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时间:2022-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变化过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的物质条件。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之初,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成为中心任务,经济增长就是一切。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变化过程。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 ( 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 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作为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的变化。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衡量经济增长,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指标,此外,还有一些效率增长率指标,像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资本———产出率增长率等。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资本积累状况、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总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分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不同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 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

发展中国家发展之初,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成为中心任务,经济增长就是一切。但是,追求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结果,却是贫穷、饥荒、两极分化,大量的贫民窟、犯罪、失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等。这说明,只讲经济增长,不坚持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因此,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首先要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受到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以工业化为中心任务,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主要以铺摊子、高投入、对资源高强度的利用为特征,经济效益不高。

二、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 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认识到发展是在增长基础上实现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分配状况的改变,20 世纪 70年代以后开始强调改善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的状况,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来。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即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逐步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具有综合性。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些指标有: 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寿命、死亡率、识字率、就业率、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此外,还包括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使国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20 世纪 90年代,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和战略高度,1994年通过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将其思想体现在 “九五”和 2010年远景规划中。1995年 9 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第一次把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党的文件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 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同年,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正式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三、科学发展观

进入 21 世纪,西方国家在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失业病” “污染病”日趋严重;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 “数字鸿沟”;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从我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与经济、农村与城市、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党的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为现实依据,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第一要义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持续的高速发展,又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包括四个领域: 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国家和政府管理领域,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在分配领域,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在国际交往领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在 21 世纪头 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有: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 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采取综合措施,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 “两个坚持”和 “三个转变”,即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 “三个转变”。

第二,坚持 “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 “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 “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体系和防疫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使未脱贫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