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经济浪潮中的认识误区与科学认识

知识经济浪潮中的认识误区与科学认识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经济浪潮中的认识误区与科学认识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使知识经济在我国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走出误区并形成对知识经济的科学认识。知识经济时代更强化知识产权的作用和重要性,要获得并
知识经济浪潮中的认识误区与科学认识_科技促进发展

知识经济浪潮中的认识误区与科学认识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合作组织(OECD)1996年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重要报告,首先引起我国科技界的重视,继而波及政界、企业界和社会,酝酿形成1998年的“知识经济热”。笔者在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及传播中,深深感到知识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感到必须形成对知识经济的科学认识,避免步入对知识经济的认识误区。事实上,这种误区已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为了使知识经济在我国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走出误区并形成对知识经济的科学认识。

误区之一:知识经济是专家学者炒作的虚幻之物

从知识经济概念孕育、形成和发展来看,专家学者的确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不论是马可罗普的“知识产业”概念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还是P.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都无不在知识经济孕育和发展的轨迹中留下熠熠光彩。OECD关于知识经济的经典定义也毫不例外地反映出专家学者的智慧。知识经济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也同样如此,首先是引起我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力于他们的引进、探索、倡导和呼吁。专家学者的社会角色是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其科学认识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并要经历严格的科学实践检验;专家学者的社会职能是创造知识并创造运用这些知识的科学方法,使人类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并创造更多的财富。作为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和科学认识的前卫,专家学者理所当然地应该率先领略知识经济的春江水暖,成为知识经济浪潮的弄潮儿。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已能感觉到知识经济的春风,也日益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经济的力量。知识经济是专家学者反映的客观实在,而绝非虚幻之物。

误区之二:知识经济是由突变产生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经济

知识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来说,是一种更高级的形态,但又必须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物耗概念和边界概念,也正在对更深层次的人类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和道德观念形成默化潜移的影响,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具有革命性意义。诚然,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孕育过程;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科学,也经历了较长的“潜科学”时期。追根溯源,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到“知识形态的经济”;新古典经济学者马歇尔曾经道出“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马可罗普提出知识产业的划分方法;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孕育和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社会化为知识经济定向开路以后,知识经济才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背景下凸显,并迅速对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高度发展后的必然指向,它是在自然渐变过程中经现代科学技术催化而孕育和发展的。

误区之三:知识经济时代离我们非常遥远且可望而不可即

尽管知识经济在世纪之交初现端倪,但知识经济正酝酿着滚滚浪潮。尤其是知识经济以科技社会化为先导和基础,其发展会因科技社会化的自我强化机制而加快。实际上,我们已深深感受和受惠于科技社会化,现代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从知识经济的支撑技术因特网的应用普及速率来看,因特网自1993年向公众开放,仅仅4年其用户超过了1亿;而有线电视技术经过10年才有5 000万用户,电视技术诞生13年才拥有5 000万用户,无线电广播技术问世38年才拥有5 000万用户。1997年,美国因特网用户已达到人口总数的1/3,并有1 110万人采用SOHO(小办公室、家庭办公室)生产方式。世界著名企业惠普(HP)公司1990年只有11人采用SOHO工作方式,1994年已有2 240人采用SOHO工作方式,1997年采用SOHO工作方式的职工达到6 500人(占职工总数的10%),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知识经济滚滚浪潮的涛声已清晰可闻,谁能说知识经济时代可望不可及呢?

误区之四:知识经济能完全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后的一种新兴经济。知识经济并不能完全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至少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这样。用通俗的话说,我们必须使用工业经济生产的、凝结知识的、达到极致的产品;也必须享受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带来的、同样凝结知识的美味佳肴。然而,可以肯定地说,知识经济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能够通过提高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的科技知识含量,通过对生产和经营发生综合效用,有力促进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仍然是各种经济形态并存,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并形成互补,但知识经济将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并对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误区之五:知识经济中知识投入可取代物质投入、知识消费可完全代替物质消耗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是无形的、可再生的,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在这种意义上,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是主导未来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可以部分地取代物质投入;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消费,可以部分地代替物质消耗。这种部分替代的实质,是提高生产、服务及产品的科技知识含量,减少物耗、能耗及环境污染,增强产品及服务的功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如1997年美国的“探路者”号探测器,登上火星,所收集的信息是1976年发射的“海盗”号探测器的5倍,而成本只有1.8亿美元,不到“海盗”号耗资(10亿美元)的1/5。可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许多原理和规律,给人们以全新的观念,但知识经济却不能推翻“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科学原理。

误区之六:知识经济的知识共享带来缩小科技知识差距的实惠

与“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相似,在知识经济时代部分科学知识是可以共享的,但部分科学知识,尤其技术知识在一定时空条件中是不能共享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强化知识产权的作用和重要性,要获得并使用知识产权必须付出成本和代价。事实上,发达国家的高科技知识优势,是其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保证科技领先并形成威慑力量的前提下,以高价兜售其二流乃至三流技术,并以对方的某些政治妥协为附加条件;而且动不动就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科学封锁”和“技术禁运”。回顾新中国建立近50年的历程,由于“知识差距”和“科技差距”,必须学习、引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我们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不仅因民族自尊心大受伤害而感到屈辱,而且因某些发达国家的霸道而产生愤怒。围绕新中国发展核技术、火箭技术而出现的风波,还有引进技术中的“东芝事件”等,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按照A.托夫勒的观点,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不能创造经济的奇迹。只有通过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创造和取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能指望“天上掉下来的免费馅饼”,而必须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努力实现创新。

误区之七:知识经济使发展中国家因“后发优势”殆尽而无所作为

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因现代化启动晚,通过选择发展道路,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后发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引进以及简单消化吸收将很难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而大量国际游资的投机性介入隐含杀机,危及国家经济安全。毫无疑问,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工业经济框架下的“后发优势”的确会产生影响乃至冲击,这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不足为奇。从知识经济的特性看,发展中国家又可能拥有新的“后发优势”,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利用知识经济给传统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带来的变革机会,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A.托夫勒认为:在奔向未来的道路上,穷国与富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而言,最大的优势是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及创新优势,一旦以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激活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社会能力,将形成我国最强劲的国际竞争优势。

误区之八:知识经济就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经济”

高科技产业固然是知识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但知识经济并不完全等于高科技产业。事实上,知识经济对整个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科技知识含量。在某种意义上说,用高新科技知识改造传统产业,甚至比重新构建产业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难一些,更复杂一些。相比之下,传统产业改造的约束条件更多,而且改造过程中同样需要创新。知识经济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不仅仅只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经济”,也不仅仅是行业的、局部的经济活动。

误区之九:知识经济就是大力发展和使用信息网络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网络化确实是知识经济赖以存在的知识及信息流通的载体。然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得多,其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的每一个角落。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们要做的事很多,要采取的措施及行动也很多。即使在网络化建设方面,1998年5月世界上因特网用户约1.2亿,而我国用户刚超过100万。美国因特网输入、输出信息两项指标都超过85%,而我国在因特网输入、输出信息流中仅占0.1%和0.05%。这表明我国网络化水平比较低,且利用率低。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而不是浮躁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认识知识经济,自觉地发展知识经济,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活动中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其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自然结果;对我国这类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说以往我们与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失之交臂,那么再也不能错过知识经济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机遇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实质及其重要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原载《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