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割状况

认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割状况

时间:2022-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割状况。由此可见,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③用于积累但尚未形成投资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多种资本形式,与此相对应,剩余价值也有着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分析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割状况。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商业资本不再是产业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但是,商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存在,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由商业资本家专门负责商品销售,可以使产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品生产,从而节约流通资本,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②商品销售职能的专业化,可以缩短流通时间,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平均利润率的提高; ③商业资本的独立化有利于市场的扩大,从而促进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工,有利于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增加资本积累。但商业资本也有一些消极作用,如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制造市场虚假需求,刺激生产盲目扩大,从而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并加剧危机的破坏性。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从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高于商品购买价格的差额,是从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但这只是表明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而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作为纯粹的流通活动,购销行为只会使商品的价值形式发生变化,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承担了产业资本家的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不能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同时,商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可以使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比产业资本家自己经营商业更为有利。因此,产业资本家也愿意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作为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让渡利润的方法就是将商品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给商业资本家。由此可见,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 ( 包括工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 使用的闲置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成的特殊资本形式。

资本的本质是获取剩余价值,因此,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必然会给它们寻找增值价值的途径。与此同时,另外一些职能资本家会发生自有资本不足的问题,需要借入资本,如商品尚未销售出但需支付工资和购买原材料,需要固定资本的更新等。拥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把这些闲置资本贷给急需货币的资本家使用,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包括: ①固定资本折旧基金。按折旧率逐年提取的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折旧基金,在设备更新以前会暂时闲置。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商品已经售出,但还不需要立即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支付工资时,这些流动资本也会暂时闲置。③用于积累但尚未形成投资的剩余价值。由于积累的资本只有在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因此在尚未达到追加资本所必需的数量之前,这些剩余价值也会以货币的形式暂时闲置。

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将其闲置的货币资本贷放出去是有条件的,它要规定偿还期限,要获取报酬。利息就是借贷资本家由于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是职能资本家因借入货币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利息是由职能资本家所支付的,但其来源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为职能资本后会获取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对平均利润享有占有权,贷入资本进行经营的职能资本家也同样对这些平均利润享有占有权,这就决定了借贷资本家不能以利息的形式将平均利润全部占有,否则职能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借贷资本经营企业; 同样,职能资本家也不能独自占有全部平均利润,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货币资本贷放给他。因此,职能资本家必须与借贷资本家共同瓜分借贷资本所带来的平均利润,将其中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家,余下部分作为企业利润归自己占有。由此可见,借贷资本家虽然不直接剥削雇佣工人,但由于他获得了利息,因而也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借贷资本家获取利息的多少,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利息率进行计算的。利息率就是以百分数表示的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更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上限。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利息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呈同方向运动,平均利润率提高,利息率也提高; 平均利润率降低,利息率也会降低。

第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假定平均利润率一定,当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息率下降; 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息率上升。

第三,习惯和法律的传统。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两部分是由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引起的,借贷资本本身并没有一个内在的标准来决定应占有利润的比例。因此,在借贷资本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利息率一般由习惯和法律传统等因素决定。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资本主义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中的一部分技术性业务和货币借贷活动大量增加,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这种中介活动,银行应运而生。银行一方面专门从事货币资本经营业务,在货币借贷关系中充当借贷双方的中介。另一方面还经营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货币保管与兑换、结算与支付等。

银行资本由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的货币资本构成。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利润。资本家经营银行所获得的利润叫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后形成的。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职能资本家用银行贷款作为资本从事生产或商业活动,他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付给银行资本家,成为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产生,表明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经营的企业,它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规模也迅速扩大。建立这种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一般很难具备这种能力,这客观上要求资本家联合起来。而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和借贷资本市场的形成,为这种联合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突破单个资本的局限,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形成的股份资本,形成了用股份资本来联合经营的股份公司。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份所有者用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作为其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人就是股东。股东作为股份资本的所有者有权参与股份公司利润的分配。股息就是股东根据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的收入,它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有其自身的特点: ①不返还性。股东认购股票以后,不能退股索回本金; ②风险性。股东凭股票可按规定分得股息,也必须承担清偿公司债务甚至破产的风险; ③可流通性。股票虽不能退回,但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

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也有价格。股票价格也叫股票行市,但它不是股票的票面金额,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获取的股息相等。因此,直接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两个: 股息与利息率。股息与股票价格成正比,利息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是:

五、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的农业资本家作为使用土地的报酬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来源于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主义地租主要有两种形式: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是租种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自然条件差别主要有二种: 一是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使得等量资本投在优等地的农产品产出会大于中等地和劣等地的产出。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也使运输费用有高低之分。离市场近,则运输费用相对较低,反之,则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因此,生产条件好的土地,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产生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形成不同等级土地的地租。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是有限的,一旦出租,其使用权就被租地资本家独占,别的资本家就会受到排斥,这就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否则会造成劣等地的荒废。劣等地的荒废使农产品供给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一直到经营劣等地也能得到平均利润为止。这样,占有优等地的资本家就获得了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形成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任何土地都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其差额构成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在工业中,部门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农业则不同,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使农产品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从而使农业部门中长期稳定地存在超额利润,形成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是两种不同的地租形式,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思考与练习

1. 什么是资本循环? 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 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4. 什么是利润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5. 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6.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