相对而言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与全民社保的社会。

小康理念不是凝固的,从中国的历史到今天,小康理念在不断演化。除了“天下为家”、“美好生活”的核心理念之外,其他附之于其中的含义则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小康’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与社会的性质、经济的形态、发展的阶段、对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2]自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理念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展,小康理念在不断演化、更新、完善、深入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理念,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

建设小康社会,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的现代化三步走的第二步。这个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起先是定在到20世纪末,后来两次延长,最终定在2020年。此后为小康社会时期,也就是基本现代化的建设时期。1981年11月,到20世纪末人民的消费达到小康水平(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被正式载入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定1981~2000年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时期。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80年代);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到20世纪末);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第一步已经完成,正在走第二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小康社会的建设时间延长到2010年,目标是“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通过对“急赶超”与“穷过渡”的严重教训之后深度反省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落后的必然产物。同时,建设小康社会也顺应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在诉求,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总之,“‘小康’源自中国,只属于中国,最贴合中国”。[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